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会有一个体验——不知不觉,发现皮肤上长了东西出来。凡是有颜色的,或者突起来的,都会引起担心。比如突然长黑痣了,担心癌变;突然皮肤有白点了,担心白癜风;突然长疙瘩了,担心是传染病……还有一个值得说的一个现象,是皮肤长红痣,也就是散在的小红点,就像下图这样。简单来说,这很可能是樱桃状血管瘤,或者叫作老年性血管瘤。慢着,年纪轻轻的,长的红痣竟是老年性血管瘤?一提到“血管瘤”,大家难免会担心,这是肿瘤?会癌变?是不是有生命危险?先不要过度联想,其实红痣这种血管瘤并不是什么吓唬人的问题。血管瘤其实很常见的,它的类型也很多,几乎都是良性的。比如说,有大概 4%~10% 的婴幼儿都有一种叫作“婴儿期血管瘤”的问题,并且随着年龄增长会不治而愈。至于红痣,也不少见,并且年龄越大越常见。一般 30 多岁就可能慢慢长出来(不过有 5%~7% 的青少年也会长),75 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有 75% 的人都有这个问题。红痣之所以是血管瘤,是因为它有局部的毛细血管的扩张和增生(注意,不是血管癌变)。所以,大家不用谈“瘤”色变,医学上的“瘤”可能指的是组织结构的良性增生,和癌变未必有关系,这里的红痣就是此情况。为什么红痣也叫老年性血管瘤,毕竟不少有红痣的人是年轻人。其实这是医学名称的局限性。以前的专业人士发现,这种红痣在老年人比较常见,并且它们的数量常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就“随口”叫作老年性血管瘤了。这种描述性的称呼,其实一定程度概括了疾病的特点,但并不是足够严谨。类似的情况也有很多,比如我们经常说的“老年斑”(脂溢性角化症),其实也不是老年人的专利,青年人、中年人也可以有老年斑。所以说,不用过于纠结它们的名字,这种称呼只是“名不副实”罢了。红痣其实比较好判断,基本的特点就是圆形的小颗粒,大多在 1 毫米到 5 毫米之间。由于是血管的增生,它一般是红色的,偶尔会有紫色的,个别时候带点蓝色。正因如此,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作“樱桃状血管瘤”。至于个数,一般是多个,分散在皮肤各处。相对常见的部位是胳膊和躯干,很少长在手、脚和脸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面我们通过表格梳理了红痣的主要特点:
想必大家也很想知道红痣的病因,以及它是不是大问题。一个是年龄增长。这是没办法避免的事,可以理解为红痣可能是衰老过程中的一个表现;另一个是怀孕。这是因为怀孕过程中,会有催乳素等激素的波动,它们可以通过复杂的机制让皮肤产生红痣,对于这种红痣,产后有希望自然缩小甚至消失。· 基因突变:研究认为,有的人长红痣是因为基因(比如 GNAQ 基因和 GNA11 基因)有突变,但反过来,普通人没必要因为红痣而去做基因检测。·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出现红痣的风险比普通人要更大一些,并且长出来的红痣也可能更大。如果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的,倒是可以找内分泌科医生评估一下。· 特殊用药:极个别人如果用了环孢素、氮芥或其他化疗药,也可能会更容易出现红痣。· 感染:某些病毒感染(例如人类疱疹病毒 8 型)可能在免疫抑制的情况下引发红痣。总的来说,大多数人长红痣后都不用太担心的,尤其是红痣大小和个数比较稳定,且自我感觉没有什么其他健康问题的时候。如果自己拿不准,或者短期内红痣的数量明显增多、有别的变化(变大、破溃、出血等),又或者因疾病或治疗(例如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而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时,则建议就医评估。至于红痣的治疗,首先要考虑不是怎么治疗,而是要不要治疗。
这是因为,红痣很普遍,不痛不痒,不传染,不癌变,也不影响健康。因此,从医生角度来说,其实可以不用治疗。不治疗的话,红痣一般不会持续变大,大多也就几毫米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治疗的话,也可以,一般适用于这几类人群:介意外观的,毕竟有的红痣会长在胳膊、脖子这种暴露部位,有点显眼;很担心红痣会起变化的,不想红痣一直伴随自己。
治疗方面,皮肤科医生有很多办法,但几乎都是破坏性的治疗,比如多种光电治疗(激光、强脉冲光),比如液氮冷冻治疗,比如电外科手术。这些方法都由医生来操作,成本都不算高,效果立竿见影。
不过治疗前要提前知道 2 个点:
第一,治疗多多少少会有副作用,比如疼痛,暂时性的肿胀、结痂、色沉或色素减少,也可能会有永久性的副作用,也就是遗留疤痕;
第二,治疗并不能避免复发,所有的治疗,只能是去掉现有的红痣。
总结
首先,年轻人皮肤上长红痣,其实不是大问题,并且常见,虽然叫作“老年性血管瘤”,但没有别的意思,这是称呼不够准确而已。
此外,从本质上来说,红痣就是一种良性的血管增生,不至于癌变,因此不必过度担心。红痣的形成,可能与年龄增长、怀孕、基因突变、糖尿病、特殊用药或感染有关。
最后,大多数情况下,红痣不需要治疗,除非介意美观或有个人担忧。如果治疗,建议直接找皮肤科医生,可以采用光电治疗、液氮冷冻或电外科手术等多种方法,但要知道的是,这些治疗可能会有副作用,且不能防止复发。
[1] Cherry angioma.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22786-cherry-angioma
[2] Cherry angioma. https://dermnetnz.org/topics/cherry-angioma
[3] Cherry hemangioma.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63207/
[4] Pastor-Tomás N, Bañuls J, Nagore E. Clinical relevance of cherry angiomas. Actas Dermosifiliogr. 2023; 114(3): 240-246.
[5] Betz-Stablein B, Koh U, Edwards HA, et al. Anatomic distribution of cherry angioma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Dermatology. 2022; 238(1): 18-26.
[6] Qadeer HA, Singal A, Patel BC. Cherry hemangioma.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4.
[7] Buslach N, Foulad DP, Saedi N, et al. Treatment modalities for cherry angiomas: A systematic Review. Dermatol Surg. 2020; 46(12): 1691-1697.
本栏目旨在普及科学常识,倡导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讲述事件背后的科学道理,传播易懂实用的科普知识。
欢迎您和我们一起来探索、发现科学之美。
投稿邮箱:hantuyx@126.com
(请注明所投栏目,投稿者姓名、简历、单位、联系电话)
咨询电话:0310-312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