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长三角,一座被低估的“万亿之城”悄然归来

民生   2024-10-31 17:01   江苏  

金秋十月,风和日丽。简洁大气的常州火车站站房巍然矗立。‍‍‍‍‍‍‍‍‍‍‍‍

这里是繁忙的沪宁线上的客货综合特等站。南广场为老京沪线车站,北广场为沪宁城际高铁车站。长期以来,南来北往的列车,常州站几乎是必停之站。

进入高铁时代,常州人的出行选择变得更多,常州北站、武进站、溧阳站、金坛站,进入人们的视野。‍‍‍‍‍‍‍‍‍‍‍‍‍‍‍‍‍‍‍‍‍‍‍‍‍‍

近年来,常州把建设“长三角中轴枢纽”提升至全局发展高度。一项影响深远的谋划正在中吴大地上徐徐展开,已是云涌如海,势不可挡。

放眼长三角,“一纵”常泰长江大桥跨越南北,长三角中轴脊梁正在崛起;“一横”沪宁沿江高铁东西驰骋,“两湖”创新区开始拔地而起。

寻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常州谋势而动,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能级,化挑战为机遇,乘风而上。

世界级技术打造长三角交通中轴‍‍‍‍

长江之上,桥塔高耸入云,大桥宛若巨龙,数百根斜拉索排成巨大的扇面,坚强有力地结成一体,南北两岸的常州与泰州直接“牵手”。‍‍‍‍

这是江苏又一座世界级过江通道,也是长江上第一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一级公路“三位一体”过江通道。‍‍‍‍‍

世界级大桥源于世界级创新技术。‍‍‍‍‍‍‍‍‍‍

施工至今,常泰长江大桥已相继实现四项世界首创设计,即减冲刷减自重台阶型沉井基础、“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型桥塔、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这是国内超大跨径桥梁在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

作为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桥面为设计时速1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下层桥面则是时速200公里的城际铁路和时速80公里的普通公路。铁路与公路同处下层桥面,通过加大铁路侧的斜拉索索力,把铁路侧的荷载拎起来,使之与公路侧保持一致和平衡。

世界级大桥展现世界级城市群格局。

利用常泰长江大桥的建设机遇,常州提出建设北沿江、沪宁沿江两大高铁之间的连接线(常泰铁路),并将其升格为长三角高层次交通体系的一部分。这条线正是横向纵向的交汇点,在“两湖”创新区核心区设站。

翻开长三角地图,沪宁沿江高铁、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铁交叉互补,交汇于常州。只待常泰长江大桥这“一纵”连上,常州“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十四五”以来,常州对城市重新标识定位,建设长三角交通、创新、产业、生态、文旅五大中轴。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交通互联互通,只是常州建设“长三角中轴枢纽”的第一步。

新质生产力赋能长三角创新中轴‍‍‍

在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的样机展示间,一只机械臂在待检测产品前迅速而精准地移动,犹如极其敏锐的眼睛,仔细地审视着产品的每一寸外观。从细微的划痕到微小的瑕疵,都逃不过它的“目光”。

这是该公司所研发的工业高分辨3D层析检测设备。以深度视觉感知和机器人智能技术,控制“相机+机械臂”同步运动,满足多品种、快速切换的外观检测需求。依托5G、人工智能等技术,远超人工识别的能力和效率。

据国际知名咨询机构IDC发布的《中国AI赋能的工业质检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23》报告显示,微亿智造公司凭借技术创新催生新应用、新场景,全年AI工业质检市场份跃升至全国第二。

今年9月,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微亿智造公司发布全球首款用于工业环境的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此款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拥有抓取、放置、搬运、装配等多种操作能力,能够在复杂工业环境中自主学习、决策,并执行高度复杂任务,灵活应对各种生产需求。

明年,此款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就将投入批量生产,有望开启一个新的千亿市场。

从AI质检到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以微亿智造为代表的常州数字技术领军企业,不断引领着传统制造业的革新。这是常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侧面,也是常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气。

