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后站点建设升级 |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2024年十大建设进展系列报道(四)

文摘   2025-01-18 15:01   浙江  

编者按:

2024年,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先进高分子材料、文化产业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在人才引育、平台建设、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科技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辨识度的成果。2025年开年之际,我们发布了“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2024年十大建设进展”,现将持续跟进深度报道,全面展示过去一年研究院扎根绍兴、服务绍兴的崭新探索与生动实践。

今天,您带来十大建设进展系列报道之博后站点建设升级


青年强则国家强。研究院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引育,坚持把博士人才引育作为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和绍兴的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汇聚博士后人才资源。2024年,研究院成功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在站博士37人,累计进站博士41人,是绍兴在站博士最多的共建研究院。


博士后工作站晋级的奥秘在哪?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始建于2022年5月,通过短短2年时间,从无到有、由小变大,2024年4月成功获批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其成功的奥秘在哪?

建站之初,研究院研究出台了博士后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博士后遴选条件和入站标准,规范选聘程序。在具体选拔中,聚焦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产业领域,突出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建站近3年,累计进站博士41人,其中集成电路领域6人,生命健康领域33人,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选好苗,是工作站建设的基础。

开题评审、中期考核是贯穿博士后培养全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把好开题关,在导师指导下,深入企业调研,根据学术基础和产业需求,选准研究课题,严格落实入站3个月开题制度,开题评审会特别邀请市区人社部门派员参加。把好中期考核关,检查课题进展情况,明确后期工作目标与努力方向。重视全过程培养、把好关健环节,是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

对一个年轻博士来说,面对新单位、新环境,提供强有力支撑和服务很重要。一方面,在学术上给予支持,鼓励博士申请各类研究课题,组织必要培训,给予申请指导,几年来在站博后累计承担国家级、省级纵向课题20余项,其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人、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C档)4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4人、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1人,极大丰富了研究资源。另一方面,在生活上给予全力帮助,为博士提供全方位保障,研究院协助兑现政府安家补贴、租房补贴、生活补助等经费,支持博士心无旁骛做研究。此外,出站后选择留院的优秀博士后,研究院将帮助认定副高职称,且有机会参与研究院“名士之乡”自主评审获绍兴市“名士之乡”英才计划C类人才称号。

选好苗、重培养、强保障,这或许就是晋级的奥秘。

  ★点击查看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在站博后获批项目.xlsx

内容回顾: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十大建设进展(四)

博后站点建设升级。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年入站博士7人,全院累计进站博士41人。

👇更多进展点击查看👇

发布 |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2024年十大建设进展


往期精选




人才引育创造佳绩 |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2024年十大建设进展系列报道(一)




创新平台提能突破 |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2024年十大建设进展系列报道(二)




科技研发再出新果 |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2024年十大建设进展系列报道(三)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是由浙江大学、绍兴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文化产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前沿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引育一批高层次人才,孵化一批高科技产业项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