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当地时间11月18日至19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这也是南美最大经济体巴西首次以G20轮值主席国身份主办峰会。
本次峰会主题为“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涵盖社会包容性、国际治理体系改革和能源转型等议题。首阶段议题正是“抗击饥饿与贫困”,可以看出“发展”依然是本次G20峰会关注的重点。
在19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此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了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包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支持非洲发展、支持减贫和粮食安全国际合作、同有关各方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支持二十国集团开展造福“全球南方”的务实合作、落实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行动计划”、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等。
直新闻注意到,根据联合国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饥饿人口超过7亿,而其中大多数集中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最不发达国家。巴西总统卢拉提出要在G20里约峰会期间建立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呼吁国际社会联合行动,动员资源,为最弱势群体提供支持。
这一倡议得到了中国的积极回应。峰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上述议题发表重要讲话,表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行动起来,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让贫困成为过去,让美好愿景成为现实”。直新闻注意到,“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早在2016年主办G20杭州峰会时,中国便第一次把发展议题放到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中心位置,呼吁全球携手破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表示,这一倡议不仅契合了G20发展的核心议题,还凸显了南方国家对全球治理的实际贡献。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也成为此次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展现出国际社会对公平与包容的共同期待。
巴西总统卢拉(左)
苏晓晖认为,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确保民众的温饱是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巴西提出组建这一全球联盟,实际上与中国长期倡导的发展理念高度一致。两国之间有着共同的话题,这种共识不仅能够推动多边合作,还为“南南国家”之间的互动开辟了新的空间。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苏晓晖分析,中国在多边合作中始终强调“开放与包容”,这不仅意味着对外来意见的接纳,更强调针对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量身定制合作方案。“中国特别关注各国的实际需求,尤其是那些尚未突破发展瓶颈的地区。通过精准施策,既能解决民生问题,也能推动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在里约热内卢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成立
她进一步补充,贫困与饥饿问题依然是全球发展的突出难题,这既是新兴经济体必须直面的挑战,也是发达国家应当承担的责任。在这一背景下,巴西发起的联盟倡议正是对本国治理经验的体现,也反映了其追求社会公平的基本诉求。而这种与民生挂钩的倡议,与中国提出的“共同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中巴在这一倡议框架下的合作,不仅能够显著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处境,还将为全球范围内的‘南南合作’提供更多可能性。这种协作模式,既回应了当下的紧迫问题,也为未来的发展合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苏晓晖说。
本次峰会的主办国巴西与中国的合作有着深厚渊源。今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半个世纪的友谊让两国在多领域建立了牢固的伙伴关系。巴西不仅是中国首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还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拉美国家。这样的特殊地位使得中巴关系不仅在双边层面意义重大,也在多边合作框架中展现了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连续15年保持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地位,而巴西也稳居中国在拉美的最大直接投资目的国。在能源、航空航天、农业、科研等领域,两国的合作不断拓展与深化。巴西总统卢拉今年4月访华时,曾亲自到访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出席新任行长罗塞芙的就职仪式。他明确提出,希望通过推动“去美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助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获得更多主动权。
2019年12月20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图源:新华社)
经济合作一直是中巴关系的核心动力。从农业到矿产,从基础设施到能源,中国对巴西的投资带动了后者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例如,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其出口中近三分之一销往中国市场,而这一贸易背后依赖的是两国日益紧密的基础设施联通。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帮助巴西升级了港口、公路和铁路网络,大幅提高了商品的出口效率。
苏晓晖指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仅仅是经贸合作的技术支撑,更是一种为发展中国家创造新发展动能的战略布局。她认为,“基础设施的联通是经济发展的动脉,它为资源流动提供了更高效的途径,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突破瓶颈,释放长期潜力”。
这样的合作带来的不仅是数字上的增长,更是发展理念的深度交融。巴西通过参与“一带一路”框架,不仅提升了本国产业的竞争力,也为拉美和亚洲之间更广泛的经济合作开辟了新路径。
近年来,中巴合作愈发凸显“绿色”这一关键词。从清洁能源到可持续农业,中国和巴西共同致力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巴西以丰富的水电资源和生物燃料技术闻名,而中国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的技术优势则为巴西的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持。
苏晓晖特别提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关注的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绿色发展不仅是一种理想目标,更是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除了能源领域,两国在农业绿色转型方面的合作也日益紧密。巴西的可再生农业技术和中国的智能化农业实践相结合,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减少碳排放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这种合作不仅造福了两国人民,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6月7日在巴西皮奥伊州拍摄的由中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巴西公司投资并主导建设的马兰加图光伏电站(图源:新华社)
在全球舞台上,中巴关系已从双边合作扩展到对多边治理的共同参与。乌克兰危机的延续和由此引发的地缘政治冲突成为本次峰会的一大挑战。西方国家聚焦冲突本身,而南方国家则更关心由此带来的全球经济影响,尤其是资源紧缺和价格波动对弱势国家的冲击。
苏晓晖指出,中巴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具有典型的南方国家共识,即通过政治谈判而非军事对抗解决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地缘冲突带来的不仅是安全挑战,更是巨大的经济不确定性。如何降低这些不确定性,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是中巴以及其他南方国家共同的关切。”
她进一步表示,这种共识背后是一种对国际秩序改革的深层期待。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在制定规则时更多偏向发达国家,而南方国家的利益往往被忽视。中巴通过联合发声和合作,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巴合作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双边关系的范畴。通过基础设施联通、绿色发展合作以及对多边治理的共同诉求,中巴正在为全球南方国家树立榜样。”她认为,中巴在G20平台上的紧密协作,既能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资源和话语权,也将为全球治理注入更多创新试验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二十国集团峰会适逢美国总统换届,特朗普重新回归,2017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全球经济遭遇保护主义的逆流。外界认为,相比往年的G20峰会,今年的里约峰会面临更复杂艰难的情势。
乌克兰危机作为当前最显著的地区热点问题,同样对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些西方媒体认为,正是因为乌克兰危机的延续,G20内部出现了更多分歧和争吵,使得这一全球治理平台难以形成有效合力。
苏晓晖分析认为,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大力推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通过滥用关税手段重塑国际贸易规则,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她表示:“无论是美国的盟友还是全球新兴经济体,都对特朗普政策的可能影响感到担忧。发达国家担心自己将再次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
从中方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既有动力,也有阻力,而当前的动力和阻力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胶着状态,但总体上,全球化的推动力依然大于阻力。
就今年的G20峰会上出现的各种讨论,苏晓晖表示,不同意见和忧虑的存在不可避免,但这正是G20这一多边机制的意义所在。“各方带着问题而来,也期待通过合作找到答案。”她认为,中国的积极参与不仅为推动共识提供了关键动力,也为全球治理体系的优化注入了信心。
“我们既看到了各方立场的分歧,也看到了合作的可能性,”苏晓晖总结道:“中国希望通过进一步凝聚共识,让G20平台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在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和推动多边合作方面,提供更多建设性的力量。”
作者:田鑫
排版:郑志佳
编辑:刘莹
审校:张思南
监制:周玉国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