2024年11月22日至23日,首届智能感知研究与产业应用研讨会在北京新华网总部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新华网、南京艺术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元宇宙专委会、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感知智能应用研究部、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紫金文创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政法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上海大学、河北传媒学院、燕京理工学院、昆明传媒学院等高校众多知名学者,以及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百度等行业专家和科研代表,共同探讨智能感知技术在艺术、传媒、教育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为人工智能与传统学科的深度融合描绘新蓝图。
01
开幕致辞:合作历程与未来展望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王晨在开幕致辞中,回顾了学院与新华网在艺术与科技融合领域的合作历程。他介绍了学院在举办工作坊、夏令营等实践探索中的成功经验,以及与百度飞桨、阿里等头部企业的合作项目,并感谢新华网未来研究院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真切表达了对未来深入合作的期望。
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副部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宋玉荣在随后的致辞中强调,智能感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正推动社会迈向科技创新的新时代。他指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通过政策引领搭建交流平台,积极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成果转化,强化产学研用的合作,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新华网副总裁张芮宁在致辞中表示,新华网将继续与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新质生产力,共同推动智能感知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助力我国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
主旨演讲:
多维视角解析智能感知前沿发展
02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多位专家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入的学术洞见。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知实验室主任刘伟教授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底层逻辑出发,详细分析了AI技术在中美科技竞争中的表现,特别是人机环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他指出,人机交互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技术将更加注重人与技术的融合与协同。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力教授从艺术市场和艺术治疗的角度,探讨了绘画在情绪治疗中的应用,特别是对情绪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他强调,人文关怀在艺术治疗中的重要性,艺术不仅是治疗工具,更是人类情感的传递媒介。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王晨教授进一步分享了文化艺术大数据实验室的建设成果,详细阐述了艺术感知的历史与哲学基础,并指出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介入为艺术感知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路径。他强调,艺术感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艺术的本质,也能为艺术创作提供科学依据。
宁波诺丁汉大学建筑与建造环境系谢景副教授则介绍了他们正在进行的宁波市重大项目,旨在通过智能监测模块保护和活化文化遗产。他们深入探索了建筑的内部结构,结合现代智能化建设技术,为文物保护提供了创新性方案,并探讨了如何将人工智能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以实现智能化的文化传承。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教授则分享了基于大数据与AI驱动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平台构建过程。他认为,数字人文可以将“实证范式”和“文化范式”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跨越,为电影研究和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03
上午圆桌论坛:
智能感知技术的多领域实践
与会专家围绕智能感知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展开了深入讨论。北京服装学院丁肇辰教授详细探讨了传感技术在服装消费中的应用,包括通过肢体识别、面部表情分析等感知技术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他指出,智能感知技术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和品牌,加速购买决策。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周敏教授介绍了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在新闻传播设备中的应用,强调这些技术可以提升传播效果的测量精度。她分享了北师大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创新成果,并讨论了技术与内容融合的可能性。
中国传媒大学张歌东教授从审美、感知、神经科学等多角度探索了影视创作的可能性,特别是在脑电波测试仪的应用下,对观众沉浸感的科学研究。他强调,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是影视创作的未来方向,如何通过艺术疗愈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
