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全国开展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以来,北京充分发挥法学法律资源密集、国际交往合作活跃、头部仲裁机构集聚的优势,以打造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为牵引,在强化制度政策保障、推动全链条争议解决机制加速形成、拓展仲裁国际交往合作、建设涉外法治人才队伍等方面持续发力,赋能首都新发展。
2023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海仲)、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仲)三家在京仲裁机构共办结涉外仲裁案件978件、标的额达592.91亿元,占全国的31.28%、30.36%。最新一期国际仲裁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在全球最受欢迎仲裁地排名中与纽约并列第六。
改革体制机制提升办案质效
办案质效不断提升的背后,是北京持续推进仲裁机构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懈努力。2022年4月,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建设国际仲裁中心的实施意见》,明确了22类57项具体任务,对仲裁体制机制改革及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进行了全方位部署。此后,北京市司法局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建立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协同全市24家单位推动改革任务落实。目前,各项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
加强国际交往推动资源要素融合
△6月27日,“2024中国海事商事仲裁高级别对话会”在京成功举办。
加强涉外法律人才集聚培养
“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民法典、证据法和仲裁法是中国对口国际的重要接口,深入学习本系列课程可以使同学们做到‘一理通而百理明’。”2024年2月,北仲与高校合作“国际商事仲裁理论与实务”系列课程陆续开课。
6月,海仲作为共建单位的大连海事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正式成立,并就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实践培训等事项与各方交流研讨。7月,贸仲代表团赴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学院座谈交流,旨在着眼青年国际法律人才培养,增进不同文化交流,加强国际法律合作,促进国际经贸发展。
△北京市司法局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共同签署人才培养智库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步,北京市将持续推进“1+N”战略布局,高水平建设运营实体功能平台,发扬集聚首都法律资源优势,以高水平聚合效应培育全链条商事争议解决服务融合发展生态圈;协同法院、在京仲裁机构、商事调解组织共同打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优选地。同时,将进一步支持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及争议解决组织落户北京,鼓励在京仲裁机构“走出去”,建立多边多型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规则制定和相关机制建设。此外,北京将发挥仲裁对科技创新的服务保障作用,高水平建设运营数字经济仲裁中心、知识产权仲裁中心,不断丰富拓展服务形式,充分利用北京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推动智慧仲裁建设,建立仲裁与科技创新双向赋能的良性发展态势。
来源:北京市司法局官方公众号“京司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