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禽种业》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24-11-18 16:43   北京  
2024年10月24日,《中国畜禽种业》第一届编辑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的44位编委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畜禽种业》主编周正奎研究员主持。



一、主办单位领导致辞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信息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蕙杰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她介绍到,信息所是农业农村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作为农业信息研究的国家队,主要开展农业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信息分析三大学科的科学研究,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服务。信息所共编辑出版12种科技期刊,其中既有像《中国农业科学》《JIA》《aBIOTECH》这样“顶天”型的精品学术期刊,也有像《中国畜禽种业》《中国乳业》《中国猪业》这样“立地”型的品牌行业期刊,从不同定位出发,充分发挥了期刊的“枢纽”和“平台”作用,提升了农业科技期刊的整体服务能力。

《中国畜禽种业》创刊于2005年,到2025年刚好有20年的创刊史。近年来,该刊综合影响力持续提升,行业知名度不断扩大。近两年来,编辑部锐意改革,坚持“走出去”办刊,经常参加畜禽种业相关会议,与行业专家紧密联系沟通,第一时间通过新闻报道反映畜禽种业领域相关的科研进展和行业动态,得到了活动主办方和与会专家们的高度赞许。期刊新组建的编委团队有近200人,其中70%来源于参加会议活动结识的专家。她对各位专家给予《中国畜禽种业》的信任表示感谢,希望各位专家不吝指导,多提意见,为办好期刊出谋划策。也希望编辑部利用好这次机会,会上虚心听取、全面整理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会后认真归纳、消化吸收,修改完善编委会管理办法,积极落实各位编委老师提出的办刊建议,努力将《中国畜禽种业》打造成一本高品质有特色的期刊。


二、荣誉主编讲话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田见晖教授作为荣誉主编发表讲话。他指出,从刊名看,《中国畜禽种业》不是一本单纯的学术性刊物,而是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有机融合的一本期刊,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种业创新,《中国畜禽种业》应将产学研合作作为一个典范来开展工作。期刊借助微信公众号,将最新的会议信息、科技信息、政策信息进行集成,在不长的时间里将其打造成了中国畜禽种业信息的一个重要平台。而对如何办好一本刊,他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要发挥好编委的作用。期刊办得好不好,质量高不高,关键要看编委有没有出力,他希望编委能按编辑部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三个一”工作任务,即为期刊投稿1篇、荐稿1篇、审稿1篇。其次,要提升期刊的服务能力。在新形势下,期刊出版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播的方式途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前以“编辑加工”为轴心,未来以“服务传播”为轴心。论文是否变成印本,已经退居作者关心的第二位,首位的是传播出去没有,有多少人看到,是不是第一个被看到?他的成果或者说社会看到的哪些成果,转化产生了哪些价值。所以编辑部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真正将期刊出版的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三是加强多方力量的联合。一方面要联合学会协会的力量。比如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这两个学会的会员与《中国畜禽种业》作者读者群有重合,服务对象一致,双方的工作如何结合,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我国畜禽种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探讨。另一方面要联合相关科研机构的力量。期刊编委覆盖超过70个单位,大部分都是团队的首席,重大科技项目的主持人,如何同相关团队开展深度合作,需要进一步探讨。


三、期刊情况介绍


《中国畜禽种业》编辑部主任彭华研究员介绍了期刊的情况,她希望将这本刊办成一本“顶天立地”的刊物。为实现这一目标,编辑部多措并举:一是立足本职工作,加强专题专刊出版。2022年7月至今,共出版专题10个、专刊4本。二是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在服务作者方面,不断扩大期刊文章的传播渠道,如将杂志文章在微信公众号全文转载、杂志定向赠阅行业主管部门并在相关会议上免费赠阅。在服务行业方面,积极办会办展,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三是借助微信公众号推动学术成果转化,发挥好平台支撑作用。目前,期刊微信公众号已打造形成会议报道、顶刊论文、重点研发计划、育种工作者公益宣传活动等品牌宣传栏目。四是借助专家力量办刊,2023年7月启动青年编委招募活动,2024年4月开展编委遴选工作,目前,共有编委185人,其中委员127人、青年委员61人。期刊的发展离不开编委的支持,她进一步提出希望编委配合的工作:一是组织专题专刊,目前已出版牛、家禽和羊种业专刊,希望编委继续帮助组织猪种业专刊。二是组织相关活动,如编辑部将于2025年举办第三届肉牛种业发展大会,希望编委帮忙推荐会址,推荐养殖加工一体化参加优质牛肉品鉴活动,推荐相关人士参加肉牛育种工作者公益宣传活动,鼓励研究生投稿论文墙报展示及2025年肉牛种业专刊等。三是向期刊微信公众号推荐信息并投稿。四是推荐青年编委。


