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源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点击标题下蓝字“国学源流”关注,探国学智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人生三能:能自省,能自律,能自愈
有句话说:“世上最难的事,是战胜自己。”
对此深以为然,勇敢者能击败对手,而真正的强者能超越自己。
人过中年,经历了各种风雨波折,
许多人无畏外界的风浪和世事的艰辛,却常常难以战胜自己的内心。
生活中,那些真正强大的人,
总是能做到自省、自律、自我疗愈,
他们超越了自己,也因此活得更自在,更从容。
01
能自省,内心方清明
《道德经·第十章》中有云:“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一个人即便聪慧通达,也不可能无所不知,事事明了。
谁都可能被一叶障目,懂得自省的人,
才能时刻保持内心的明澈。
明朝时期,官员王和考上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地方县令。
他养成一个习惯,每天黄昏时分,必静坐片刻,反省一天的言行。
后来官至三品,即便公务繁忙,他依然坚持每日自省。
妻子不解道:“从前地位卑微,需小心谨慎。如今身居高位,何必还如此自律?”
王和回答:“越是身处高位,越要反省自警,清楚自己所为,避免迷失方向。”
后来,朝廷政局动荡,因他言行分寸得当,
清醒明智,得以避开纷争,最终平安归乡。
古人有云:“骄者必败,省者自成。”
人心易受外界影响,纷乱念头层出不穷,
一旦失去内心的平衡,很可能变得骄傲自满,做出后悔的事。
因此,时常自省,清理杂念,
才能让内心宁静不扰,避开祸患,活得通透自在。
02
能自律,做事不慌乱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有言: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化解世上的难事,应从简单之处着手;
成就伟大的事业,需从细微处起步。
正如万丈高楼始于平地,一个人若能保持自律、持之以恒,
遇事便能不慌不乱,顺利解决。
古时候,村里有兄弟二人,王大和王二。
家境贫寒,仅有一间简陋的草房栖身,
每逢雨季,屋内便漏水成灾。
两兄弟商量后,决定合力修建一间坚固的房屋。
王二干了几天便觉困难重重,
见成效甚微,不久后便放弃了。
而王大却每日上山砍木,风雨无阻,数月如一日。
一年后,王大积攒了足够的木材,盖起了自己的房子。
而王二依旧住在破旧的草屋里,
不久一场暴雨袭来,草屋坍塌,他彻底失去了容身之所。
《格言联璧·处事类》中说: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差距,不在于天赋和外貌,
而在于毅力和耐心。
因为自律的人,内心笃定,不惧麻烦,
不轻易放弃,故能将困难逐步化解,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03
能自愈,做人不内耗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里有言:“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看透人世沧桑,通透的人明白,一切都有尽头。
风不会一直吹,雨不会整日下,
正因为如此,他们更懂得调节自己,
不消耗精力,不怨天尤人。
曾听过一个故事:
东晋时期,有一位出色的画家,
年轻时声名远扬,画技极高,
得到了众多文人雅士的推崇。
但不幸的是,他在一场风寒后失去了视力,遍访名医无果。
一度,他因无法作画而意志消沉,
但最终决定走出阴影,自我疗愈。
逐渐发现自己的听力超于常人,于是开始学琴弹奏。
几年之后,他的琴技登峰造极,
人们也慢慢淡忘了他的失明,纷纷前来拜师求教。
就像《霸王别姬》中说的:“人哪,得自己成全自己。”
生活无常,变故常常出人意料。
然而,我们始终可以选择治愈自己,引领命运。
当意外降临,学会坦然接受;
在困境中,学会顺势而为,不惧风雨,不为难自己。
懂得自愈,便是找到了生命的支撑。
古人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人生的路注定需要自己走,真正强大的人不会迷失、慌乱或抱怨,
而是能战胜心魔,自渡自己。
能自省的人,清醒顺意,明辨方向;
能自律的人,心境稳重,遇事不慌;
能自愈的人,聪慧坚韧,掌控节奏。
国学源流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若喜欢此文章,请点一个“在看”,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