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历史名人 ——话剧《苏堤春晓》的现代审美表达
作者:(李冬冬 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二级教授 中国长三角纪录片创作研究中心主任)
话剧《苏堤春晓》剧照
众所周知,历史名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也是后人学习和借鉴的榜样。挖掘、演绎历史名人的故事,无疑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历史名人又相继登场,活跃在各种戏剧舞台,孔子、李白、王阳明、郑板桥等圣人先贤们在波诡云谲的历史风云里点燃传递着华夏民族的文明火种。历史名人剧之所以能在当下的文化氛围中火热,除了这些历史名人自带的文化感染力流量外,作品现代审美意识的植入所带来的表演形式的创新亦功不可没。近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杭州话剧艺术中心创排推出的话剧《苏堤春晓》,可谓是此类剧中的新晋爆款。此剧在京首演,即一票难求,后于杭州上演更是好评如潮,倍受追捧。一部话剧何以有如此魅力,能够让观众如痴如醉,惊叹不已呢?笔者认为,用现代审美表达,活化历史名人是这部话剧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这部话剧最具价值的艺术追求和探索。
一、开放空间破除审美疏离感
话剧《苏堤春晓》剧照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话剧《苏堤春晓》以北宋大文豪苏轼两次在杭州任职期间“治理西湖、营造苏堤、赈灾救民”等政绩为主线,串联起了苏轼忧国忧民、为民执政、虽因政见不合屡遭贬斥,却始终初心不改,满怀赤诚的一生。苏轼的这些事迹可谓家喻户晓,如何演出新意,唤起观众的审美共鸣并非易事。首先,对历史名人的演绎怎样把握真实的尺度,历史真实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疏离怎么破除,是该剧能否走近观众,赢得观众的关键。历史名人生活的年代久远,其社会风貌、生活状态、语言特色等都与今天有着天壤之别,这就造成了古今对话的障碍,今人如何理解古人,古人怎么走近今人,是历史题材文艺作品一直在探索的课题。话剧《苏堤春晓》以现代审美意识观照历史名人,把历史名人的生活场景、人际关系,人物性格、甚至喜怒哀乐、所思所想、语言习惯等细节与现代人的诸多生活经验、审美趣味相钩连,让观众如临其境,感同身受,疏离感消除了,代入感、互动性增强了。如戏的开场不用传统的大幕,而是在观众入场的氛围中演绎北宋早朝。耳畔鸟鸣啾啾,舞台如隐若现仿佛晨曦中,官员们姗姗而来,轻松互动……随着晨钟敲响,灯光骤亮,一场朝堂辨论开始了。这样的开场,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享空间方式,将观众情绪不知不觉的带入戏中,历史情境的疏离感和观演的割裂感消失了,演员的表演张力与观众的观演情绪相互感染达至共情。灯光、纱框、电子大屏幕的使用,使舞台空间得以延展,使场景切换更加顺滑,没有以往舞台幕布的遮挡,观众在观演时的情绪张力得以保持,开放式的演员换装、摆台,缩短了与观众的距离,演员、观众沉浸其中,不分彼此,戏里戏外灵活切换,不论台前幕后,打破传统正剧你演我看,泾渭分明的艺术欣赏格局,产生出人意料的观演效果。
话剧《苏堤春晓》剧照
二、跨界融合丰富审美表达
话剧《苏堤春晓》在审美表达上别具一格。虽是话剧,却将歌舞、戏曲等多种表演形式融入剧中,不仅营造了浓郁的喜剧氛围,也为丰富剧情、增添叙事的历史厚度发挥了很好作用。尤其是运用传统戏曲写意手法演绎的苏轼雨中泛舟一场戏,可谓意象丰满,最为传神。两位演员以一块木板为船,时儿轻摇,时儿晃荡,表达了船在风浪中行进的意境,同时也隐涉了苏轼仕途坎坷的人生命运。一叶扁舟之上,苏轼心之所想:有与亡妻王弗的“不思量,自难忘”,有与政见不和的王安石、司马光的一笑泯恩仇,有宋神宗对“东坡肉”的大快朵颐,袒露心扉……。一条船跨越时空阻隔,实现了超现实的意象表达,摇出了江湖的风波,政坛的风云,人生的无常,亲情、友情的可贵,更摇出了苏轼超然练达,潇洒坦荡,“若不为官,可快意江湖,既已入仕,当济世安民”、“初心如是,老亦如此”的气度与品格。歌队的运用看似闲笔,随意点染,实则暗藏玄机,别有深意。歌队成员包括北宋官员、黎民百姓、苏轼家人等,他们时儿站在当代文化立场,发今人之调侃、戏谑、评判,增加了舞台的丰富性和喜剧性;时儿用现代歌舞,嵌入剧情增添历史叙事的厚度,引发互动联想。歌队高唱水浒传主题歌,不仅没有审美上的违和感,反而在轻松的戏谑中,透露出时代的危机。
话剧《苏堤春晓》剧照
三、杂糅的语言艺术贯通古今语境增强审美质感
话剧是语言艺术,台词是话剧重要的表达手段,对塑造人物、推动剧情、揭示主题、增强感染力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台词是一部话剧成功与否的决定要素,也是话剧表演直击观众内心,引发共情共鸣的核心要素。话剧《苏堤春晓》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将苏轼的诗词、奏章、策论等古文古语与现代白话、方言俚语、时尚语汇交织杂糅,融会贯通,让苏轼在古今语境中穿梭,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性格更加丰满,人格更有温度,更接地气。剧中用苏轼的诗文辅助叙事,不仅推动剧情发展,也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品读。苏轼与家人的方言对白,浸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不要想我,好好工作噻”苏轼妻子王弗的殷殷深情在泼辣俏皮的四川话里显得尤为生动。这种现代口语与方言的杂糅,不仅丰富了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也拉近了角色与观众的距离。而对杭州方言“你也姓苏啊——书童的书啦”轻轻一笔,书童的形象性格跃然而出,幽默又亲切。河南方言的大量使用,强化了叙事空间的历史地域感。在时空上产生似是而非的舞台效果,让历史人物活在历史与现代的双重视域中,产生亦庄亦谐,亦真亦幻的艺术效果。此外,现代流行语汇的加入,也给这部描写古人的剧作晕染了独特的时尚气息,使观众的审美意趣得到会心的满足。如把司马光唤作“砸缸兄”,两书童在转场时说相声等,都具有鲜明的青春化、时尚化审美特征。那一声极富调侃意味的“去——”喊出了北宋官场的趋炎附势,喊出了苏轼的无奈与坚韧,也喊出了人世艰辛与人情冷暖。朝堂上君臣为一字而辩,将官场互相推诿的陋习和欲加之罪的险恶刻画的入木三分。而一句“不懂事”在刻画苏轼文人风骨的同时,也是对宋仁宗虽对苏轼怀有怨愤,但又惜才爱才,宽厚仁爱的生动描写。
话剧《苏堤春晓》剧照
综上所述,话剧《苏堤春晓》正如该剧的编剧和导演田沁鑫所说,厚重的历史底蕴,大段密集的台词,虚实相间的艺术风格,形成了一条“并不讨巧”的创作路径。但我想,或许正是这种“并不讨巧”成就了这部剧。因为,在艺术不断创新的路上原本就没有“讨巧”的路可走。话剧《苏堤春晓》,秉持历史文化与现代舞台艺术相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辉映的创作理念,用现代审美表达,活化历史名人,从而使作品绽放出了历史深度与时代美感和谐并存的动人魅力。
本文系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项目《文艺短评、微评人才培训》(2024-A-05-053-565)阶段性成果
剧照摄影:峰平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