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 / CPC+同济人设计+上海同建强华

职场   2025-01-12 10:27   广东  

△ 综合楼南立面  ©ACF域图
△ 综合楼西南面  ©ACF域图

施工图设计单位  深圳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  加拿大CPC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同建强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广东深圳

建成时间  2022年9月

建筑面积  11万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同济人设计提供。


— 01 —

项目背景


根据《深圳市高中学校建设方案(2020—2025年)》,2020—2022年深圳市计划建成30所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的高中学校,以缓解深圳教育资源紧张的现状。


本项目关注新时代发展对教育模式的触动,以“研究导向”的设计方式,打破教育时间和功能空间的壁垒,提出“社会生态校城主义”的宣言,努力为深圳十四中创造既符合当下,有自我维稳能力,同时又有生长进化潜力,在未来可以产生辐射带动作用的“校城生态系统”。


△ 学校鸟瞰图  ©ACF域图


— 02 —

项目概况


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规划名“深圳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是一所能容纳60个班级、3000个学位的全寄宿制公办高中,学校已于2022年9月投入使用。


△ 学校南入口  ©ACF域图


— 03 —

设计理念


项目基地处于深圳与惠州的交界处,属于城市辖区边缘,周边城市配套尚不成熟。设计巧妙地将现状转化为优势,创造独特的“校城生态主义”社会生态系统,具备社区完善性、社会渗透性、空间多维性、城市标志性。


△ 区位分析图  ©CPC

△ 运动场与综合楼  ©ACF域图


社区完善性


“校城”应拥有相对完善的社区生活体系,具备一定的自我支持属性,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双重需求。除传统教学空间以外,设计创造了包括交流、沟通、协作、竞争、计划、规划等一系列行为的发生场地。


△ 二层活动平台  ©ACF域图


社会渗透性


在“校城”内,“社会界面”与校园界面有一定程度的空间渗透,为学生提供社会模拟体验;校内与校外也应有一定程度的时间渗透,校内“社会界面”一方面接受社会更新,一方面也有能力独立运作,反哺社会。


△ 中心庭院  ©ACF域图


空间多维性


“校城”的物理空间顺应功能重组而进行“重构”,在各个方面提升空间维度、丰富度,以更好地促进各种学习活动发生。


设计用新模式把对应空间“解构”并“重组,依照逻辑对传统教学空间“重塑”,使其成为学生们积累知识的生态圈、进入大学的预备场、步入社会的模拟器,学校成为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皿。


△ “解构”“重塑”分析图  ©CPC
△ 空间重塑分析图  ©CPC
△ 超级培养皿分析图  ©CPC

城市标识性


“校城”应具备一定的城市标识性,尤其在环境背景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学校作为一种新时代的教育宣言,产生标志性的城市界面。


△ 综合楼南立面夜景  ©ACF域图


— 04 —

设计策略


开放交流的校园空间


项目整体南北呼应,将学校南北入口打造成一条中轴线,结合景观、外部河流形成基础格局,学校结构被规划为四区、三轴、十二空间,功能各异,构成户外活动的空间系列。


△ 功能分区分析图  ©CPC

△ 建筑生成分析图  ©CPC


富有空间张力的开放式校门


入口处的巨型飘板连接了两侧的教学楼与综合楼,形成两个区域的自然过渡,放大尺度的平台创造了师生汇合集散的场所。入口广场的地面层和架空层延伸开来,同时连接综合楼、教学楼、宿舍楼等主要建筑群落,两个层面之间由多个楼梯相连。


△ 学校南入口大台阶  ©ACF域图


重塑的教学空间


新教育模式下,学校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在校园中交流互动,在开放的环境中自由学习。综合楼被设计成多功能混合的交互MALL,促进各种学习活动的发生。同时,多功能厅和体育馆等设施对外界开放,实现了校园与社会的共享。


△ 综合楼东立面  ©ACF域图

△ 综合楼西南面  ©ACF域图


行云流水的中心庭院


双层设计使得校园内部在水平和垂直面上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各个功能区紧密连接,为师生提供了多样的活动和交通空间。平台下方的架空区成为第二通道,整个空间的设计层次丰富,虚实结合,同时走廊下灰空间为师生创造了多样的活动空间。


△ 中心庭院俯视图  ©ACF域图
△ 教学区中轴庭院  ©ACF域图
△ 中心庭院  ©ACF域图

△ 二层活动平台  ©ACF域图


半围合建筑组群的独立庭院


留白空间赋予更多自主活动场所,每个教学楼都拥有独立的活动庭院,每个庭院的风格又不尽相同。


△ 教学楼庭院  ©ACF域图


鲜明特色的立面材质语言


学校建筑的整体外墙材料以灰色铝板为基调,以陶板、冲孔板为点缀,配色简约,营造出丰富、活力、灵动、舒适的校园氛围,打造“特色校城”。


△ 综合楼幕墙玻璃  ©ACF域图
△ 综合楼立面冲孔铝板  ©ACF域图
△ 教学楼立面铝单板  ©ACF域图

△ 细部节点  ©CPC


生态与功能融合的生活区


私密性与共享性的巧妙结合,为高中生们创造一个更有利于、学习和休闲交流的住宿环境,室内设计使用极简几何形式与色彩对比,创造出灵动、轻盈、富有活力的室内空间。


△ 教师宿舍楼  ©ACF域图
△ 食堂室内装饰  ©ACF域图

△ 多功能报告厅室内装饰  ©ACF域图



设计图纸 ▽


△ 一层平面图  ©同济人设计
△ 二层平面图  ©同济人设计
△ 三层平面图  ©同济人设计
△ 四层平面图  ©同济人设计

△ 五层平面图  ©同济人设计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深圳市第十四高级中学)
项目类型:建筑/景观
项目地点:深圳,坪山
施工图设计单位:深圳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加拿大CPC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同建强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业主: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20年
建设时间:2020年—2022年
用地面积:6.7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建筑设计(施工图):樊锐、余真真、张鹏飞、汪潭、王维、王慧仪、潘君

结构设计:刘廷、何宛糠、周泉波
景观设计:鲍智鹏、褚会佳
给排水设计:吴志飞、王志桃、谢福滔
暖通设计:罗辰云、韦鸿严
电气设计:黄聪、左新明、刘婷
摄影师:ACF域图



编辑 / 廖羽捷(实习)

视觉 / 饶安林   校对 / 李博超

本文由深圳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授权有方发布,版权归来源机构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以“在看”分享 

有方空间
呈现中国建筑现场,提供优质建筑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