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黄绿”三色交融 开鲁县产业兴隆!

时事   2024-12-19 20:21   内蒙古  


 锚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推动开鲁改革篇章走深走实


访开鲁县委书记王凤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入分析关键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开鲁县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积极探索,有效释放改革活力,集聚发展动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开鲁县委书记王凤森。

王凤森说,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开鲁县立足县域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在农业、工业、三产融合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农业改革:

统种共富,科技兴农


开鲁县创新开展“科技包县”,在全国率先实施玉米单产提升行动。从 2021 年起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首创“科技包县”,形成规模化承载科技化、释放劳动力促进城镇化的“统种共富”县域模型。通过品种筛选、规模化种植、科技平台推广等多方面举措,密植示范规模不断扩大,单产持续提高,2022 年以来每年增粮近超 5 亿斤,平均单产提高 270 斤,还实现了减损与劳动力释放,带动农民增收。这一系列农业改革成果的取得,与通辽市在农业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方向高度契合。通辽市以建设千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为支撑,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今年新增高标准农田 175.9 万亩、总面积达 607 万亩,“小田并大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在全区示范推广。开鲁县作为其中的重要力量,积极响应并落实相关举措。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谁来种地”问题,采用“党支部 + 农业种植合作社 + 农户”方式,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推广全流程农业托管模式,实现“五良融合”,让农户增收致富,继续为通辽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长势喜人的玉米密植高产创建示范地块。(摄影:毕乐陶)


 玉米籽粒直收机收割作业现场。

(摄影:胡立忠)





工业变革:

深耕玉米生物医药,推动产业升级


自 2021 年起,开鲁县把生物医药确立为工业主导产业,通过图谱招商、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管理模式等措施推动玉米生物医药开发区发展提质增效。三年来引进多家企业,新建众多项目,土霉素、强力霉素产量在全国乃至全球占比颇高,年转化玉米能力强,带动增值显著,吸纳就业并增加税收。通辽市在工业发展方面,积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聚焦产业集群发展,其中绿色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玉米生物产业集群获批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开鲁县的玉米生物医药产业正是通辽市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环。下一步,开鲁县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玉米生物医药开发区主导产业,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创新招商方式,强化重点项目储备和重大项目跟踪服务,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与通辽市整体工业发展步伐协同共进,助力通辽市在工业领域不断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

通辽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俯瞰图。

(摄影:王立成)

开鲁县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为玉米的高产高效创造了条件。(摄影:胡建华)




三产融合:

打造枢纽市场,激发新活力


开鲁县用三产融合思路改造红干椒与鸡心果产业,通过抓科技化种植、定制化金融、在地化仓储贸易、外贸经济回流等方面,形成北方枢纽市场,提升了产品效益与价格,增加了种植与务工人员收入,外贸出口成绩亮眼。通辽市在服务业发展方面强调补短锻长,积极扩大内外合作,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持续深化与沿边口岸和临近港口城市协作,打造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开鲁县的三产融合发展成果为通辽市服务业发展增添了活力与亮点。下一步,开鲁县一产将实行“农牧互补、种养结合”,强化科技赋能,与高校开展校地合作;调整养殖结构,培育肉羊产业;打造社会服务平台,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转变,为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在通辽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框架下,持续探索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通辽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新动力。

 

大美开鲁,红椒映日

图为开鲁县60万亩红辣椒丰收场景。

(摄影:王立成)

 俯瞰红鲜椒采收现场。

(摄影:毕乐陶)

每到红干椒收获季,

开鲁县便成为红色的海洋。

图为开鲁县蒙椒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厂区,工人正在晾晒红干椒。

(摄影:胡建华)


原标题:《锚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推动开鲁改革篇章走深走实》

记者/白永梅  通讯员/王佳博

编辑/乌英嘎 校对/刘宇琪
一审/马月 二审/于露
终审/斯琴塔娜




我就知道你“在看”




通达融媒
通达辽阔 融创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