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高墙后,他们还会习惯吗?

文摘   2024-10-15 18:23   广东  

有家属说“苦苦等了好几年,终于等到他回来了,却不知道如何帮助他适应社会。


有过服刑经历的人刚回归社会时,心理认知和生活习惯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适应,尤其是刑期比较长的,不适应的情况会更明显


当刑满人员不适应社会生活时,需要家属给予他们一点时间,毕竟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和心理认知不会一下子就改变过来。


生活习惯


内务整齐


这一点算是个好习惯,但绝大多数家庭在叠被子方面并不会特别严格,只要整洁就行。


但服刑人员是需要将被褥整齐叠好,就是我们俗称“豆腐块”,所以他们回家后也会保留这个习惯。家属没必要太在意这个习惯,而且这个习惯对生活也没什么坏处。


不只是被褥,包括衣服、毛巾、鞋袜什么都会被很好地整理,这也是他们在服刑生活中养成的习惯。


在睡觉之前,家属会发现刚回来的亲人会在床前将双腿并拢,保证拖鞋整齐并拢再睡觉。服刑人员会将鞋子放置整齐,绝不会出现随意一踢就睡觉的情况,出来后也习惯如此。


作息时间


服刑期间的作息时间是非常规律的,所以服刑人员都会养成一个良好的生物钟,每天早睡早起,不会去熬夜


他们回归社会后,这个习惯会被保留下来,如果家人的作息时间与他们的差别比较大,双方就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了。


吃饭速度


服刑期间饭点都是统一的,服刑人员就养成了定时吃饭,“速战速决”的习惯。


家人们会发现刑满回来的人吃饭都比较快,如果家属们吃的速度比较慢,可以明显感觉出差异。不过人都会主动适应环境,只要常和他们一起吃饭,慢慢也会影响他们。


爱打“报告”


因为服刑人员在劳动、学习时去卫生间都需要打“报告”,所以不自觉会养成要方便时打“报告”的习惯。


而且服刑越久的人,这个习惯越明显,家属一定要给予充分的理解,让他们自己逐渐适应不打报告的习惯。


心理认知


比起生活习惯不适应,家属更应该关注亲人回家后心理上的不适应,生活习惯慢慢可以改变,但
心理的不适应更需要家属的陪伴和支持


认知脱节


如果服刑时间短,他们回归社会后还能跟上社会的节奏,若服刑时间长,很多事物都是他们没接触过的,自然会有些迷茫,对社会陌生。


这就需要家属多多陪伴,让他们与其眼中的新鲜事物多接触,这样他们就能消除恐慌感,更快地适应。


如果单靠他们自己,是很难顺利地适应现代生活,反而会打击他们的信心,使他们体会不到回归社会的幸福。


自卑心理


除了对社会有陌生感外,有些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容易出现自卑的心态。因为之前的经历,让他们对自己无法正确的认知,在日常交流中就会欠缺自信。


一位家属说自己的丈夫回来后,不喜欢外出也不喜欢和人打招呼,也不爱和外人说话。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不少人在回归社会后都不喜欢提起之前的经历,变得沉默寡言


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家属的关怀,而家属的鼓励能够帮助他们重拾信心,走出心理困境



壹封家信
在线写信寄照片到全国监狱、看守所、未管所、戒毒所,提供在线写信、寄照片、明信片、代收信等服务,家人的一纸书信、几张简单的生活照片,是TA坚持改造的动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