新质生产力代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是具有高科技等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作为国内重要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地,常州已拥有“关键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近150家,产业规模近300亿元。国内每4台工业机器人,就有1台“常州造”。

近年来,常州加快打造“长三角创新中轴”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产业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23年,常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8%,位列江苏省第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6.2%,位列全省第二。

这是一座被低估的“万亿之城”

2023年是常州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关键一年,“决胜GDP万亿之城”,是这座城市在这一年里最热的关键词。进入2024年,常州的关键词多是“万亿之城再出发”。

事实上,作为江苏第五个跨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常州却是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之城”。

置于长三角发展版图,无论面积还是人口,常州均不占优势。与“最强地级市”苏州、“人均GDP顶流”无锡为邻,常州更加“压力山大”。然而常州自有定力,深耕实业,创新发展,默默前行,逐步“逆境翻盘”。‍‍‍‍‍‍‍‍‍‍‍‍‍

其实,常州早已是“隐形王者”。拥有各类“隐形冠军”企业近300家,中国工业大奖和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双双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连续三年在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上排名第16位,2023年入围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强城市、位列第8位。

常州正在领跑全国同类城市。拥有127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处于全省第一方阵,3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

常州拥有国内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7个;207个中类中,常州有191个;666个小类中,常州有605个。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常州的民营市场主体2021年就已占到市场主体总量的96.7%,民营经济对该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4.1%,又是一个全省第一。

常州还是全国首批民营经济示范创建城市,其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9条经验举措获全国推广。

成绩只是用来被记载的数据,常州从来“勇争一流、耻为第二”。“万亿之城再出发”,一个隐形的王者,正在从看台逐步走到聚光灯下。

这是一座深得人心的“新能源之都”

最近到常州调研,当天在常州站叫了一辆网约车。一上车,司机小哥就热情地跟小编打招呼。正巧留意到车子屏幕上所显示的电池电量,小编随口问及:“现在充电方便吗?”

小哥表示很方便,“常州这边到处都有充电桩,几公里就有一个,很容易找到充电的地方。吃个饭、休息一会儿的工夫,电就充得差不多了。”

他接着说:“常州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政府在打造‘新能源之都’嘛,不仅充电桩多,理想汽车工厂在这边,对就业也比较好。”小编不禁意外于从小哥口中得到这一信息。

正如其言,常州已是全国充电桩布局最密集的地区之一。2023年底,该市累计保有各类充电桩超过6.14万个,到今年5月底,这个数字上升至7.4万个。

不仅在城区,常州乡镇的充电桩也多起来。在孟河镇,当地企业星星充电在这里布局了9个充电场站,充电终端共56个。像孟河这样拥有超50个充电终端的乡镇,常州已有近三成。

十年磨一剑,常州用战略性眼光瞄准产业新赛道,在全国率先构建起“发电、储能、输送、应用、网联”产业闭环,整车制造与动力电池两大领域龙头企业不断汇聚,成为常州新能源产业的“链主”,不断吸引着产业链企业加入。

作为链主企业,理想汽车在这里成长为江苏新能源汽车产量居首的车企,并积极推动供应制造近地化。预计到2026年,将有70%的关键零部件实现近地化供应,进一步推动常州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不止于此,理想汽车联合上下游企业,直接和间接带动常州社会就业超10万人,培养了大批先进技术人才。

前不久,2024新能源产业发展大会·投资常州大会举行,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发布常州“中国新能源之都”城市产业名片。该中心负责人表示,常州新能源产业总产值在全国占比重、企业集聚度高、技术领先,万人人均GDP排名全国前列。

产业名片是城市实力的重要标识,也是区域经济影响力感召力的具体象征。江苏城市论坛关注到,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不仅带来产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实力的提升,且是久久为功,深得人心。

       

江苏城市论坛
高层内参,民间智库;源于西祠,专注城市和产业发展观察20年。曾作为全省遴选的四家自媒体之一受邀参加省委书记座谈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