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坝小学:以 “红星 ”小故事擦亮 “五心共育 ”思政大品牌

文摘   2024-12-24 23:14   重庆  

2023年3月,云阳县“五心共育”大思政课建设全面启动,县委教育工委、县教委高效推行,各级各类学校高频推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大思政课建设,形成了思政育人良好态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云阳教育政务微信将陆续推送一批有成效、有内涵的“五心共育”大思政课品牌建设实践案例,这些案例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蕴含着深刻的时代价值,希望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能够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不断增强大思政课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真正使思政课成为育人“金课”。
今日推送:团坝小学:以 “红星 ”小故事擦亮 “五心共育 ”思政大品牌
云阳县桑坪镇团坝小学(以下简称学校)位于素有“楠竹之乡 ”美誉的桑坪镇。学校深挖本地资源,将竹品精神与“五心共育 ”思政深度融合,实施“六好 ”工程,构建“四有竹娃 ”育人体系,形成 “红星故事会 ”思政育人品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学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实践背景

党中央始终坚持把思政课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高度重视,多次就思政育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当前,重庆正着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红岩思政 ”育人品牌。一直以来,云阳始终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打造 “五心共育 ”( 忠心、 诚心、信心、匠心、爱心)大思政品牌 ……

学校距县城 80 公里,海拔 850 米,是典型的高海拔偏远乡村学校。这里 75% 是留守儿童。农村孩子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传统的思政模式已难以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从 2017 年起,学校打造“竹文化 ”特色校园文化,以“精彩每一节 ”为办学理念,以“质朴有根、 虚心有节、善群有品、正直有形”“四有竹娃 ”为目标。基于对当前教育形势的深刻认识,我们坚持“党建带团建带队建 ”一脉相承为引领,实施选优配强培养思政好教师,创新重组建设思政好教研组,同频共振建构思政好课程,赋能成长打磨思政好课堂,拓展延伸打造思政好阵地“六好 ”工程推进“五心共育 ”大思政建设。这里也是有名的“红色之乡 ”,红色资源丰富,“红岩英烈 ”盛超群、陈昌秀等从这里走出, 与彭咏梧、江竹均一起从事革命活动。立足社情、校情、学情,按照总书记 “要用童 言童语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的嘱托,我们打造了“红星故事会 ”微课堂,用生动的故事讲道理,让党的创新理论走心、入心。

二、主要做法

“红星故事会 ”以“133 ”模式常态开展,即贯穿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讲好新时 代中国故事 ”这一条主线;用“见时见事 ”的热点内容、“共情共理 ”的价值认同、“求 新求变 ”的“三新 ”模式,解锁“流量密码 ”;按照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三定 ”原则长期坚持。通过书记讲—党员讲—教师讲—学生讲,到 “请进来 ”和 “走出去 ”,把 一个个教育意蕴丰富、贴近生活实际的,能给学生深刻启迪的好故事“变 ”成一堂堂 好思政课,擦亮少年儿童心灵底色,为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 ”。

(一)依托特色文化,构建育人体系,红星故事让思政“红起来”。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竹 ”文化思政育人资源,深入构建“四有竹娃 ”育人体系。一是以课程思政“浇根 ”。以“课程思政、思政课程 ”同向同行、 同频共振为指引,深入挖掘语文、美术等其他学科的思政元素,将 “竹品教育 ”理念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二是以文化浸润 “拔节 ”,在校内, 我们精心打造了“五心 ”小广场、书记寄语、党建队建文化红色长廊、劳动思政文化墙等文化阵地,构建了“五心共育 ”大场景,让师生在校园文化生态场中接受红色精神熏陶,感受精神伟力。三是以红星故事会 “塑品 ”。围绕课程教学环节中思政“盐少”“味淡 ”等问题,“红星故事会 ”以更灵活生动的形式打造思政 “竹够美味小厨房 ”,提高育人“厨艺 ”,实行思政“分餐制 ”,源源不断提供精神 “营养 ”。四是以劳动实践“正形 ”。学校打造了“竹够有趣 ”手工坊( 木工房)、竹韵展厅、校园智慧农场等多个劳动阵地,成立竹艺手工社团,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开展“竹够有趣, 玩转暑(寒)假 ”—探访老艺人故事等主题活动。实现“主题活动多彩、劳动实践多样、劳动阵地多个 ”劳动教育新样态。“竹智多彩 ”竹编传习坊参加重庆市劳动教育推进会现场展示。《竹智多彩,培育时代新少年》作为云阳唯一学校层面案例推荐参评获重庆市典型案例,提供了劳动教育云阳方案,在重庆市 2023 年度劳动教育推进会上展播,被重庆卫视等主流媒体推广报道。在劳动实践中锤炼工匠精神, 引导学生识家国情、立报国志。