四、优秀青年编委颁奖仪式


2023年4月《中国畜禽种业》启动首届青年编委招募活动,2023年7月公布第一批青年编委名单。在过去的一年里,青年编委积极参与期刊出版工作,努力供稿、约稿、审稿。为了鼓励积极参与期刊建设、对期刊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编委,编辑部依据供稿、约稿、审稿数量及质量,评选出优秀青年编委29名,并遴选出卓越贡献奖5名、突出贡献奖8名、杰出贡献奖16名,获得卓越贡献奖的5名青年编委直接晋升为编委。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畜禽种业》2024年度优秀青年编委颁奖仪式。由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中国畜禽种业》名誉主编田见晖教授、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院长、《中国畜禽种业》副主编刘娣研究员为参加现场会议的5位获奖青年编委颁发了证书。


五、编委讨论环节观点汇总




1.应明确期刊定位

1.1 编委对编辑部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与会编委对编辑部近两年来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一是组建了充满活力的编委会团队。近200人的编委团队,既有顶尖的专家,又有优秀的青年才俊,老中青三结合,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大家可以经常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北京农学院副教授曹素英编委感叹,加入到《中国畜禽种业》编委会后,有一种期刊发展正当时的感觉。研究了20多年地方种质资源保护的塔里木大学教授格明古丽•木哈台编委感觉找到了娘家。二是微信公众号对期刊影响力的提升有目共睹。众多编委表示因为微信公众号才知道杂志的存在。扬州大学教授李碧春编委表示,期刊打造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她所在课题组开发了鸡原始生殖细胞移植技术(Primordial germ cell transplantation,PGC),打破了国际壁垒,期刊微信公众号对此技术进行了宣传,传播给了更多需要的课题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小龙编委表示,期刊微信公众号现在影响力非常大,其所在学校学院的一些工作在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浏览量都在几千以上。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沙玉圣编委对编辑部为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撰写的会评有深刻印象,认为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会议总结报道,并发到协会内部工作群,要求全员学习。


1.2 期刊评价标准引争议

针对期刊评价标准,编委们各抒己见。河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畜禽种业》副主编李转见指出,好的期刊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一方面如SCI、核心期刊、北大核心、CSCD等指标性的评价,另一方面则是期刊对推动行业发展及促进知识传播的作用,尽管这些工作对前述指标的提升力度不大,但是对期刊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孙东晓编委指出,《中国畜禽种业》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畜禽种业的宣传窗口,在自媒体时代,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包括传播的速度,在期刊评价中也应占一定比例。河南种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震编委指出,期刊现在所做的工作可能5~10年以后才能得到大家的评判和裁定。刘娣指出,各位编委应该凝聚成一股力量,助力《中国畜禽种业》成为核心期刊,而且还要推动其成为能够表达中国畜禽种业系统性、前沿性、先进性观点的一个平台,要形成这样一种态势,就是作为从事畜禽种业研发或者是产业化研究的专家,都愿意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在《中国畜禽种业》这本刊物发表展示出来。


1.3 期刊要加速进入核心目录

沙玉圣提出,科技期刊有两种发展方向,一种学术期刊,不断提高影响因子,进入核心。另一种是服务产业的行业期刊,就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促进应用型学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栋编委提出,刊名即明确了期刊的责任和目标,这本刊物既承载着产业需求,也承载着科研人员的科研目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长张冬杰编委提出,《中国畜禽种业》走学术期刊这条路更容易实现,众多编委是一线做科研的,每个栏目指定某个编委做某一期,每人出一篇高水平的文章,大家齐心合力,她认为这样几年之内便可以助力期刊成为中文核心。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中国畜禽种业》副主编孙从佼提出,《中国畜禽种业》既可以刊载遗传育种领域偏基础的文章,也可以刊载种业企业偏向实践的文章,但这两类文章的目标不一样,编辑部应该考虑将其打造为一本学术期刊,尽快进入核心。一旦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高校科研院所90%的文章都能被释放出来,学生投稿能达到毕业要求,会主动找老师投稿过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熊立根编委则指出,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强调不唯论文论,但是作为科研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发表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是有要求的,因此,《中国畜禽种业》从冲击核心期刊的角度去发展,更有利于调动青年科技人员投稿的积极性。




