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4年全职加盟复旦大学的顶尖学者
学术
2025-01-06 08:03
美国
袁峰,现任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基础物理突破奖等奖项。曾任上海天文台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天文台副台长、中国科学院星系宇宙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兼任北京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1991年、1994年在山东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博士学位。之后分别于南京大学(1998~2000年),德国马普射电天文所(2000~2002年),哈佛大学(2002~2003年)和普渡大学(2003~2005年)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加入上海天文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副台长。2024年起任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黑洞吸积与外流、活动星系核、星系形成与演化、计算天体物理,发表论文约200篇,包括一篇ARA&A上的文章,是我国在该期刊上发表的第二篇论文。论文被引用近20000次,主持了包括基金委重大等项目,是“黑洞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国际合作项目发起人之一。
林治武,1973年出生,现任复旦大学教授、博导。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毕业于布朗大学,并在著名的应用数学研究中心美国纽约大学柯朗应用数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回国前曾任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数学系终身教授。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动力系统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解的稳定性、长时间行为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原创性的工作,研究成果发表在Invent Math、Memoirs of AMS、CPAM、ARMA、CMP等国际期刊上。担任SIAM. J. Math. Anal. 等杂志的编委。
张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研究方向:世界近现代史、冷战史、美国史。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美国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四部;获得并承担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结项优秀)、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结项良好)、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项目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和校级课题项目。对外交流方面,曾赴日本东京学艺大学交流学习一年,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杜卫国,男,博士生导师,现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实验室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201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担任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Integrative Zoology》编委等学术职务。先后在浙江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2004年及2007-201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学习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兴趣:动物生理生态与保护应用生态、进化和发育生物学研究手段,解析爬行动物响应温度变化的生理与分子机制,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爬行动物的保护对策。
刘海涛,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11&ZD188),连续多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2014-2023)和斯坦福大学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曾长期在浙江大学工作,担任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求是特聘教授。研究方向包括数据驱动语言学、数字人文、语言规划、计算认知科学、国际语语言学。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语言学相关文章400余篇,13项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或省级优秀社科奖。更多相关信息,可+群,邀您进学术圈
编辑| Andy 来源|复旦大学,Top大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