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芳林讲堂”之学海导航第五期
教育
2024-11-04 19:52
内蒙古
很多学生和家长以为学习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结果花了很多时间却仍然一头雾水,难有明显成效。其实,历史学科学习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方法不正确,即使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多,成绩也难以提高。初二历史备课组长付英老师和本组老师们在教学教研活动中探讨研究总结出以下四点建议:教师要提前一周认真进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上课才能做到心中有课标、学生、教材。教师对教材进行宏观把控,树立大单元、大观念、大主题意识,注意重点知识点之联系,引导学生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学习理解重点知识及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方便学生理解记忆。课堂上,老师通过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科学方法,培养历史核心素养,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知。在老师的引导下,较简单的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较难的、复杂的知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同时,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和帮助。这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课前带着问题预习,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去听讲,同时调动全身感官,动脑思考分析理解,动手标记整理记录重要的知识内容,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适时的去巩固记忆。学生要跟紧老师讲课的节奏,不是一味的被“灌输”,而是要主动的、有选择的“吸收”,这样学的知识掌握得才更牢固。 以前历史学习主要是“背多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不断改革,初中历史的检测主要倾向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迁移的能力,对知识点的记忆不能只局限于死记硬背,把知识点理解透彻才算真正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多看书,加深理解记忆,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还要会看书,把握教材的单元主题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掌握知识点之间的纵向横向联系,更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体系,巩固加强记忆,会记也会用。根据授课的内容不同,选择不同的习方法。学生从中掌握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1.历史地图、各种形势图和实物图片等如何准确运用,如何识读历史地图、形势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这使学习更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首先观察图片的主题或名称,知道这幅图主要表达什么主题;其次观察图例,了解图上反映的内容,从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用三个方面并结合教材来分析理解和掌握。2.史料解读。运用史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识读史料,根据要求提取关键信息,得出结论,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要论从史出。史料阅读,首先认真阅读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这样阅读才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读材料是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注意材料中的时间、地点、人物、重大事件、出处等,同时注意标点符号,如“……”、“;”,还应注意一些关键性的转折性词语和标志性的词语,如“但”、“以”等。其次是按照问题的要求作答,不是随意的背会写出来即可,必须按要求去阅读分析理解史料,依据对史料的阅读理解推断出自己的结论。历史是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不是演绎。3.比较和联系。对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比较学习,掌握其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样理解得更清晰,掌握得更扎实。同时把重点的知识点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去认识、去联系,便于学生整体理解掌握。如运用表格比较分析,运用历史时间轴来纵向比较梳理,或者绘制思维导图、示意图等归纳。同时传授学生解题方法和技巧。每一类型题都有相应的解题技巧,如果能熟练掌握解题技巧,答题效率和准确率就会提升。(1)选择题:排除法和直选法,以排除法为主。主要排除明显错误选项、与题无关选项和过于绝对选项。(2)材料分析题:分析材料时可划分层次,可结合特殊的标点符号进行划分,例如双引号、省略号和分号等,找到中心句,与相关知识点相链接,从而锁定要点。每节课尽量要有堂清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根据板书进行归纳总结。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精选习题进行巩固提升,检验学习成果。多以课本课后活动题为主,留出做题时间并让学生来讲解,教师补充总结。通过练习,一是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二是学会对知识的实际运用,三是将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四是及时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查漏补缺。周清内容可根据所学内容随时布置,多以重点知识的理解记忆为主。分层作业的设计要合理,精选设计,巩固性作业与拓展性作业相结合,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作业高效完成。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大约15分钟左右即可, 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