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SUBSCRIBEto us
从仲秋到初冬,光影流转,岁月迁徙,汗水与初心辉映,思考与智慧并行。在本轮教研活动中,语文组的全体老师团结协作,真抓实干,着力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语文课堂展示活动,在集备中提升水平,在展示中充实自我,在探索创新中开拓实践,在反思中学习成长。
01
集备稳航向,共研提质量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进一步深化新课标下的课程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不断提升活动质量,语文组在集备中,落实基本要求和语文素养,督促老师们在“细节”上下功夫,在“实效”上做文章。
02
探索新理念,共筑新课堂
张云海老师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课,AI过渡,明确任务,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游戏闯关,以玩促学 ,引导探索,智启未来。巩固课堂情感联结,强化学习成果的认同感,激发对后续课程的期待。学生回家后,一定迫不及待地与家长分享语文课的奇特见闻,若干年后,学生可能忘记了课堂的具体内容,但会记得这样一位美丽的艾莎公主曾走进过他童年的语文课堂,带他一起完成任务,营救四季。
周吉明老师讲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充满童趣,教学设计新颖,思路清晰。课堂上书声琅琅,充盈着师生鲜活的对话。巧妙地将字理识字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生动的图片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结构清晰,从字理识字到感受画展环境,再到观察动物和欣赏作品,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通过观察动物爪子与画作的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也激发了他们探究自然的兴趣。教学中还注重了朗读技巧的指导,有助于学生感受儿歌的节奏和情感。
新课标提出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学习最终目的就是运用。刘越老师的这节《日月潭》设计思路就是通过字理析词的各种办法,引导学生去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理解在文的含义,体会语言的美感,在生活里学会运用。
李伟老师和孙启平老师讲授的《搭船的鸟》,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两位老师都准确把握了文本的核心,对翠鸟的外形描写(如“彩色的小鸟”“翠绿的羽毛”等)和捕鱼动作(“冲”“飞”“衔”等动词)进行了重点分析。还能深入挖掘文本细节,如分析作者观察的顺序,从船头到船里,从远到近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的。在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和培养观察能力方面,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和情境创设,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达成了相应目标。
崔志宇老师讲授的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牛和鹅》,本单元以“成长故事”为主题,基于对课标、语文要素及课文内容的精准把握,本节课以“忆童年成长故事悟道理,借批注细节描写促共情”为主题,以“学作批注,争做悦读小达人”为主线,通过“讲牛和鹅的故事,揭开童年序幕——精读童年故事,学习批注阅读——品读童年故事,练习批注阅读——赏读童年故事,感悟人生道理”四项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作批注,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为后面的习作教学做好铺垫,为学生的终身阅读发展奠定基础。
丁佳宁老师执教的《爬天都峰》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本单元为习作单元。习作单元的设计是为了探索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之间的联系,构建相对独立的习作教学体系,呈现学生习作能力形成的过程。她结合单元要素,交流平台相关信息,再结合对精读课文的分析,帮助学生梳理总结,从课文中学到的习作方法,尝试用学到的方法进行表达练习。在课中丁老师运用采访的方式,创设情境,揣摩“我”和老爷爷各自的内心的复杂心情,想像他们的思想起伏和斗争,最后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体会他们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转变一种思维的方式后,课堂效果显著!
刘惠老师讲授的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圆明园的毁灭》本单元以爱国为主题,在教学中设计大英博物馆小绿壶出逃寻找回家的视频短篇,把学生带入情景中,随着小绿壶的脚步去寻找昔日的家园,用四个任务群,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用视频来叙述毁灭是的历史。在用美读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最后用小绿壶的视频结尾,诉说着文物想家的书信,愿山河无恙,家国永安!
金琳琳老师讲授的是《少年中国说》,本节课以“点燃爱国情,共筑强国梦”为主题,开展了“与良人公对话,感悟爱国情怀”系列活动。设置了三个任务,一:知中国少年责任重大;二:品少年中国美好前程;三:明良人公赤子之心。本节课所有学生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结合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同时利用资料、多媒体,让学生重温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以及康、梁等人探求救国之路的过程。最终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理解深度。
梦依老师,将朗读贯穿始终,而且认为语言文字的赏析是课堂的重中之重,语文课欣赏的应该是语言文字的美,明晰了课堂审美指向,同时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课后重点研究问题,单元要素落实,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央”,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从简单线性到复杂思辨,从要素训练到核心素养,构建实效性学习的课堂。
03
单元整体强专业,创新思奋进
六年级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小说阅读为核心,为了深入剖析人物形象,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习作兴趣,拓展阅读视野,六年级语文老师用三节课展开了单元整体教学,通过三篇经典小说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法。结合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的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赵佳老师讲授的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穷人》一课。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着重让学生体会“忐忑不安”这一段的心理描述,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透过自己的情感体验,交流感受,读出感受,从读中体会到桑娜的善良,达到情感陶冶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潜力,构建了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多角度思考,观点表达,辩论,想象……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飞扬。
阎书悦老师讲授的《桥》一课,环节设计巧妙,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目标精炼且准确,授课任务清晰,是一堂有神无形的课,在课堂中阎书悦老师打破课文界限,融合课外阅读,并且在课堂中渗透了写作技巧,压实语文要素。在这次精彩的教学中,丰富的评价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范读配合音乐将情感达到顶峰!
王丽楠老师以本单元语文要素为依据巧设学习任务,品析人物描写间探寻文本深意、感悟人物形象,增进学生对长征这一伟大壮举和革命先辈崇高品质的了解和敬意。于结尾处,一段感人至深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一枚由缝衣针烧制的鱼钩,不再是一件普通的渔具,它承载着红军战士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
04
青叶展葳蕤,新秀共成长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潜力巨大的力量,只有把青年教师打造成教育的“梦之队”,学校发展才更有前途。本学期,语文组的“新秀”页有很大突破。每一个板书、每一个评价语言、每一次师生互动,无不督促着老师前进。在活动过程中,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基本功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刘冰老师讲授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本节课以“讲好少年故事,书写少年宏愿”为主题。这篇课文有一个支点,那就是"中华不振"。在教学中,教师抓住这个支点层层深入,让学生品读课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词句段,从而体会到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抓住课文中的经典事例进行教学,让学生体悟"中华不振",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从而更深地感受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志的爱国情怀。
王雨萌老师讲授的是《葡萄沟》一课,以大单元创设“美丽中国行”的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文中描述的葡萄沟的特点。通过展示葡萄沟的美丽图片、有趣视频,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好奇。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活跃课堂氛围,促进思维发展。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文中语言的优美和情感。结合课文讲解新疆的风土人情、民族特色,拓宽学生知识面。
05
评课聚合力,议课集智慧
树木成于林,星辰耀星河。语文组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质量。围绕新课标学习理论知识,共研优质课堂,探讨教学所惑,交流所思所得。在评课中把握新课程,转变新理念。
06
追光行致远,勤勉守初心
回首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教研路上,我们是结伴而行的同路人,让我们不忘初心,向阳而行,共同书写时代精品发展的新篇章!
END
编辑:李 伟
美编:赵春玲
审核:王 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