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都“产蛋崖”是一处奇特的地质景观,其“产蛋”现象长期以来吸引了众多关注,以下是对“产蛋崖”之谜的一些解读:
- 石蛋的形成:贵州一带在2亿多年前曾是古海洋,海里的碳酸钙在某些物质构成的核心周围积聚成球状物,这些球状物被包裹在石灰岩中。后来海水退去,陆地上升,球状物随着构造运动抬升到山体中,形成碳酸钙结核,即石蛋。
- 石蛋的脱落:由于差异风化,围岩即泥岩构成的崖壁风化速度快,而结核形成的石蛋风化速度慢。随着时间推移,围岩被风化剥蚀掉,石蛋逐渐裸露出来,当失去围岩的支撑后就会掉落,形成“产蛋”现象。
- 产蛋周期:虽然有专家认为,围岩和石蛋的风化速度大约相差30年,所以才有了大约30年的“产蛋”周期,但为何刚好是30年,目前还没有确凿的科学解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