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36氪2024产业未来大会于深圳隆重召开。CMC资本董事总经理顾晓立应邀参与新能源/新材料专场圆桌论坛。专注于投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投资人在论坛上,对于过往投资的项目进行了深度复盘,同时对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需要的助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他们看来,新能源产业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有很多方向以及细分领域可以选择,但其中还是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正是投资机构和企业首先需要共同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CMC资本董事总经理 顾晓立
以下为顾晓立在圆桌论坛上的对话实录,经CMC资本编辑整理:
对话整理
主持人:
顾晓立:
主持人:
顾晓立:
顾晓立:
我认为,无论是在成熟市场中的竞争,还是在早期前沿技术领域,都存在着机会。尽管这些机会的焦点可能不同,但它们之间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例如,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企业,都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都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同时也都需要资本市场的推动。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采取的策略是与产业的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合作。因为在当前环境下,面对政策和市场的不确定性,这些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尤其是那些代表新生产力的行业领导者,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它们的基础更为坚实,抗风险能力更强,并且对资本市场,尤其是IPO上市的依赖度较低。
跟随这些企业一起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实际上对它们来说是一个机遇。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底蕴不够深厚的企业可能会被淘汰,市场份额将向行业头部集中。
对于前沿技术公司而言,有了这些产业方的支持,他们的产品更容易实现产业化并进入市场。我们认为,无论是成熟市场还是前沿技术领域,都存在着机会。我们可能会采用这种思路来进行投资。
主持人:
请问顾总,作为机构投资者,您是否考虑在新能源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投资布局,尤其是在发电、电网和负荷侧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应对产能释放和全球市占率增长带来的挑战?您如何看待这一领域的增长潜力,并可能如何将其纳入您的投资组合?
顾晓立:
今年在募资过程中,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今年都有许多行业基金在募集资产类别的基金,特别是新能源基础设施类的基金。在我2018年加入CMC资本之前,我曾在KKR工作,KKR是华尔街知名的杠杆收购基金,以BT(建设-转让)模式起家。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截至去年年底,他们在亚洲的基础设施基金(AOM)规模已经超过了他们的私募股权基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新能源相关的基础设施机会。
站在当前这个时间点,这类资产机会受到了几个利好因素的叠加影响。首先,新能源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这个行业仍在持续增长。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虽然大家常说新能源、光伏行业竞争激烈,但这种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同样的光伏投资成本降低,回报率自然提高。中国的竞争加剧和价格持续下降,对下游发电类资产的回报来说是一个利好。
其次,美元在海外市场的持续高利率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海外美元国债的利率高达5%甚至更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12年期基金很难吸引投资者,因为银行存款利率就有5%,而且是每年都能获得的。对于这些基建类资产,如果每年能有稳定的10%左右的收入,对有限合伙人(LP)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我认为,未来几年,新能源的全球碳中和趋势、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竞争以及全球的高利率环境,这三大利好因素如果持续存在,那么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最后一个问题,让我们展望新能源和新材料行业的未来。尽管目前资本市场和行业本身可能面临一些挑战,但请您分享下,无论是短期内还是中长期,您的投资团队在哪些领域寻求突破,或者特别看好哪些赛道。
顾晓立:
遵循国家的大政方针,我们可以预见,随着能源独立的目标,燃油车将逐渐被淘汰,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必将上升。目前渗透率已经达到50%,那么如何进一步推动这一数字增长,特别是解决消费者对“最后一公里”的续航焦虑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前面嘉宾所提到的,先进的电池技术,以及在产业链上实现自主可控,比如在新材料领域实现国产替代,都是未来值得探索的方向。
2024-09-13
2024-06-26
2024-05-22
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