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赵玉民研究员结合大会主题“科技赋能 新质驱动 提质增效”,做了题为《肉牛产业科技创新:短板怎么补?》的报告,从生产、种业、需求、技术和管理等多个层面剖析了中国肉牛产业的短板与成因,并提出如何补短板的建议和措施。他指出,中国肉牛产业应该以“龙头骨干+配套企业”的模式进行全产业链闭环运营,向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降本增效,饲料资源采用“就地、就近”原则,尊重国情,坚持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模式,探索全产业链联合育种机制,规范开展性能测定,构建后裔测定体系,建立小群体多品种的联合遗传评估体系,切实推进种源自主可控,创制顶级种源,科学制定地方种肉牛遗传改良技术路线,审慎规范开展杂交改良。顺应国家战略大势和国际贸易大势、适度进行自我保护,尊重小品种的生存权,建立市场需求主导的育肥生产体系和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的创新型体系。注重分子育种和分子营养的技术创新,并于产业有机结合,实现少吃快长,提高生产效益的终极目标。
西南民族大学史海涛教授做了题为《反刍动物饲料常见霉菌毒素、危害及防控技术》的报告,系统总结了反刍动物常用饲草料资源中主要霉菌毒素的种类、污染现状,梳理了霉菌毒素检测技术和毒理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评估了反刍动物生产中不同环节的霉菌毒素污染风险,并详细探讨了相应的防控措施。霉菌毒素是一类由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或次生代谢产物,能够广泛污染多种农作物、饲料及食品原料,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或动物体内引起多种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当前,已有超过300多种霉菌毒素被相继识别,而曲霉菌属(Aspergillus)、镰刀菌属(Fusarium)、麦角菌属(Claviceps)、链格孢属(Alternaria)、青霉菌属(Penicillium是最常见的霉菌毒素产生菌。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可以划分为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两类,近年来,很多研究人员也在霉菌毒素无损检测领域相继开展了很多工作。相对于猪、家禽等动物,针对霉菌毒素对反刍动物的毒理学效应的研究还比较少,目前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AFB1的毒理学研究上。最新研究显示,反刍动物对霉菌毒素的耐受性长期被高估了,低剂量霉菌毒素对反刍动物瘤胃菌群的干扰也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此外,与单胃动物相比,反刍动物霉菌毒素毒理学研究面临着研究成本过高、日粮组成复杂等诸多难题。
吉林农业大学高云航教授做了题为《肉牛粪污处理与利用模式分析》的报告。他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由于养殖粪污中含有大量COD、BOD、氨氮及部分病原、抗生素、重金属、激素等危害因子,如未有效处理将对环境构成一定威胁,因此加强养殖粪污处理与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和生态意义。随着《“十四五”全国畜禽粪肥利用种养结合建设规划》以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程的顺利实施,畅通了粪肥还田利用渠道,但仍然存在减排技术应用意愿不足、养分转化效率不高、有害物质降解不完全、种养不能有效结合等问题,因此需要继续扎实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新格局。在多元化处理与还田利用方面,重点介绍了好氧发酵处理及粪污全量还田、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基质化、能源化、垫料化利用等技术模式,并建议养殖企业结合地域优势及资源禀赋,构建多元化的处理及利用技术,形成养殖产污-综合处理-土地消纳-植物利用体系,实现农牧生态耦合良性循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宁博副教授以《中国黄牛基因组遗传变异解析》为题,汇报了中国地方黄牛的基因组遗传变异,变异来源及重要抗逆抗病优异基因挖掘。该研究共收集了802个基因组数据来,自中国55个地方黄牛品种/群体,建立中国黄牛遗传变异数据库,包括SNP和SV。利用群体遗传学分析,研究了中国黄牛群体遗传结构和全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同时,该研究对中国牛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集进行变异注释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地方黄牛共有69M SNP。基因组分析表明,中国地方黄牛从血统上可以划分为七个区域:中国西北普通牛、中国东北普通牛、中国东南瘤牛、中国西南瘤牛、中国西藏普通牛、中国西藏瘤牛和中原牛。同时解析了中国地方黄牛基因组遗传变异来源,发现中国地方黄牛分别受到灭绝原牛、牦牛、爪哇牛和印度野牛的渗入,并帮助中国地方黄牛适应不同的极端环境。最后该研究还利用基因组遗传变异数据成功构建了大规模中国地方黄牛参考面板,并证实该参考面板能够为基因定位提供更高的分辨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李倩助理研究员做了题为《成肌细胞增殖分化过程组蛋白修饰动态调控》的报告。骨骼肌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肉牛的生长速度,其中胎儿期的发育尤为重要。成肌分化和肌管形成主要发生在胎儿期,涉及到一系列表观遗传、转录调控和信号通路相关的生物学过程。然而,关于牛胎儿期骨骼肌的表观基因组学调控机制仍知之甚少。其研究基于前期建立的牛成肌细胞体外分化模型,分别选取增殖早期(70%融合)、增殖晚期(100%融合)、分化早期(诱导2天)、分化晚期(诱导4天)的胎儿牛成肌细胞为实验材料,开展RNA-seq、ATAC-seq和CUT&Tag的建库测序,鉴定了成肌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一组核心特异性启动子和增强子及其潜在相关转录因子。结合前期华西牛的重要经济性状的GWAS和背最长肌eQTL结果,鉴定12个SNP及相关基因作为肉牛分子育种的重要分子标记。这些研究结果为骨骼肌早期发育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进而为牛复杂经济性状的致因突变的解析提供了可能性。
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黄纯博士做了题为《ADAMTS6基因在犏牛肌肉发育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的报告。牦牛是生活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特有珍稀牛种之一,其适应高寒低氧环境的优点使其为高原人民的生活保障和经济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高原人民对健康、绿色动物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牦牛相对生长速度缓慢和肉乳产量低的缺点使其无法满足高原人民的需求。因此,高原人民在距今三千多年前就开始引进黄牛与牦牛进行杂交,产生杂交F1代犏牛。犏牛不仅相对于黄牛有着更好的高原适应性,并且相对于牦牛展现出更优秀的生产性能。因此,了解犏牛的肌肉发育机制对遗传育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其所在团队利用多组学技术,全面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犏牛肌肉的转录和甲基化修饰特征,并通过比较牦牛肌肉发育的转录特征,筛选到潜在的关键基因ADAMTS6。结合甲基化分析,确定ADAMTS6基因并未受到甲基化的修饰。进一步利用细胞实验发现了该基因具有抑制成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分化过程和细胞凋亡的作用。该研究不仅为骨骼肌发育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也为牦牛的育种和品质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欢迎投稿!
杂志投稿网站(建议优先采用此方式投稿):
http://xq.aiijournal.com
杂志邮箱:xqzy@caas.cn
投稿电话:010-82106255、8210625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畜禽种业》编辑部(100081)
关于开展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专题征稿的通知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培育及性能挖掘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