2. 打造高品质有特色的期刊

2.1 应发挥好编委的作用

一是对编委进行分类管理。《中国畜禽种业》拥有近200人的编委团队,熊立根建议按照畜种或研究方向设置几个专门的委员会,无论是线下学术交流会,还是专题,由专委会负责去召集或征集,效果会更好。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张博编委也建议按研究方向将编委细分成几个小组,设置一些政策进行管理,如小组间开展评比,进而提高编委工作的积极性。二是整合冲击核心期刊的所需目标并分配给每个编委。孙从佼建议编辑部应罗列出冲击核心期刊需满足的条件,每个条件再细分几条,将主编、副主编、编委所需要完成的任务细化。李转见指出,能不能进核心最终还是要看影响因子,他建议各位编委应多加投稿,多加引用。三是邀请专家撰写专题性综述。多位编委提出,邀请专家尤其编委中有影响力的专家撰写专题性综述,同时做好专题/专刊的顶层设计。熊立根建议设立一个专门针对某一畜种育种工作方面的形势发展的分析专题,既能给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也能为科技管理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建议支撑。四是定期召开编委会工作会议。编辑部计划在2025年召开《中国畜禽种业》第一届编委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加强编委之间沟通的同时,通过线下会议落实编委工作任务。刘娣代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申请承办第二次工作会议,计划与2025年7月黑龙江哈尔滨召开的第二十三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同期举行。


2.2 继续加强专题专刊出版

针对专题专刊出版,除了推出新的选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高雪编委认为之前推出的选题可以继续使用,如生物育种专题相关研究在每年都会有新的研究进展,可以继续就这一专题进行征稿,介绍最新进展及成果。同时,为了提高专题质量,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侯卓成编委强调,一定要选好专题负责人,可以选择产业技术体系与行业学会的负责人,策划出来的专题质量会有显著提升。他以行业内某知名杂志为例,其曾经组织的一期标杆性专题,一篇综述被引上百次,专题被重印好几次,他认为编辑部应该发动编委策划出类似影响力的专题。


2.3 发挥好刊名优势

首先用好“国字头”标签。新疆畜牧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汪立芹编委表示10年前投稿时,在单位不关心影响因子、不关心是否是核心的现实状况下,看到“中国”两个字,果断投稿《中国畜禽种业》。其次用好“畜禽种业”标签。张冬杰指出目前核心期刊中有专注于畜牧的,也有专注于兽医的,也有二者兼有的,而专注于畜禽种业还处于空白,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家庆编委提到国家种业振兴是“一股东风”,期刊要向上发展就要借势发力。刘娣也指出从刊名的6个字可以看出,期刊发展处于天时地利人和,正在扬帆远航时,应迎合国家种业振兴大趋势,一鼓作气冲击核心。


2.4 开辟特色栏目

会议期间编辑部为编委准备了近两年出版的专题和专刊,编委在翻阅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刊期还有疾病防治、饲养管理类栏目,提议应适当缩减此类文章,进一步聚焦畜禽种业。针对这一问题,众多编委提出,可以开辟契合刊名的栏目。一是增设种质资源挖掘栏目。随着国家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的开展,全社会对地方品种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陈燕编委建议通过设置一个栏目,每期刊登1~2个品种介绍,可以是地方品种,也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培育品种。近几年,猪牛羊禽新审定了不少品种,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万鹏程编委也建议在这个栏目介绍新培育的品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武艳平编委认为我国拥有如此丰富的畜禽品种,新品种培育就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品种开发利用的过程,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新品种培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议在保护商业机密的基础上,对整个培育过程进行介绍,供同行学习参考。刘娣认为通过这个栏目刊登系列新品种,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查阅资料的平台,进而在行业树立期刊的权威。青岛农业大学教授王俊杰编委认为新品种培育是一件长期而艰难的一件事情,加大对这方面的宣传对行业发展意义非凡。陈燕建议为提高文章质量,可以邀请当地保护中心或第一责任单位为此栏目撰写文章,讲好种业故事。二是增设繁殖技术栏目。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俊杰编委提出繁殖与育种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新品种培育成功后快速扩繁依赖于繁殖技术。王栋指出,繁殖是提高育种速度和效率必备的工具。育种是一个选美过程,繁殖则是让美的东西发挥更强更大的功效。因此,他们都提出,畜禽种业这本刊物,除了遗传育种外,还应开辟专栏介绍繁殖技术。同时,编委中很多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的会员,有了这个栏目,更方便编委推荐分会的会员投稿。


2.5加快稿件处理速度

目前,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各类期刊众多,作者在投稿时通常会出现选择困难症。王小龙建议《中国畜禽种业》应突出一个“快”字,稿件处理速度要快,审稿要快,这样才能吸引作者来投稿。




