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城县探索实践“三房治理+”模式 多措并举“搭台唱戏” 深度激发基层自治活力

政务   2024-11-22 09:10   四川  

甘孜州“三房治理”工作创新“以房管人、以房服务、以房守底”三大模式,聚焦深耕善治基层社会堵点难点,是社会治理的治标之策、是安全稳定的治本之举、是惠民安民的务实之为。乡城县通过系列举措,有力有序推动“三房治理”工作落地见效,助推社会治理触角不断延伸,基层自治活力能力显著增强。

夯实“三房治理”+深化党建引领。创新搭建“党委+支部+网格员+党员+房主”基层微治理模式,形成“五长联房”工作体系,压实各级“联房主体”职责。深化以“房屋”为载体的自治基础建设和自治能力提升,统筹推进服务管理相关工作,形成“党政引领、支部牵头、群众自治、协调配合”的合纵联动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房屋为基点,建立健全“吹哨+报到+办结+评价”工作机制,以“五长联房”为路径,按时定期开展诉求收集、隐患排查、送法上门、矛盾调处、政策解释、帮办代办等工作,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围绕“三房治理”+精准摸排信息。紧盯“基础摸排、信息采集、数据更新”三个重点不放松,规范管理房内“人、事、物”等要素,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重点对“民房、僧房、牧房”三类房屋相关情况进行详细摸排统计,制定“一房一档、一房一图、一房一册”。截止目前,共统计全乡农民居所234栋、2859间、1550人,寺庙公共用房和扎康31栋、201间、僧侣79人,公共公益场所设施和房屋6栋、38间、28人,党政机关用房3栋、31间、32人,远牧点用房共73间、涉及群众200人。

结合“三房治理”+动态更新数据。将“三房治理”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积极发挥联房长、网格员作用,同步开展人员动向、住房安全、信息变更等“三房治理”基础信息动态调整工作,做到“一月一调、一季一核”。同时,紧盯辖区低保、特困、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和重点事”,对已采集的房屋信息、人员信息进行分类整合,深入掌握房屋基本情况,持续更新乡村两级信息库,形成“基层工作一条线、资源共享一张网”,并将乡村振兴的“一户一袋”及“三房治理”的“一房一档”有效结合,补充完善房内人员档案资料,实现信息全面化。
深化“三房治理”+构建组织体系。按照民族团结进家庭“1+2+N”全覆盖结对联谊模式,动态调整县乡两级127名结对联谊干部与234个户籍家庭及崩土寺僧尼进行科学结对。以“管得住、不出事”为目标,落实“管言、管行、管安全”主体责任,并针对房屋属性建立对应服务管理体系。农牧民居和远牧点住所构建“县级督导员+乡级管理员+村级联房长+小组联房员+房主”的“县乡村组房”五级组织体系;寺庙用房推行“统战民宗部门+寺管所+民管会+楼栋长+室长”的“寺庙管服”五级组织体系;公共公益用房实行“室长管理制”,建立“日、周、月”巡查工作制,定期培训相关轮驻值班人员,提升基层自治能力和水平。

依托“三房治理”+促提管服效能。深入推动简化便民便僧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设立优化“三房”“双语”等特色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多元解纷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充分发挥“双语司法助理”和人民调解员作用。定期下沉便民服务事项至村组,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变“坐等服务”为“入房服务”,变“要我做”为“一起做”,形成“齐抓共管、双向驱动”工作格局,确保服务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分解到房、辐射到村、覆盖到寺,服务管理延伸到远牧点。

巩固“三房治理”+完善奖惩机制。融合“红黑榜”“道德榜”“积分制”,有效促提德治教化功能,落实有奖有惩工作机制。对积极参与基层自治和表现突出的群众予以通报表扬,村集体年底分红给予倾斜;对积极性不高的予以曝光批评,群众在村民大会通报训诫,党员在组织生活会自我检视。寺庙僧侣参与自治情况与年底慰问结合,对表现突出的楼栋长和僧侣予以表扬和政策倾斜。同时,加强村组及房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与新风文明建设,开展“甘孜好人”“星级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引导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新风。进一步整治陈规陋习,匡正社会风气,激发僧俗群众自治能力和内生动力,扎实推动“三房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稿件来源:乡城县委政法委


责任领导:李永齐
责任编辑:德吉央宗   魏 姣
投稿邮箱:1592821546@qq.com

甘孜政法
“甘孜政法”将定时推送政法动态、热点聚焦、法治建设、源头防范、平安创建、专项整治、推树先进等内容,全面展示甘孜政法队伍形象和甘孜政法工作成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