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单人家庭增多致大米消费"降温" 消费量十年预计减15%

体娱   2025-02-03 17:03   韩国  


随着韩国单人家庭不断增加,在家烹饪相应减少,大米消费也随之剧减。有预测称,在未来十年内,韩国大米消费量预计将减少约15%。


据分析,大米消费减少是因为饮食生活的变化。2014至2023年,随着西方饮食文化增加及单人家庭增加,消费量年均减少1.6%,减少趋势持续。

本年度大米销量预计达到273万吨,而明年将降至269万吨,至2030年将进一步减少至253万吨,到了2035年,则将缩减至233万吨,呈逐年递减趋势。具体而言,到2035年,大米消费量预计较本年度将减少14.7%。据分析,韩国民众大米消费减少是受饮食生活方式的变化。统计显示,随着西方饮食文化的渗透以及单人家庭比例的上升,自2014年至2023年间,大米消费量年均减少1.6%,且这一减少趋势仍在持续。

据调查,去年韩国人均大米消费量达55.8公斤,是自1962年开始相关调查以来的最低值,相当于30年前的1994年消费量(120.5公斤)的一半。农耕研究院指出,不吃早餐的饮食习惯也是大米消费量减少的原因之一。农耕研究院相关人士表示:“食品消费形态调查结果显示,一周中不吃早餐的次数从2021年的1.44次增加至去年的1.79次。”

然而,速食米饭、盒饭、年糕等加工大米的消费却呈逐年增加趋势。农耕研究院预测,加工大米的消费量将从今年的77万吨增至2035年的94万吨,增幅达22.1%。尽管如此,由于加工大米的消费量仅占普通大米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因此整体大米消费的减少趋势依然难以逆转。农耕研究院进一步预测,普通大米和加工用大米的总消费量将从今年的350万吨减少至2035年的327万吨,减少6.6%。

在大米消费持续减少的背景下,若大米产量不相应减少,大米价格的下跌将不可避免。去年韩国政府为了防止大米价格下跌,采取购入20万吨新米并增加大米购买资金支援等对策,但这些措施并未能成功将大米价格维持在目标水平的每80公斤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00元)。为了处理大米库存,各大市场不得不展开低价抛售,导致大米售价降至每80公斤18.47万韩元。


农林畜产食品部认为,大米价格的下跌是由大米生产过剩所引发的结构性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今年韩国政府决定与地方自治团体合作,将水稻种植面积减少8万公顷。同时,农林水产食品部还计划制定粮食管理法修正案,并提交国会进行讨论,以期通过政策手段进一步调控大米生产和消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