3.利用新媒体提升期刊影响力

3.1 微信公众号转载顶刊文章

科研人员已习惯于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相关微信公众号快速、高效地了解所在研究领域的前沿内容和相关技术进展。李俊杰建议通过转载国外优秀期刊论文,翻译成中文在期刊微信公众号推送,推动新技术进一步传播。李碧春也认为通过这种方式,研究人员在检索文献的时候就能检索到期刊,既能提高文章的引用,也能达到宣传期刊的目的。刘娣指出,这是一种新闻式的报道宣传,虽然只是介绍一个概要,但感兴趣的会通过原文链接下载阅读,进而引起文章作者对期刊的重视,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3.2 加强视频号和网站宣传

众多编委表示,期刊微信公众号目前做得很好,已成为畜禽种业重要的宣传窗口。但目前视频号知名度还比较低,大部分是企业的宣传,张博建议通过邀请畜禽遗传育种与繁殖领域专家讲述研究前沿故事,增加视频号知名度和影响力。官方网站承载信息更多,能够给更多的人一个深入了解杂志的机会,扬州大学副教授靳锴编委建议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加强网站版面设计。


3.3 创新宣传方式

目前,《中国畜禽种业》相关征稿和活动信息主要以微信推文形式推出,但很多人可能不会点开阅读。编委的朋友圈业内人士比较多,张冬杰建议编辑部就每个征稿设计一张吸引人眼球的海报或宣传页,一目了然,动员相关编委转发至朋友圈,可以快速在业内传播开,征稿效果也会更好。


3.4丰富文章阅读性

在自媒体时代,如果看到的内容只有文字,会让文章显得枯燥,因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长何鑫淼编委建议,要丰富文章的阅读性,如对于地方品种保护与利用的文章,不仅要有文字,还可以在出版时把该品种的照片和视频以二维码形式附在文章页面,这样在看书的过程中同时也能看到该品种的外貌特征。


3.5 加强公益宣传活动

2024年,北京联育肉牛育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正高级畜牧师汪聪勇编委的支持下,《中国畜禽种业》已在微信公众号成功开展肉牛育种工作者公益宣传活动,众多来自种公牛站、肉牛育种场等单位的一线育种工作者参与了此活动。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刘冉冉编委的支持下,正在开展肉鸡育种工作者公益宣传活动,现在已有5名育种工作者报名参加活动。刘冉冉认为,育种工作者公益宣传活动给了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宣传机会,有利于推动行业的发展。


六、主编总结

周正奎用“四个一”对会议进行了总结。第一是“一块好牌子”,“国字头”的招牌,系出名门,源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二是“一个好时代”,这是有史以来一个国家给予种业如此高的关注度,为办刊提供了极好的时代背景;第三是“一支强队伍”,编辑部成员虽然都是女性,但都是女中豪杰,工作效率极高;第四是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编委大家庭”,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畜禽种业》未来一定可期。


七、参加现场会议编委名单

1. 田见晖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2. 周正奎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

3. 刘  娣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院长

4. 赵桂苹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5. 孙从佼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

6. 李转见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7. 王  栋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8. 曹素英 北京农学院副教授

9. 陈  燕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10. 崔焕先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11. 房  义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

12. 高  雪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13. 格明古丽·木哈台 塔里木大学教授

14. 何鑫淼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研究员

15. 侯卓成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16. 滑国华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17. 李碧春 扬州大学教授

18. 李俊杰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

19. 凌英会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

20. 刘冉冉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21. 马  云 宁夏大学教授

22. 牟玉莲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23. 彭英林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24. 沙玉圣 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

25. 孙东晓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26. 万鹏程 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

27. 汪立芹 新疆畜牧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28. 王小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29. 魏育蕾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30. 武艳平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31. 熊立根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32. 张冬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长

33. 张路培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34. 张  震 河南种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35. 赵  良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36. 周  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37. 葛  伟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

38. 韩  博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

39. 靳  锴 扬州大学讲师

40. 王俊杰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

41. 伍树松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42. 张  博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

43. 张家庆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

44. 张  涛 扬州大学副教授



 欢迎投稿!

杂志投稿网站(建议优先采用此方式投稿):

http://xq.aiijournal.com

杂志邮箱:xqzy@caas.cn

投稿电话:010-82106255、8210625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畜禽种业》编辑部(100081)

关于开展肉鸡育种工作者公益宣传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专题征稿的通知

关于开展马种业专题征稿的通知

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培育及性能挖掘征稿启事

畜禽新品种培育历程写作模版

关于开展畜禽繁殖育种技术专刊征稿的通知

《中国畜禽种业》微信公众号顶刊优秀论文征稿启事

中国畜禽种业
《中国畜禽种业》,国际刊号:ISSN 1673-4556,国内刊号:CN11-5342/S,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畜牧兽医综合类行业期刊(月刊),已被中国知网收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