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看教育,2024向全县人民报告!

文摘   2025-01-26 17:42   重庆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24年,云阳教育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教育保障,提升教育质量,狠抓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数字赋能,吹响了“一改三化三优”新时代教育强县建设的奋进号角,全县教育事业在“一地三区两城”现代化新云阳建设中阔步前行。

“优”字当头

教育保障达到新水平


首创政教联席会议,县委道彬书记亲自推动、亲自主持,形成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政教联席会议“双轴”驱动教育事业发展,落实年度资金8300万元,解决教育急难愁盼事项8项。全县教育投入近30亿元,同比增长5.81%,连续十年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5%以上,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投入资金4.42亿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102所,新增学位5200成立云阳教育基金会,募集社会资金660元。发放学前至高中【中职】资助资金7600余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1亿元、渝北对口帮扶捐赠资金60元,惠及学生5.2人。全社会支持教育、关心教育氛围日益浓厚。

“高”字固本

教育质量实现新突破


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普惠率达98.98%,同比增加0.8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标准5个百分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组建以强扶弱、以老带新教育集团2个,以城带乡初中教育集团4个、小学教育集团14个,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高中教育质量稳居全市先进行列。职业教育职普融通发展,职教中心被评为重庆市首批“双优”学校,2名学生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县中职质量年报合规性评价排名全国第11位【全市第4】。2所学校被认定为全国足球特色示范学校,15所学校创建全市德育、书法、劳动品牌,学生荣获体艺国家级奖35项,市级奖320余项。

“强”字夯基

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建成教师文化展览中心,整合博物馆、纪念馆等场馆35处,试点创建师德涵养学校2所。1名教师获评全国模范教师,1名教师入选教育部乡村教师培养名单,2名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1名教师荣获重庆五一劳动奖章,4名校长、教师获评重庆市新时代好校长、好老师。8名老校长下乡助力2所农村学校提升办学水平。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合作开设小学全科教师“云阳班”,招录30名全科师范生实行单独建班培养。组织“云培训”76场,惠及教师36273人次。开展地方名师进课堂3次,提升职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优化城乡师资配置,开展名师“百千万行动”,交流轮岗教师473人次,选考调整227名教师至“四街四镇”学校,分流小规模学校教师99人至缺编学校。

“活”字为要

教育改革凝聚新动能


专班推进4项“国字号”改革和10余项市级改革,推送改革动态9期,品牌知名度显著增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高质量发展”荣登《光明日报》、1所学校科学教育经验登上全国讲台,“五心共育”大思政课在全国作经验交流,4所学校作现场交流,32所学校进行书面交流。2所学校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强县富民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4名同志获评先进个人。开发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评价量表24个,对22所学校297堂课开展教学水平评价,提升课堂教学能力。3篇案例获全国性肯定评价,4所学校9节精品课获市级奖。开发《云阳恐龙考》特色课程,引进“飞象双师”心理健康、书法、科学等课程,11所学校课后服务入选市级优秀案例。举办一、二年级无纸笔测试现场观摩活动,评选优秀作业设计36篇。成立音乐、书法等社团100余个。校外培训治理经验8次登上教育部“双减”快报。

“智”字赋能

数字教育展现新面貌


24所学校购置计算机1177台,新建网络计算机教室26间,12所学校购置一体机92套,6所学校创建县级智慧校园示范校。推进国家、市、县三级智慧教育平台的常态化应用,汇集教育基础数据50万余条、教育公共管理数据200万余条。10所“智慧课堂”学校累计在线备课35万余课时、授课360余节次、布置作业10万余次,打造校本资源习题50万余题;创新“三个课堂”应用,在青龙教育集团、清水学区等共开展在线直播课477节次、公开点播课88节次,教研活动26次。建立全量覆盖高质量教育数据目录,推动“一数一源、一源多用”。全力推行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采购审批“一站式服务”、资助补助资金“一卡通发放”,提升办事效率,打造教育领域政务服务升级版。数字重庆建设核心业务编目、教育智治应用实现市县“双冠”。学生在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创意编程大赛等活动中,获国家级、市级奖60余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收官之年,是“一改三化三优”新时代教育强县建设提速推进之年,我们将以更加充实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干劲、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跑出新速度,干出新成效,拼出新精彩,奋力在“一地三区两城”现代化新云阳建设中展现教育担当,贡献教育力量。


END


来 源|办公室

编 辑|李云培

初 审|宋迎梅

复 审|胡国民


云阳教育
宣传教育政策,展示教育形象,传播教育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