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的东南部,宣城市有一个存在感很低的县叫泾县,因泾水而得名。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在这里受到县令汪伦的热情款待,临别,留下那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作《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泾县是宣纸的故乡,中国三大名笔之一“宣笔”也是这里的骄傲。宣纸源于汉、起于唐、兴盛于宋,至今仍名冠天下。泾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就发生在这里。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一个支队9000多人在泾县茂林地区遭国民党军队伏击,经过7昼夜的浴血奋战,最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建国后,位于泾县云岭镇罗里村“新四军军部旧址”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桃花潭镇的查济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村内古建众多,保存了数十处元至清的古代建筑,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如今,泾县和全国人民生活相关度最高的特产便是春联。你或许不会相信,全国70%以上的春联都出自被誉为“宣纸发祥地”的泾县丁家桥镇。丁家桥镇,是名副其实的“春联之乡”。来自当地的数据,2023年,丁家桥镇万年红春联占据全国春联销售市场份额的70%以上,万年红纸和相关产品产值超过3亿元。毫不夸张地说,若是没有丁家桥镇的春联,全国人民过年的氛围感都没了。出产自丁家桥的春联中,除了我们常见的机器印刷纸版春联之外,还保留着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制作的以宣纸为底、施以蜡染工艺,使用丝网印制的吉祥图案。除了传统宣纸和春联,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物美价廉的书画纸也成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每年书画纸的产量高达2万吨,年销售额超过13亿元,远超宣纸产量。虽然历史文化丰厚,但是泾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宣城市内也算是后排就坐的差等生,2023年GDP总量在宣城市7个区县中排名第五,人均GDP倒数第一名,仅有5.94万元。泾县虽然传统古村落遍布、文物古迹众多,很适合发展旅游,可是在知名度上远不如隔壁黄山市的歙县、黟县等地,故而在外界声量较低,专程来旅行的游客就少了许多。推荐阅读:
☞中国四大古城最倒霉的一个,连年遭水淹、不断被抛弃,人人说可惜
☞比起青州,不得不说这个全国唯一拥有两座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县城更招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