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街坊巡江15载:一抹救援黄,万家灯火暖

情感   2024-11-22 11:51   湖北  

身穿亮黄色T恤衫,手拎着大喇叭,在长江江滩上来回逡巡着。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关注着江滩上往来游人的动态,时刻准备着为险情冲锋。

这样的日子,张建民整整过了15年……


01/知音 

侠义汉子,成立长江救援志愿队

2006年,盛夏的一天傍晚,在长江游完一圈的张建民,坐在岸边休息。突然,他听到江边有人呼救:“我儿子掉下去了,我老公下水去救人了,可他又不会游泳……”

张建民顺着她手指着的方向望去,看到两颗脑袋随着水波一上一下浮动。眼看着人要沉下去了,他冲过去,一个猛子扎进长江,一瞬间就赶到了落水男孩身边。

这个男孩十来岁,有些胖。慌乱中,男孩紧紧抱住了张建民的脖子,拽着他一路下沉。张建民无法呼吸,中途又呛了几口水。他感觉肺要炸了。他立即变换泳姿,手臂拼命划水,咬牙保持节奏,终于把人推到了岸边。

那天,他从江里爬起来,靠在江滩的斜铺上,大口喘着粗气。回头看看刚刚救人时的位置,不由得一阵后怕。如果不是一群老游友及时赶到,自己怕是要“挂”了。

张建民是老武汉人,生在长江边,从小游在长江里,也结识了一帮游泳爱好者。武汉位于长江、汉江交汇处,沿江两岸长达350公里,落水事件屡屡发生。
水中救人,分秒必争,闹不好人没救下还搭上救援者的命。必须有一群人相互“搭把手”才能实现有效救援。在张建民号召下,一帮爱好游泳的老哥们成立了“大堤口冬泳队”,开始了义务志愿救援行动。

救人有风险,怕妻子许秀兰担心,张建民没跟家里人提起过。有一次,许秀兰在报纸上看到他下水救人的报道,看到大家夸他是个热心肠的好市民,她挺开心的,将报道特地剪下来,贴到了日记本里,留作纪念。

2008年,张建民从武汉纺织厂退休,女儿也参加工作了,许秀兰提议,两口子一起去全国旅游。还没等她开口呢,张建民就带着他那帮退休的老大哥,要组建专业的水上志愿救援队。

“退休不享受生活,搞么子(干什么)事呢?”许秀兰不理解。“救人一命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我就是牵个头,具体的事务还是年轻人为主力。”许秀兰想着,专业水上救援队哪那么容易搭建,等他碰壁了,自然就放弃了,也就没阻拦。

哪知,每天早上早饭一吃完,张建民碗筷一丢,说句“我出去了”,人就不见了。傍晚,也不见回来吃晚饭。每天晚上十点多,长江边没人了,张建民才回家。

2010年,张建民和伙伴一起拉起了一支100多人的队伍,组成了长江救援志愿队。许秀兰松了一口气:“队伍拉起来了,你的任务也完成了,咱们也该去看看世界了。”
张建民嗯嗯地答应着,还是跟从前一样,丢下一句“我出去了”,常常一整天不见人影。

见老伴儿每天精神抖擞的,又是做好事,许秀兰依然没多说什么。

2014年,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陈忠贵下水救助三名落水青年,不幸被急流带走。张建民带着队员们,跟着警方沿江搜寻。
几天后,陈忠贵在离出事地15公里外的水域被找到,可人已经去世。许秀兰第一次感到害怕,每次张建民跟往常一样出门去江边巡逻,她都提心吊胆。

怕什么来什么。那天,张建民正在巡逻,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个少年在水里扑腾。他急于救人,快速跳下岸,一脚踩到青苔上,一屁股溜了下去。
他旋即站起来,往前游去。咬牙把落水少年拖靠上岸,他靠着斜坡大口喘气,这时才觉得屁股和腿部火辣辣地疼,一摸不得了,泳裤被岸边的沙砾磨出了大大小小好些口子,大腿后侧好大一块皮肤正往外渗着血。

那天,他一瘸一拐地回到家,没敢声张。吃晚饭时,许秀兰突然发话:“街坊说今天看见你了,靠着江边斜坡,大口喘粗气呢!你一把年纪了,这些事儿不得年轻人上吗?”
“那会儿我就在旁边,救人如救火,没得时间等呀,这不也没啥事儿吗?”张建民一边揉着发麻的大腿,一边安抚愠怒中的老伴儿。

“我不反对你做好人,但你可不能逞英雄。”许秀兰很认真地看着张建民。“英雄多好呀,保家卫国,咱们武汉还是英雄城呢。”
“英雄要是挂在墙上了,怎么办?”许秀兰哽咽了。张建民沉默了。老伴儿从来没阻挠自己组建救援队、参加救援活动,每天把家里收拾得妥妥帖帖的,自己忙得吃不上饭时,她还会把饭送到江边……

