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之所至,路程就不远……

文摘   2023-05-05 22:07   陕西  

《春山月夜》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 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 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近 楼台深翠微


这首诗2020年打卡的时候应该写过。“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印象深刻。但是于良史这个人还是全无印象。于是搜索,一看原来元月九号才写过他的“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也不知道当时都写了些什么,翻回去看了看整篇都只是写诗,根本没提这个人。这给了我一些安慰,不是记性不行,是那天没写。


于良史,唐代诗人,肃宗至德年间曾任侍御史,德宗贞元(公元785年正月—805年八月)年间,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前后在世。


其五言诗词语清丽超逸,讲究对仗,十分工整。诗甚为清雅,多写景,构思巧妙,形象逼真,同时寄寓思乡和隐逸之情。诗风与"大历十才子"相近。


今仅存诗七首,都是佳作,尤以 《春山夜月》、《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外》两首为最善。《春山夜月》中“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很有名的佳句。明代胡应麟曾在《诗薮》称其《冬日野望寄李赞府》中“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二句“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是盛中晚唐诗歌界限的标志。


以上搜索所得,托六神的福,看来他的名句我算是都见到了。


还托六神的福,因为要写唐诗日历打卡,所以相当于是反复温习唐朝的历史。虽然依然记不住,也还是碎片化的,但是当我近距离反复观看的时候,感受是多样的。


比如忽然注意到了某几位诗人的互动,忽然发现人生短短几十年嵌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感受就天差地别,忽然发现一个个人逐渐有了可以触摸的喜怒哀乐,发现每一首诗是一个小世界也只是诗人人生中的一个碎片,发现那些当时极有名的人后世其实未必知道,而很多后世仰慕的人在当时未必受到认可。


诗还是那些诗,人还是那些人,眼中所见却大不相同了。


说回本诗,本首诗首先让我感到温暖,自然已经苏醒。即使是在山中的夜里,也没有丝毫寒意。真是舒服啊,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柔。正因为这种温柔的召唤,所以作者才投入山中美不胜收的怀抱。也是因为这种温柔,才会夜里还留恋不去。

图片朋友友情提供


2020年的时候,我应该浓墨重彩的写过“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这一句,所以才会在两年以后还有印象。不过这一次我不想写这一句,因为此句确实极美,只要能静心感受都能欣赏。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是本诗的点睛之处,当兴致盎然的时候不在乎路程远近,这是一种多么让人羡慕的潇洒。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离开的时候看见芳菲无尽,怎么舍得走掉?


但是名句固然有哲理在,也需要全诗的配合。本诗整个的表达层次很好,一开篇先说远景,然后赏月观花的近景。也正是有了“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才让“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有了落脚点,让这种心绪不浮于虚幻。


南望鸣钟近 楼台深翠微”的结尾则是收束全诗且回味无穷。诗意诗意,就是要有言外之意。深山之中的楼台是什么?或许是寺庙道观,也或许是一处私人别墅。这其中的各种向往是读者自己的心绪,似乎说出了什么实际全在于读者自己。


回望南方的山中,那钟声悠远清晰,似乎举步可到。但是楼台掩映在深深的树木之后,让我只能远观怀想,却又无尽向往。如果说月在手香满衣是切实的美妙感受,那么楼台就是轻轻拴住作者心的一缕清思。


究竟是春山花月更吸引诗人还是楼台鸣钟更让诗人动心?已经可以在手的花月是美好,只能遥望的楼台是得不到就永远迷恋的梦幻吗?人生中很多东西就是这样的难以取舍。当时惘然不觉,过后恐怕只能是空叹错过。

名字是符号
看见一点想起一点,就写下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