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对底栖动物究竟是上行效应还是下行效应?

民生   科学   2024-11-28 09:36   云南  
湖沼学说(huzhaoxueshuo)——聚焦湖沼,分享科研成果,碰撞学术火花,5000+科技工作者订阅的微信号。点击『湖沼学说关注,我们将为你提供有价值、有思想的科研洞见。

鱼类和底栖动物是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它们在水体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生物多样性保持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鱼类对底栖动物的影响可通过多种机制体现,这些机制往往具有双向性,导致鱼类对底栖动物既有可能发挥上行效应,也有可能产生下行效应。上行效应指的是鱼类通过某些行为(如迁移、捕食等)促进底栖动物的生长或数量增加;而下行效应则指鱼类的存在或活动导致底栖动物数量下降、种群结构改变或生态位的重新配置。探讨这两种效应的作用机制,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水生生态系统复杂交互作用的理解,也对生态修复、水域资源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鱼类对底栖动物的上行效应

1.1 上行效应的定义与机制

上行效应通常是指鱼类的活动通过某些方式有益于底栖动物的生长、数量和多样性的增加。具体来说,鱼类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机制促进底栖动物的上行效应:

1.1.1 鱼类排泄物的营养效应

鱼类通过摄食浮游生物和其他水生有机物,将大量营养物质(如氮、磷等)通过排泄物释放到水体中。这些营养物质可以被底栖植物和微生物利用,从而增加底栖环境的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研究表明,某些鱼类群体,如草食性或杂食性鱼类,通过提供营养源促进了底栖动物的繁殖和生长。例如,鲤鱼和草鱼的排泄物被发现有助于底栖生物群落的营养循环,间接增加了底栖动物的数量和多样性。

1.1.2 鱼类的生态行为改善底栖栖息地

某些鱼类(如鲶鱼、鲈鱼等)通过在底栖环境中活动,如掘沙、翻动沉积物等行为,改变了底栖动物的栖息环境。这种活动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沉积物的扰动,但也可能创造出有利于底栖物种生长的微环境。例如,翻动底质可以暴露更多的有机物质,促进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释放,间接增强底栖动物的栖息条件。此外,某些鱼类通过直接破坏有害藻类或底栖植物,减少这些物种对底栖动物的竞争,从而为底栖动物创造出更为有利的生存空间。

1.1.3 鱼类对底栖动物食物链的调控

鱼类,尤其是某些中型捕食性鱼类,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通过捕食浮游动物、昆虫幼虫等中小型生物,调节了底栖动物的食物资源供应。例如,鱼类捕食浮游动物后,底栖动物的食物供应减少,可能迫使底栖动物寻找新的食源,甚至推动它们采用更高效的觅食策略。研究发现,某些鱼类如鳜鱼和鲈鱼对底栖动物的影响是间接的,它们的捕食行为降低了浮游动物的密度,提升了底栖动物的相对优势地位。

1.2 上行效应的生态背景

上行效应的出现通常与水域的营养水平、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以及鱼类的种群结构密切相关。在一些富营养化的水体中,鱼类排泄物作为重要的营养源对底栖动物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此外,水体的底质类型(如沙质或泥质底质)、水流速度和鱼类种群密度也会影响鱼类活动对底栖动物的正向效应。

最新的研究(如Nykänen et al., 2023)表明,在富营养化的湖泊系统中,草食性鱼类的排泄物对底栖动物群落的积极影响尤为显著,特别是在沉积物营养物质较为贫乏的区域,鱼类通过增加水体的营养水平,间接促进了底栖物种的多样性和数量。

二、鱼类对底栖动物的下行效应

2.1 下行效应的定义与机制

与上行效应相对,鱼类对底栖动物的下行效应指的是鱼类的活动或存在导致底栖动物数量的下降或栖息地质量的恶化。鱼类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可能产生下行效应:

2.1.1 鱼类捕食压力

某些大型捕食性鱼类,如鲶鱼、鳜鱼、黑鲈等,对底栖动物尤其是底栖无脊椎动物(如水蛭、螺类、昆虫幼虫等)施加了显著的捕食压力。研究表明,这类捕食性鱼类能够显著降低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物量,进而影响底栖生态系统的功能。例如,某些食肉性鱼类在捕食底栖动物的同时,也会减少这些动物对底质和水质的调节作用。

2.1.2 鱼类底栖扰动效应

鱼类特别是底栖鱼类,如鲤鱼和鲶鱼,它们通过寻找食物或繁殖等活动,频繁扰动沉积物,破坏底栖动物的栖息环境。这些扰动不仅可能直接损害底栖动物的生存空间,还可能导致水体的浑浊,减少底栖动物的光照和氧气供应,进而影响其生长和繁殖。例如,鲤鱼在泥底栖息地中翻动沉积物,不仅破坏了底栖植物的根系,也导致底栖动物栖息地的丧失。

2.1.3 鱼类排泄物的负面影响

虽然鱼类排泄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底栖动物提供营养,但在某些富营养水体中,过量的鱼类排泄物反而可能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进而导致藻类爆发。藻类的过度生长会降低水体的光照,影响底栖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削弱底栖动物的栖息环境。研究表明,某些水域中,鱼类的排泄物和过量的营养物质相结合,往往促进了底栖动物的栖息地退化。

2.2 下行效应的生态背景

下行效应的产生通常与鱼类的捕食压力、底栖扰动频率以及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密切相关。在低营养化或较为封闭的水域中,鱼类的捕食和底栖扰动对底栖动物的负面影响更加显著。此外,鱼类种群密度和食物链结构的变化,也可能导致下行效应的加剧。特别是在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的水域中,鱼类的下行效应往往会对底栖动物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

三、鱼类对底栖动物的效应平衡与生态治理启示

在不同的水域生态系统中,鱼类对底栖动物的影响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效应,甚至在同一水域中,这些效应也会随时间、季节及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理解鱼类与底栖动物的相互关系,需要综合考虑水域的营养状况、底栖生态环境、鱼类种群结构以及底栖动物的适应能力。

生态治理策略应针对不同的水域状况,合理调控鱼类种群密度和种类,优化水域的营养物质循环。例如,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适当减少某些草食性鱼类的数量,能够有效减少底栖动物的负面影响;而在低营养水域中,适当增加鱼类种群密度,则可能有助于底栖生态系统的恢复。

四、结论

鱼类与底栖动物的关系是复杂且动态的。鱼类既能通过排泄物和生态行为对底栖动物产生上行效应,也可能因捕食、底栖扰动等作用产生下行效应。深入了解这些相互作用的机制,对于我们优化水域资源管理、生态修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关注鱼类与底栖动物相互作用的生态学机制,探索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效应差异,为水域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看更多湖沼科技论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湖沼学说』

若有启发,点  

湖沼学说
聚焦湖沼,分享科研成果,碰撞学术火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