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或者热闹,只是不同的选择

文摘   2023-05-15 21:23   陕西  

《阙题》 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刘昚虚,昚shen。这名字要搁现代,保准会被很多人笑话。


刘昚虚(约714年—约767年),约生于开元二年(约714年),字全乙,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人。八岁能文。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中进士,官洛阳尉及夏县令。


他精通经史,诗多幽峭之趣,风格近似孟浩然、常建。他为人较淡泊,交游多为山僧道侣,今存诗仅一卷,其诗多写山水隐逸之趣,尤工于五言。 山水隐逸之趣确实感受到了,但是没读过他的其他诗篇,这一首中“幽峭之趣”倒是没觉得。


刘昚虚为人淡泊,壮年辞官归田,寄意山水,与孟浩然、王昌龄等诗人相友善,互唱和。他曾游江南西道洪州建昌县桃源里(今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见此地山水秀美,民风淳厚,是定居,构筑深柳读书堂,著书自娱。


《唐诗三百首》上载的首句"道由白云尽"诗,就是写于此时此地,原题为《归桃源乡》。不过后来怎么又成了《阙题》我也没搞清楚。


约54岁卒,葬在桃源里村云山垴,墓茔尚存。


刘昚虚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唐代殷璠《河岳英灵集》选录其诗多达11首,将之排在常建、李白、王维后的第四位,将其作品列为此中的上乘作品;严羽《沧浪诗话》也把他与陈子昂、王维、韦应物并举,称之为“大名家”。


可与此盛名相比,他留世的作品却是寥寥。事实上,他写了很多诗,有《集》5卷,如今却大多散失,仅在《全唐诗》中存其诗15首。而我应该是第一次知道他。


看到有赏析说末两句是拗句。于是又去搜了何谓拗句。拗句就是指格律诗句的格律没有按照常规平仄规律,出现拗句就要“救”,救有三种,本句自救、对句补救和一拗双救。不过我一直对平仄都不太敏感,就没继续了解了。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让我想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似乎他们都有一种如如不动的感觉。说写的是静态也没错,可是其中的景物都有生发不息的意味。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看似有尽头实际悠长不可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也好像是山穷水尽,但再看水穷云起别有洞天。而作者面对眼前变化无穷的事物,都是一样的安然处之。


没有搜索到这两首诗的具体写作时间,不过他们应该相差时间不长,都是作者中晚年的作品。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倒有一些林妹妹的意趣。只不过林妹妹是人赋予了落花情感,交托给流水责任。而作者说的是落花有意流水应和,一起随性去往前方。

图片朋友友情提供


我最喜欢“春与青溪长”,春日妩媚温柔,灿烂明丽,美艳不可方物,唯一的弱点就是短暂。而这条清澈蜿蜒的溪水,它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去往何方,带着春天在时间里无穷无尽的欢快流淌。


这样的欢快与美好,诗人用清淡的语言表达出来,和用热烈的语言表达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就写活了春天的万物争先恐后地迸发生命力。但是同样的春意盎然,刘昚虚写来就是悠远无穷的感受。


有时候正是因为清淡,才会有更大的震撼。比如一直关注的一位公众号作者,我觉得他温和善于讲道理,几乎没有什么偏见。所以看到他对于顾城谢烨事件中谢烨的评判,才格外的震撼。


这样一个人看见的谢烨,是掌控主动心机深沉的。可想而知很多时候女性的一味隐忍包容付出,真的是个笑话而已。正因为他温和无偏见,他的视角才更让我意识到大部分女性终其一生在做无用功。不用说什么回报,不用想对方的改变,连这份心意都根本不会被意识到。


人多处虽然热闹,却远不及“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自在舒展啊。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这深柳读书堂是诗人自己处所建,前面所写都是去往读书堂路上的景色。一路赏心悦目终于来到了门前,闲门确实是闲门,但是却面向山路而建。


诗人愿意敞开心扉,但是只愿意给自己所欣赏的敞开心扉。不能一路行来不懂得欣赏美景的人走不过来,所以是闲门。但是只要你和我一样能走到这里,我自有迎客之道。

2022夏摄于朱雀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山间林木幽深,即使是烈日如火,经过层层枝叶过滤,洒落的也变成了“清辉”。这是写实山间之境。


我觉得还有另一层涵义。山下人事繁杂谁不是满心焦热,就像烈日如火让人心中。可是你要是愿意来到这山上的读书堂里,心中自有清辉一片。


很多人惧怕孤独寻求热闹是一种选择。而认为人生最终必然是孤独的选择离群寡居也是一种选择。没有对错,只看自己是否喜欢。

名字是符号
看见一点想起一点,就写下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