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
网友晒出的长在苹果上的“果菌王”
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也引起了中国科学院
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关注
经科研人员提取培育
不仅培育出“果菌王2.0”
“果菌王”家族现已多达18个品种!
“果菌王2.0”来了!
“果菌王”火遍全网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研究人员关注并联系上了邓女士,从而获得了这个难得的样本。经过科研人员24天的分离和培育,“果菌王”成功诞生了第一批后代——“果菌王2.0”。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正高级工程师 赵琪:“在苹果上面分离出之后,我们接种在袋子上面长出来的。其实这已经是第二代了,第一代比这个长得还差一点,没长得那么整齐。我们把第一次长出来的给它采下来,在基部再选一些分离成新的菌株再筛选,筛选完之后我们又挑选比较好的接种到袋子里面,就找到一个现在比上次相对长得好一点的。我想可能随着我们的新化栽培到3.0、4.0,可能到5.0就会长得更好。”
事实上,这种在苹果上长出来的菌菇学名叫裂褶菌,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白参,是东南亚一带很著名的食用菌。之所以研究人员会关注到“果菌王”,是因为他们一直致力于白参方面的培育和驯化。
长有蘑菇的苹果。邓女士供图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正高级工程师 赵琪:“因为我们大概从1999年开始,首先在云南,在我的老师带领下就做白参的驯化栽培。我们云南人特别喜欢吃白参,但是那个时候栽培的量很少,同时栽培的产量品质都不是很好。因此那个时候我们就进行驯化栽培,栽培出来之后白参煎蛋或者白参炒蛋都比较好吃,我们就持续到了现在。这几年的话就在全国各地收集这种野生资源来驯化,因为是我们团队持续在做这个工作,刚好想拿来做一个对比。”
全国各地“果菌王”申请出战
“果菌王”的出现,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还激发了公众对于白参菌研究工作的兴趣。自打邓女士吃上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培育出来的“果菌王”后代,全国各地的朋友助力科研的热情高涨,纷纷给科研人员寄来了长在各种长菌子的蔬菜、水果,就连咖啡胶囊都“申请出战”。
此前,邓女士做的“果菌王”炒蛋。邓女士供图
目前,“果菌王”家族的数量已达数十种。别看这些菌子哪都能长,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这些都是极其珍贵的样本。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正高级工程师 赵琪:“长在水果上面这个不常见,我们这18种水果我们都做了一个复盘。就像有的网友说,除了实验室不长,其他地方都长。其实还是蛮难的,那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偶然因素。”
截至9月底,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赵琪团队已经收到来自12个地方共18种水果白参。并且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分离培育后,各省“果菌王”都有了自己的后代。
苹果白参2.0
最近,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团队的组织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在餐桌上来了一场“味蕾角逐”。本次“角逐”正是基于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果菌王2.0”。
参赛的“果菌王”
来自河北的桃子“果菌王”夺冠
当天的圆桌上,8盘辣椒炒白参围成一圈,每个餐盘上都贴有编号,评委们边品尝边转桌,每人限投2票。为保证测评结果的公正性,此次测评采用盲测形式,评委们事先并不知道每盘白参的具体“身世”。
最终,编号550的“果菌王”与其余“兄弟”拉开明显差距,几乎以全票优势,在本次测评中毫无悬念地夺冠。赵琪介绍,这份“一骑绝尘”的“果菌王”来自桃子,是由一位河北石家庄网友寄来。
编号550的白参
赵琪表示,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白参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此外,“果菌王”除了能满足吃货的口腹之欲,更是一种极具药用价值的菌类。
参赛白参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正高级工程师 赵琪:“其实还是一种药用菌,那药用菌的话它裂褶菌多糖,裂褶菌多糖的话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而且它里面的其他化合物,比如说铁、铜这些,它的小分子活性物质还可以进一步提炼来做药,就是为我们的大健康服务。”
研究人员告诉记者,除了目前有后代的18种“果菌王”,截至11月初他们陆续收到的“果菌王”已达25种,马上会进行分离培育新的“果菌王”。
“果菌王”和“果菌王2.0”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科学与日常的紧密联系。相信随着“果菌王”家族的不断壮大和科研工作的深入推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食用菌新品种问世。我们也相信,现在只是拥有简单编号的“果菌王”,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之下会拥有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