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体经济走向数字经济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每一个行业都要去拥抱数字化转型。这件事似乎成为一个必选项,数字化不是该不该做,而是如何做。
无论是大型企业也好,中小企业也好,在数字化方面都缺少成熟的方法论。不少传统产业,传统业务模式,都亟需进行有效的数字化改造。
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提供数字化咨询服务。早期的数字化咨询厂商,大多从传统咨询公司的IT咨询板块演变而来。
随着在咨询行业中,几乎所有为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里,都带有数字化方面的一系列需求规划,使得数字化咨询逐渐脱离成一个独立的,甚至主流的业务板块。
似乎,借助“数字经济”这个东风,数字化咨询的日子会比较好过,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多数企业并不愿为此买单。
更有甚者,很多提供数字化咨询服务的厂商,头顶着咨询师的“名号”,实际上干的是“销售”甚至“IT民工”的活儿。
本以为数字化咨询业务可以挽救国内咨询行业的困境,实际上在大多数项目中的效果仅仅“杯水车薪”。
数字化对业务改造升级的潜力,对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总是被抱有过高的期待,殊不知——任何数字化项目真正产生价值的过程都是极为漫长的。
大多数有能力开展数字化转型尝试的企业,他们的业务体系都极为庞大,单点的“数字化”改造难以达成效果,而体系化的变革颠覆,又总是阻力重重。
“难的不是没有思路,而是怎么落地。”
几乎每一个数字化项目的甲方主管负责人,都会这样抱怨。主意听多了,也就麻木了,也难以分辨真假,甚至不想去讨论方法论是不是科学有效。
客户只想拿成绩说话,只想解决问题,缺乏耐心听故事。数字化咨询厂商的沟通成本越来越高。
不管是做系统的架构调整,还是上线新的应用,哪一项不需要IT平台厂商的售后运维来完成呢?哪一项又不需要繁忙的业务部门来专门抽调时间配合梳理呢?
甲方单位难以很好地去根据咨询方的建议去协调IT平台厂商和业务部门的资源,因此,咨询方的建议往往成为“空中楼阁”。
在这些背景下,数字化咨询,似乎没有给咨询行业带来太多机会,反而逐渐演变为一个“鸡肋业务”。甲方付费意愿不强,业务上的成就感也不高。
未来,看起来难以真正形成独立的数字化咨询产业。更大的趋势在于,咨询服务变成IT售前服务的一部分“免费”赠送了,好的想法必须有产品载体和服务载体才能真正体现出价值。
另外,传统咨询还有个问题就是太依照特定的架构范式来套用。
实际上,每个行业的业务基础和信息化基础都是非常个性化的。类似于DAMA体系的范式,毫不夸张说99%的企业都难以兼容借鉴。
“因地制宜”是数字化的第一要义。
不了解情况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真的参与过业务就一定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是对的。PPT交付文化正在消失,比起讲概念,甲方更愿意直奔主题解决问题。
甲方客户看得多了,概念上并不一定比咨询方知道的少。
他们需要的是判断力,知道究竟应该选择哪种适合自己的实施路径,但是他们大多不愿意相信不了解业务的"理论派”。
未来,数字化咨询行业越来越难以保持独立的行业角色,为了增加信服度和议价能力,大抵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回归传统业务咨询。
找准并紧密围绕一个业务上的主线,把传统对业务本身的策划能力做深做透,真正解决企业经营方面和业务发展规划问题,而把数字化方案仅仅作为实现手段和工具“顺带”提供;
二是,转型成为能够提供IT实施能力和数据产品交付能力的技术型企业。
把Know How转化为实际成果,让用户为业务效果买单,当然这意味着咨询工作不可避免越来越重,同时面向客户的业务集中度也越来越高。
数字化咨询工作本身并不廉价,很多数字化转型项目确实需要专业性的指导和科学的体系规划。
理论和实际结合,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磨合”的产业实践过程,大多数厂商都做不到或做不好,如果一个数字化咨询团队或厂商,真的能完成所谓“能力结构”的转变,其未来发展的前景想必也是非常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