“你放心,这是个例。我这身体你还不知道?我可是江水泡着长大的。”张建民慌忙给老伴儿做心理建设。老伴儿虽没再说什么,可经历了陈贵忠的牺牲,以及自己救援时差点出事,张建民也意识到科学救援的重要性。


02/知音 
科学救援,两江四岸生命守护者

长江水情复杂,水流大,流速快,还藏有暗流,漩涡。即便游泳技术好,不懂得避让,也容易出事。
救援队是自己张罗的,对队员负责,敬畏长江,敬畏生命,是自己的责任。张建民定期组织水中求生培训、冲锋舟使用培训、水下救援训练等,以保证每个队员能在每秒五六米流速的江水中,在30秒内救起落水者。

在张建民的努力下,长江救援志愿队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援,在长江边设立了办公点,给全体队员提供科学救援培训,还有爱心企业资助,整个救援队增设了急救艇、无人机、急救包等先进急救装备。

张建民的队伍,最早是清一色的退休人员。现在,他们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许多80后、90后年轻人加入他们的队伍。
为树立居民安全意识,张建民常带队进学校和一些单位,义务宣讲水上安全知识。“没有救援的救援才更有意义。我们是一群不想当‘英雄’的‘英雄’。”

随着武汉城市建设的发展,两江四岸高楼林立,夜间灯光秀流光溢彩,江上游轮川流不息,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江滩沿岸,是游客必来打卡之地。每到旅游季,张建民就带着队员们拿起喇叭,沿着江边来回逡巡喊话:“水边湿滑,容易落水,希望大家能离江边远一些……”
他还组织队员不定期清理江滩垃圾,挖青苔,找鱼钩。江边野钓落下的鱼钩,对下水者极易造成巨大伤害。

白天巡逻,晚上处理行政工作,张建民比上班时还要忙。每天早上不到7点他就出门了,回家时间越来越晚,有时干脆睡在了办公点。

同事朋友们退休后,不是去北方赏雪,就是去南方看海,就许秀兰,每天一个人买菜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收拾。夜深人静了,还得担心在江边巡逻的老伴儿。日子一久,她难免发牢骚。

有年冬天,突然变天,气温急剧下降了十摄氏度。那天,许秀兰找出挡风衣送去张建民的办公点。
临走时,她叮嘱老伴儿,天气变化异常,让他早点回家吃晚饭。张建民手头上忙着活儿,头也没抬地答应着:“好的好的。”

许秀兰早早把饭做好了,可左等右等,没见着人,电话也打不通。她只好把凉了的饭菜拿去热了热。
等到夜里十点,还没见着人,一股无名火噌噌直冒。这时,门推开了,张建民瑟缩着身子,带着一股寒气,进了屋。许秀兰没好气地说:“大忙人,还记得回家?去哪儿了?电话也不接?”

张建民还想着救援队的事儿呢,闷声接了一句:“我不在家,那不就在救援队吗?有啥好问的?”“我才不怕你丢!是怕你忘了还有这个家。”许秀兰不知不觉提高了音量。

张建民这才觉察到势头不对,立即满脸堆笑:“哎呀,今天太忙了,错过了你给我做的大餐。我唱首歌给你赔礼道歉。”
说着便清了清嗓子,高声唱道:“军功章呀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他边唱边做了个夸张的手势,许秀兰看他的样儿,扑哧一声笑了。

牢骚归牢骚,许秀兰转头就忘了,照旧一个人去买菜,买老伴儿爱吃的;照样一个人收拾家务,让老伴儿回到家能去掉一身疲乏。

2019年,长江救援志愿队队伍壮大到1871人,累积挽救回800多条鲜活的生命。长江救援志愿队被评为当年的“时代楷模”。
张建民作为代表,登上天安门观礼台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盛典。回到家,他激动地对许秀兰说:“站在天安门观礼台上,我好感慨。这辈子,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也算没愧对我党员的身份。”
许秀兰把这趟北京之行的照片打印出来,贴进了日记本里。这么多年,张建民和救援队救人的报道、举办公益活动的照片,已经贴了满满一整本。

2020年春节,大年初一,武汉因为疫情紧急封城。张建民一个晚上没停歇,安排各支队对接需要服务的机构。
早上5点,没有防护服,口罩都短缺,他毅然跟车前往运送救命物资的地点。他们运送的是体积不大但相当沉的医疗仪器。紧急时刻,没有叉车,只能徒手搬运,卸了一批,马上返回仓库继续运送第二批。

忙着运送物资,不敢大口喝水,实在顶不住了就用点水润润嗓子。那天,张建民一直忙活到夜里10点多才回家。
妻子女儿忙着帮他从头到脚消毒,许秀兰发现,他的打底衣都是湿答答的。吃完饭,洗漱完,张建民又精神抖擞地关注次日的工作安排。

