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数瑟,飘荡在茶马古道上的天籁之音

旅行   2024-11-16 18:56   云南  

“阿数瑟”是临沧市镇康县传统音乐,其多种多样的弦调、唱词、唱腔千年传承,诙谐幽默的“对子”涵盖农耕劳作、情感娱乐以及家常生活等方面,演唱者根据场合与情境即兴创作,一边弹奏三弦,一边配合独特的舞步唱跳。

2021年5月,“阿数瑟”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入选2021年云南省乡村文化振兴示范项目。

历史渊源

镇康县“打歌”唱“阿数瑟”的历史久远,也有民间传说,故事的版本很多。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来到滇西南镇康,驻守阿数瑟寨,与敌军罗细瑟寨子隔山相望。驻守阿数瑟寨的诸葛亮军队因长期作战和不适应镇康气候,减员较大,不敢轻易出兵,于是,诸葛亮用计摆八卦阵,让士兵夜间手持火把在高搭的楼台上围圈唱歌跳舞,在寨子侧边的几个山包上行走,并高喊着“阿数瑟呢瞧着,罗细瑟呢甩着”,以此迷惑比自己兵力强大的敌军。驻守罗细瑟寨的敌军看到诸葛亮的军队兵员充足、悠闲作乐,认为定有大军埋伏,于是不战而臣服于诸葛亮。

艺术特色

“阿数瑟”打歌活动中,有音乐、有舞蹈、有歌声。

舞蹈中舞姿丰富,跳法多样,人们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动作,甚至诙谐幽默地模拟动物的动作也融入到了舞蹈中来,产生出了多种样式的舞蹈动作,如:“栽秧歌”“舂米歌”“舂粑粑歌”“木匠解板” “甩手歌”“三摆手”“慢步歌”“跳跳歌”等。

“阿数瑟”的唱词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既往流传、固定的,多用于民俗仪式;一种是不固定、即兴演唱的,可以一个人自问自答,也可以两方对唱,即“作对子”,而每唱完两句,后面都要以“阿数瑟瞧着,罗细瑟甩着”结尾,讲究押韵,带动气氛,能将整个打歌活动引入高潮,这也是“阿数瑟”文化的精髓所在。

在镇康,每逢婚嫁、节日等喜庆场合,人们都会自发地通宵达旦地吹笙箫、弹三弦、作对子、围圈歌舞,最后压轴、助阵的就是大家一起合唱的“阿数瑟呢瞧着,罗细瑟呢甩着!”

除镇康县之外,“阿数瑟”也在邻近永德、凤庆、云县等滇西地区,以及泰国清迈塘窝、大谷地等华人地区,缅甸果敢华人地区广泛流传。镇康会定期举办“阿数瑟”山歌会,邀请缅甸派代表参赛,双方经过声音、声调等方面的比拼决出“歌王” “歌后”。“阿数瑟”成为与海外华人情感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也是中缅边民友好联谊的方式之一。

传承创新

近年来,当地政府将传统“阿数瑟”音乐作为重点抢救和保护对象,经多次普查和收集整理出了镇康县传统“阿数瑟”曲谱、曲目等近5000首,整理编辑的《紫丁香——镇康民歌辑》《回味经典·阿数瑟》,为“阿数瑟”的传承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镇康县立足民族特色,完善非遗保护机制,成立非遗文化中心,建设传承人队伍,鼓励居民参与非遗文化活动,聚焦培育乡土人才,打造“阿数瑟”文化品牌。同时,把“阿数瑟”非遗文化作为国门文化的重要内容,深入挖掘具有特色专长的年轻人加入到“阿数瑟”文化创作、传承中,通过强化日常培训、组建打歌队、成立文艺志愿服务队等方式,不断延伸非遗文化内涵,让“阿数瑟”文化更加日常化、通俗化、年轻化。

一腔传唱了千百年的“阿数瑟”,以她神奇的文化魅力,演绎着不朽的传奇与神话,表达着一个民族的心灵。如今,“阿数瑟”已不再只是流传于镇康县乡村的民间艺术形式,而是整个镇康县的文化符号。
投稿邮箱:xxzx2165600@126.com

温馨提示:如转载请注明“恒春临沧”



恒春临沧
“世界佤乡好地方•避暑避寒到临沧”,恒春临沧欢迎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