( 二)挖掘竹品内涵,丰富内容体系,红星故事让思政“活起来”。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我们以走进学生心灵为思政行动目标。深入挖掘竹文化的育人价值,努力培养学生有竹的胸怀、竹的气节、竹的精神,精心编纂《竹心竹韵》 等思政读本,内容紧密贴合教育规律及学生身心成长特点。依据学生学段、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围绕“爱党、爱国、爱自然、爱集体、爱生命、爱自己 ”六个主题,开展红岩故事、榜样故事、成长故事、励志故事、清廉故事等演讲活动,构建完整的“红星故事会 ”微课堂内容体系。我们按照一切活动皆课程的方式,善用身边的鲜活资源,打造更为走心走实、叫好叫座的“五心共育 ”大思政课。学校党支部书记北大学习归来话读书树理想思政课—《让北大精神点亮理想之光报国之志》,被云阳教育公众号全文推送。“红星故事会 ”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按照有生命、有灵魂的课程精心打造,每月举办留守儿童集体生日会,“生日故事分享 + ”,主打一个 “温暖陪伴 ”,典型做法被主流媒体报道。我们开门开讲,邀请属地党委书记、社区干部、 知名校友、劳动模范走进“红星故事会 ”,为学生上思政课,他们结合自身岗位和求学经历,用生动的语言、质朴的情感和鲜活的故事,讲述了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刻苦求学、立足岗位作贡献的感人事迹,勉励孩子们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用活动不断丰富“红星故事会 ”内容体系,达到铸魂育人,启智润心的效果。

(三)讲活育人元素,创新培养体系,红星故事让孩子“强起来”。

好故事总能在娓娓讲述中开启智慧,化育人心。小学生处于人生道德形成的关键期。我们一直致力于通过 “红星故事会 ”,以小故事、小切口和学生喜欢的方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法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红星故事会为师生搭建了一座心灵对话的“桥 ”,我们反对高高在上, 倡导引导;反对灌输,倡导渗透;反对命令,倡导润物无声,学生既是倾听者,也是讲述者。红星故事会架制了一方学生全面成长的“台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自行收集整理故事、自主对阵地进行管理,他们既是编导,也是主角。我们依托“红星故事”思政育人阵地,活动策划、组织、管理全程由少先队大队委自主完成,让学生在活动中生成的时空无限拓展,在更加独立的行动中检验习得的本领、锻炼面向未来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成长与风采。

我们积极拓展延伸,“红星故事会 ”走出校园,党建带队建开展“行走的大思政课 ”,先后走进桑坪革命烈士广场、彭咏梧革命烈士馆、蔈草镇党群教育中心、黎明家训馆等红色基地,探寻红色足迹、讲述革命故事、瞻仰革命英烈、坚定理想信仰, 激发爱国热情……我们将“红星故事会 ”搬到社区敬老院、生态农场,带回家里,开展思政“大手牵小手 ”,讲党史故事、乡村振兴……,推动思政大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在讲述中浓厚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真正把思政课从教室的 “书本 ”, 讲到孩子的“心里 ”。

三、成果成效

“红星故事会 ”思政育人品牌推动学校立德树人迈出坚实步伐,成效显著,实现 思政育人、师生素养、办学质量“三提升 ”。

(一)思政育人品质提升。

大思政与人才培养全方位深度融合走深走实。《团坝小学党支部书记给孩子 讲清廉故事》被县纪委誉为典型。《竹心竹韵,育向上向善好少年》获县德育典型 案例。学校斩获 2023 年度德育(十佳)示范学校,《红星故事会》获县德育品牌。

( 二)师生综合素养提升。

以“红星故事会”为牵引,师生素养全面提升,四年级学生李欣桐在云阳县第六届 “新锐教育杯”中小学生现场习作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全县中段组一等奖仅 11 人),新时代好少年胡婧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师生竹艺清廉手工作品在县清廉学校 建设成果展暨第五届中小学艺术节中设专区展出,其中,《清风云阳》入选“清廉重 庆”成果展。近两年,获重庆市优秀少工委主任 1 人,优秀校长、师德标兵、优秀学科 教师等 30 余人次,学校获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先进集体。

(三)学校办学质量提升。

通过“五心共育 ”大思政的引领,撬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校获评重庆市首 批劳动实验校,获 2023 年度综合考核一等和先进集体。2023 - 2024 年教学质量获(十佳)先进集体、教学常规管理(十佳)示范学校,教学质量考评 A 等,幼儿园保教 质量考核一等奖。连续三年获党建、安全稳定先进集体。获 2023 年优秀教学成果 (报告)一等奖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一等奖。“暖冬计划 ”模式被重庆卫视新闻联播、央视新闻报道,学校《竹韵书吧》入选重庆最美阅读空间。学校美誉度、家长满意度显著提高,“好学校 ”在家门口正成为现实。

云阳教育精彩回顾

云阳教育
宣传教育政策,展示教育形象,传播教育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