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明与文化的思考

文化   2024-04-23 23:45   广东  


      在讨论文明与文化之前,且先撇开盲目的“厉害观”、“国粹论”,认真进行自我审视和对照检查,当发现许多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

      出国时会发现,在机场、饭店、咖啡馆都很安静,人们交谈声音都非常小,深怕影响到旁边的人;他们用餐时保持优雅,不出声音。而嘈杂喧闹之处,则往往是同胞们。 本人有一次在台考察,时小雨,见国父纪念馆走廓上,一群大妈正在高分贝的伴奏下兴奋地跳着广场舞。

       下雪了,那些外国人好傻,扫雪时把邻居家花园的雪也扫了,根本不懂得“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哲理。

       在马路边,你的脚刚踏上斑马线,驶过来的汽车便已经减速或停下来了。

       在交谈时,他们很注意倾听对方,不会打断对方的发言,并尊重对方的观点。

       他们自觉排队,不拥挤,不抢座,不在公交、地铁上占用残障人士座椅。男士会让座于女士,但不随便给老人让座,老人也不愿接受别人让座。

       他们的子女成年后,是必须离家自食其力的,依赖父母被认为是可耻的,更不允许出现“啃父”一族!

       他们时间观念很强,都非常守时,并要求别人也遵守;他们非常守信,注重契约精神;他们还非常守法,确保司法独立,法律至上;他们对权利视死捍卫,他们的家“风可进、雨也可进,皇帝不可以进!”

        ……

       汉语“文明”一词,我们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乾·文言》)。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

       “文化”一词则相当难定义,应是源于“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此语出于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明与文化这两个词汇有含义相近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文化指一种存在方式,有文化意味着某种文明,但是没有文化并不意味“野蛮”。汉语的文明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所以说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由于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不同,产生了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东方文明、印度文明四大文明,以及由多个文明交汇融合形成的俄罗斯文明、土耳其文明、大洋文明和东南亚文明等性质独特的亚文明。

       那么,如何看待和评价文明呢?胡适认为:“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胡适还认为:“文明的核心是制度文明,坏的制度能使人变成魔鬼,好的制度能使鬼变成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但经历了无数波折与劫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有余,融合不足。特别是近代以来,缺乏文艺的复兴和文明的洗礼。我们常以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来标记我们的文明,而忽视了现代文明发展的进程与要求;强调国情的个性与特色,而忽视普遍的价值取向;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道德素养的修练。导致那些诸如信仰缺失、藐视法律、践踏契约、颠倒黑白、侵犯权利、剥夺自由等问题的频繁出现。

       1856年英国外交家密迪乐在《中国人及其叛乱》一书中写道:“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并不是现代科技,而是基础文明。所谓基础文明,包括契约精神、权利意识,以及对民主政治、个人自由的认知。”

       文化应遵重,文明有方向。有学者认为:“人类如果允许人类自由迁徙,那么人流的方向就是文明的方向。”比如当初东德人逃往西德,北韩逃往南韩,几次大逃港;再如当前拖家带口通过墨西哥走线去美国的人口激增,等等,都很有代表性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唐吉诃德说过:“已经被无数人证明失败的东西,有些人仍在执意坚守。这说明,他们追求的不是文明,而是利益!”文明一旦到来,人们会觉醒,会誓死去捍卫他的权利和自由,特权将不复存在,既得利益者想方设法阻拦这种进程、阻止这些外逃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文化有差异,文明进步则应该有共同的追求。比如“让弱者不恐惧,让强者不嚣张,让权力不傲慢,让社会更公平,让恶人怕作恶,让善人能平安。”同在一个星球下,对生存条件、社会环境、政府服务、权利保障等方面所要的结果应该不会差异太大。人们不会太关心用什么手段和途径去实现,他们要的是文明进步的这个结果!

       当今世界,一城一域不能孤立地存在,正如我们的一位伟人说过:“不融入世界文明,死路一条!”当前,仍然处于基础文明缺失的状况,急需在强化契约精神、权利意识,在民主政治、个人自由等方面为文明进步奠定基础。

       人类社会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农业文明时代,又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工业文明时代。如今,人类文明应该是向生态文明方向发展,是建立在知识、教育和科技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文明,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明确人类社会必须在生态基础上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人类的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现代文人画家温朝晖简介

 

温朝晖,男,硕士研究生,1968年出生,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人,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澳门画院荣誉副院长广东中国画学会理事、广州画院特聘画家、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第二导师私立华联大学创新创业导师,原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巡视员,长期从事文化行政管理工作。

师从岭南画派高剑父的高足、著名山水画家孔宪明教授,数十载如一日,师法自然,博采众长,诗书画兼修,深得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和岭南画派的真髓;同时,他将扎实的文化功底、长期文化阅历丰富的生活体验融会于艺术创作之中,特别是在弃官从艺之后,笔墨纸砚不离身,搜尽奇峰打草稿,致力于追求艺术的自由王国,形成了与众不同、内涵丰富气韵华贵艺术风格和语言,成为了学院派与文人画相融合的一位不可多得的现代文人画家,多次举办个人展览和出版画册,参加过国内外不少重要展览,其作品深受业内的好评和人民群众欢迎,被不少机构和个人收藏。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朝晖书画世界”公众微信号:

朝晖书画世界
操持雅好,寄情山水,以文会友,分享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澳门画院荣誉副院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第二导师温朝晖的书画作品,构筑弘扬传统文化、鉴赏中国美术的平台。感谢您的关注与推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