首都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于九涛院长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对广告行业的革新影响。他以东北地区的“乱炖”作为形象比喻,详细阐述人工智能在广告中的应用,如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并强调了数据背后的文化逻辑建构。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传播研究院院长李本乾教授分享了学校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学科建设历程,包括智能传播研究院和产业治理中心的设立,以推动工科技术与传播内容的深度融合,助力新媒体与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白杨学者赵子忠教授深刻分析了大学教育的多元化和学科研究模式差异,以及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对研究人员的压力。此外,还与其他学者共同探讨科研成果如何产业化的问题。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技术的发展不仅是工具的进步,更是人文与社会演进的重要推动力。在不断变化的媒介和技术环境下,如何实现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深度交融,将是未来研究和实践的关键方向。
下午圆桌会议:
科研创新与跨文化交流
04
经过上午的深入探讨,下午的圆桌论坛更加关注智能感知在科研创新和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诺丁汉大学知识与交流部何敏副主任强调了科研与知识交流办公室的组织性、影响力和社会使命。她分享了在中英文创项目中的经验,包括英国博物馆的恐龙主题活动研究,以及在宁波的绘画活动,强调跨文化交流在文创项目中的重要性。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鸣筝教授分享了三个关于生物传感实验的案例,指出了传感数据在影视传播效果方面的挑战,并提出了改进研究方法的建议,包括引入眼动实验以提升数据准确性。
北京邮电大学刘胜枝教授围绕数字时代人类情感需求的演变展开讨论。她深入分析了情感交流的数字化趋势,并就虚拟技术在情感互动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独到见解,同时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增进人际情感联结方面的潜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东南大学张天翼副教授分享了其从自动化领域转向生物传感和情感计算的学术历程。他重点介绍了基于生理信号的细腻度研究和媒体情感感知项目,并透露正在开展的人格大模型研究计划,展现了跨学科研究的创新价值。
南京大学心理学周维逸博士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情绪障碍诊断与治疗领域的创新成果。他们致力于改革传统诊断方法,通过机器学习技术探索新的诊断路径,并强调了团队在考试焦虑、抑郁症和女性心理健康等具体问题上的研究突破。
南京娜乌斯嘉文化传媒公司CEO唐晔妍带来了一场精彩的AIGC技术应用展示。她通过大量实际案例,详细演示了各类AIGC工具在图片处理和视频制作中的创新应用。特别是在comfyui工作流方面,唐总深入讲解了其核心原理,展示了通过模块化搭建实现老照片修复和动态视频生成的完整过程。她还就开源工具与闭源工具的优劣势进行了专业对比,并分享了本地部署后的实际应用经验。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王健副教授对比了生物感知情绪测量和传统问卷调查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城市形象宣传片的研究案例,总结了两种方法在情绪测量中的互补性。他认为,结合生物传感和心理学方法,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人们对城市形象的感知。
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院长张炜教授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他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课程组织、完善专业建设和提升教育规范性。在谈到智能化教育转型时,他还结合中国影视作品出海的成功案例,提出了从标准管理角度支持跨专业和院校合作的具体建议。
湛庐文化出版集团张晓卿副总裁则从出版产业的角度,探讨了智能感知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前景。他介绍了湛庐在科技、商业、教育等领域的出版工作,并指出智能感知技术的应用将为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05
圆桌自由讨论:产学研深度对话
下半场的圆桌自由讨论中,北京零重力实验室CEO张北分享了在地理信息感知系统研究中,国外在数据共享和标准化方面的优秀做法,并强调了这些对于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
百度飞桨大模型生态副总裁周奇提出在大模型的知识度较低的情况下,数据的基础经验的重要性。同时,也探讨了数据在未来大模型时代的价值,以及数据的内涵和外延,并提出了产学研合作途径和愿景。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冯雪博士介绍了辽宁大学实验室在电影感知和神经电影学方面的一些市场探索和研究成果。她指出,神经电影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观众的情感反应,也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支持。
河北传媒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李微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数据采集、内容生产和制度反馈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实验室建设的新方向。他认为,实验室的建设应注重跨学科合作,以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上海大学人工智能全球媒体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任瑞娟教授分享了团队自2007年以来在知识图谱研究中的积累,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场景应用必须依托每个学科的知识巩固,并呼吁更多交叉学科的参与,以推动技术落地。
会议总结与合作倡议
06
会议的最后,王晨院长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强调,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机构作为教育和科技的利益共同体,彼此之间的知识交流非常重要。针对当前高校学科与专业划分较细、跨界融合不足的问题,王晨呼吁建立开放共享的信息交流机制,推动智能感知领域的合作创新。
为进一步深化合作,与会专家共同发起北京倡议,成立高校、业界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同体,汇聚多方力量,遵循学术自由、开放共赢、平等包容的原则,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实验室建设、基础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数据分享、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协同创新。
本次智能感知研究与产业应用研讨会不仅彰显了智能感知技术在艺术、人文、教育等领域的潜力,更展示了各学科交汇融合带来的巨大创新动力。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一种重塑社会和文化结构的跨越。正如与会专家们所强调的,未来的创新源泉将来自于科技和艺术的共鸣,这种共鸣是科学的严谨与艺术的感性共同激发出的创造力。
本次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文案|吴琳
图片|王兰师
初审|王晨 鲁泽森
终审|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