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义门陈氏网”免费订阅!
陈氏大宗祠主祭祀圣祖舜帝重华公。陈氏姓源,出自妫姓,虞舜之后。帝舜为黄帝八世孙,以大孝著称,历传凡一百五十余世,后裔得姓除「妫汭五姓」:姚、虞、陈、胡、田之外,尚有袁、王、孙、陆等二十几个姓氏,因而组成至孝笃亲舜裔的宗亲团体,陈氏大宗祠大殿,亦称「舜帝殿」。 舜帝卅四世孙胡公满,封于陈,称陈侯,卒谥胡,故曰陈胡公,为陈氏开山得姓始祖。胡公四十三世孙,东汉时为太丘长,至陈宣帝太建元年(公元五六九年),追封颍川侯,被尊为颍川始祖。舜帝九十三世孙陈元光,宋封广济王,明封开漳圣王,舜帝九十五世孙陈邕暨德配夫人等神位。尘氏郡号多达六个(注:颍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河南),但以颍川的后人最多,郡名「颍川」,故地在今河南省境(注:光州固始县),是大多数陈姓人家的望出地,但颍川的「颍」字,今多被误写为「颖」等,正确的写法应如德星堂所刻的「颍水之乡」的「颍」。 清咸丰十年(公元一八六○年),举人陈维英于掌教宜兰「仰山」、及艋舺「学海」两书院之余,每念台湾本岛缺少陈氏宗祠,祭拜无所,谱牒不修,恐有数典忘祖之虞,乃思在其私宅──大龙峒老师府,奉祀陈姓先祖三神位。光绪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二年),族人捐钱出力,鸠工于旧台北城内文武街文武庙之东邻,兴建德兴堂一座,这就是陈氏大宗祠之肇始。 太丘长陈寔子侄,向以孝贤闻名,当年访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德星乃一岁星,岁星所在有福,故取堂名曰德兴。太史为此上奏曰:「德星聚奎,五百里内有贤人聚」,族人遂有以「德兴」或「聚德」为堂号者,台北市陈氏祠堂也因此命名「德兴堂」。在台南市永福路另有一座陈氏家庙,叫做「聚德堂」。(另外在田尾乡有「绳武堂」)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台湾割让给日本,台北文武街宗祠土地被强行征用为武德殿,及建造台湾总督府(现今总统府),陈氏祠堂等同遭拆除,族人顿时祭拜无所,嗣经不断据理力争,日本人始同意以大稻埕宁夏路现址土地交换,于是在民国元年动工重建新祠,历时两年方告落成,除了恭迎先祖三神主归座外,并再进奉圣祖帝舜重华公,当时的台湾总督,还赠扁一方「汉唐柱石」以为纪念。 德星堂重建后,复经两次大修,一次为1935年,一次为1956年,第二次大修完成时,陈故副总统辞修先生(即陈诚),特书匾「绍德贻徽」存念,是台湾最壮观的家庙之一。 台北陈氏祠堂,系由著名工匠陈应彬主持设计建造,且为陈应彬早期的代表作;坐落于台中市国光路的林氏家庙,亦是彬司杰作。陈氏祠堂整作殿宇美轮美奂,格局特殊,为两殿两廊两护室式,三川殿面宽三间,入口石雕龙柱一柱盘抱双龙,这种格局双柱盘龙景观,在台湾尚属初次出现,前殿于民国三年才完工,系两层式太子殿,本地亦是不多见。其后点金柱刻,有光绪十七年〈公元一八九一年〉石柱,显为未迁建前的旧物。祠堂最大的特色,是三川殿假四重,即歇山式假四垂顶,排楼面直顶上檐,架内二通三爪,形式严谨具有美感,各重结构之构材饱满有力,此即陈式宗亲不惜钜资,远自福州聘请名匠,并自内地采购建材,精心砌筑出的杰作。 德星堂占地二千二百余坪,是四合院式建筑,左右加盖外护各一排,堂皇巍峨,光复之后,在大埕上又添建照墙和大门,以壮观瞻,堂内保有之匾额楹联,多出自逊清先贤裔孙手迹,古色古香,叹为观止,诚属固有文化之宝藏。前殿大门这一幅对联,其掌故很有意思。按宁夏路过去是山地平埔族鸡母萃社之故地,日据时代把鸡母萃改为奎府,故联句上才有「奎府聚五星」,至于「漳州开二阁」等文词,当指唐朝开拓漳州的陈元光。 陈姓宗支遍布海内外,居住在台湾地区者,根据六十七年统计,即达一百八十五万余人,约占全台湾人口的百分之十一,为此第一大姓,所以台湾民间有句谚语,有道是「陈林半天下」,一点也不差。散居各地的陈氏宗人,深深体念「服虽尽而长幼自如,属虽疏而宗盟不改」之义,都能踊跃前来祠堂,参加春冬祭典。春祭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冬祭则为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届时只要是陈家一份子,不分男女老少,也不论籍贯宗派,大家聚集一堂,顶礼膜拜,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尊宗敬祖、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诚如德星堂右边门联所说「万派眉源,千枝一本」,到了祠堂,顶着子孙登斗大的「陈」字,大家都算是一家亲。 台湾陈氏大宗祠德星堂,不但已成为海内外陈姓宗亲之精神堡垒,「舜帝殿」建祠历史悠久,中央政府明令列为三级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