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这种思想正在杀死山东的未来!越想越后怕,年轻人赶紧跑吧
乐活
2025-02-01 16:20
北京
今年春节,自驾回家过年,从北京出发沿着高速公路向南,过河北进入山东,突然有了一种困扰你多年的便秘、肠梗阻突然畅通了的感觉。山东双向八车道平整宽阔的高速公路,再无堵车慢行之虞,终于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驰骋,开足了马力往家奔。相比之下,河北的高速真是让人一言难尽,不但打满了补丁,颠簸不平,而且遇到一年两箱油的菜鸟司机,限速120他只敢慢悠悠地开到100以下,能因为他堵上好远,而且为了超车不断变道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同样是山河四省的一分子,这高速公路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许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2024年,山东省1.01亿人口创造了9.86万亿元GDP,河北省7393万人创造了4.75万亿元GDP,山东省人均GDP大约相当于河北人均GDP的1.5倍,这个差距不算小。但是若要和同样被列入经济发达省份的江苏、浙江相比,山东省却又要落后不少。如今,常住人口6627万人的浙江省GDP总量达到9.01万亿元,人均GDP是山东省的1.4倍。常住人口8526万人的江苏省GDP总量达到13.7万亿元,人均GDP是山东省的1.64倍。更为重要的事,江浙一带市场经济繁荣、民营经济发达,老百姓手里更有钱,不像山东,虽然国企十分壮大,民营经济发展却极为落后,去农村乡镇看一看,依旧残破萧条,和长三角的差距十分明显。回到家中,和亲朋好友聊了几天,我就发现,山东的年轻人要想创造美好的未来,就必须逃离山东,否则这辈子就完了。在老家,几乎所有的成年人给年轻一代灌输的思想都是,挣钱多少不重要,考编制、进体制才是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在他们心中,你可以为了获得体制带来得各种好处而磨灭个性、消灭梦想、失去自我,可以活得唯唯诺诺、八面玲珑、见风使舵。为了现实利益,一切都值得。在山东,早已形成了一整套的完整齐备的驯化体系,可以把任何人驯得服服帖帖且甘之若饴,这就是他们口中的孔孟之道、齐鲁文化。毫无疑问,一个人人想获得编制的地方,一定是人人想鱼肉乡里的社会环境。编制毕竟是有限的,这样的地方,如果你没有能力获得编制,就基本注定不会有美好的未来。编制内外的福利待遇差距究竟可以有多大?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天壤之别。我的姑父,退休乡村小学教师,退休金高达8000元一个月;我的父亲,救人无数却因病致残的乡村医生,每个月只有约1000元的补贴;我的大舅,给国家交公粮交了半辈子的农民,如今已经78岁高龄,每个月退休金只有150元!通过以上对比,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山东编制这么香了。人人都知道,体制并不负责直接创造价值,却掌握着分蛋糕的权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两个身份你选哪个?那么,就算你有实力获取编制,山东就值得留恋吗?事实上,除非编制能够世袭,那么你的子子孙孙依然面临着捞不着编制的风险。而且,由于这片土地已经被编制文化污染,生活在这里,因为长期受环境浸润,你会不断强化内心中的编制信念,就更难适应现代商业环境的自由竞争,迟早在社会变局中被淘汰出去。和珠三角、长三角相比,山东这地方越来越落后,已经没什么创新活力,各行各业都是一种安于现状、混吃等死的混沌状态,让人感到可怕。以前在网上看到山东东北化的论调,我还觉得不以为然。如今,终于可以确信了。所以啊,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考虑计划,你也应该抓紧逃离一个唯编制论的环境,在这样的地方,如果不发生转变,不可能有更好的未来。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