疫情形势严峻,老伴儿65岁了,说不担心那是假的,可许秀兰知道老伴儿的个性,她没吭声,默默地在一旁给忙工作的张建民递水。张建民在抗疫一线忙了整整22天。

疫情期间不出门的日子,他也没闲着,他在家学做抖音,通过网络宣传水上安全知识,同时也给救援队的队友们打气。


03/知音 
伉俪情深,相伴守护家园15载

随着队伍的壮大和科技武装的强大,长江救援志愿队的救护地域逐渐外延。

2021年7月,河南爆发百年难遇的洪灾,张建民派出第一批队员连夜出发赶往河南救灾。
这次救援中,队员们帮助700多人从淹没的村庄转移到安全岛。张建民日夜守在办公点,随时联络队员,随时准备接收指令安排第二批救援,一连好几天没回家,许秀兰已习以为常。

每年夏季汛期,就是张建民的“加班季”。天气炎热,在江边吹风,纳凉,观光的人多起来,他出门的时间也更早了。有时,许秀兰会陪着他一起。一路上,大家看到他们,远远地就打招呼,一声“张队”,张建民便满脸笑容。

“你倒好呢,走到哪儿都是熟脸,都有人喊‘张队’,确实是比坐在家里看电视热闹。啧啧,难怪你在家待不住。”许秀兰调侃道。“家里是你的地盘儿,这里是我的地盘儿,你主内我主外,一直分工明确呀。”张建民嘿嘿地笑。

从救援队成立起,家中大小事,都是许秀兰在承担。亲友聚会,许秀兰帮他推了,推不掉就替代他出席。张建民心里清楚,没有老伴儿,自己不可能每天风雨无阻地出现在江边。只是,这么多年,他从没跟老伴儿表示过感谢。

2021年七夕节,长江日报策划了“江滩七夕文化节”活动,张建民一下想到了老伴儿,退休13年,没陪她出去玩过,也没对她说过一句浪漫的话。这次,他想给老伴儿一个惊喜。

活动当天,张建民向老伴儿表白:“感谢你这么些年,毫无怨言地理解我、支持我。年近古稀,我越来越懂得这份相濡以沫的珍贵。”
现场,他还现身说法,呼吁年轻人要相互扶持,彼此珍惜。事后,张建民还在抖音转发了当日盛况,第一次向大家正式介绍了自己的贤内助。

考虑到老伴儿的身体,许秀兰不时敲边鼓:“你岁数大了,下水救人的活儿,还是让年轻人来。”张建民可不服老。
2021年冬天,突然下起大雨,江面刮起大风,一个游泳者被浪头打中,在水中慌乱地挣扎。67岁的张建民立即带上抛绳包,跳下水去救人。

意外落水或游泳途中发生意外,比较好处理。张建民头疼的是轻生者。不过,常年在江边游走,他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快速辨认出轻生者,也琢磨出了一套独特的“劝降”方法。
他年长,说话不怒自威。大喇叭一喊话,先威慑住轻生者,事后再进行疏导。他用这个办法,“劝降”过不少轻生者。

也有遇到过油盐不进一心求死的人。有一次,张建民沿江巡逻时,遇到一个女孩,一直沉浸在悲伤情绪中,他的“劝降”法不管用。
他干脆放下喇叭,不动声色地走上前,掏出手机,笑着说:“姑娘,这景色这么漂亮,你帮我拍张照吧。”拍照时,他像跟女儿拉家常一般跟女孩说话,边说边将她带离了江岸……

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张建民还像个小伙子一样在长江上乘风破浪,冲锋陷阵。
2023年8月,河北省涿州市发大水,他率领队伍第一时间赶到救援点,天还没亮就开始救人,转运物资,丝毫不落后于年轻人。
2024年年初,张建民救了一个轻生的老爷子,不仅帮他找到了家人,还替他和家人调解了矛盾。

前不久,有位73岁的冬泳高手申请加入长江救援志愿队。张建民得意地告诉许秀兰:“比我大几岁的人还在想着找组织,我必须得守护好阵地,守好这个组织。”

又是一年旅游季,张建民忙着送安全课到学校到厂矿,也忙着到江边值守。
许秀兰一如既往拎着饭盒给他送饭。等他吃完饭,她便陪老伴儿一起沿江巡逻,遥看长江落日映红天际……


04/知音 
凡人微光照中国

2024年3月12日,汉口江滩王家巷。一名横渡长江的男子身体不适,发出呼救信号。很快,江边出现三个志愿者,将男子救上岸来。

在长江武汉段,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长江救援志愿队都默默无闻地值守在三镇两江四岸,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堤防”。

十年前,队员陈忠贵因救人而魂归大江,成为队里第一个牺牲者,也许不会是最后一个。大家都很清楚,但没人要求退出。他们自签“生死状”,选择以命搏命,选择至勇无惧。

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陈思,常常来到王家巷轮渡码头凝望江流。“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父亲陈忠贵所摘的这段话,永远回荡在他脑海中。

夏季傍晚是江边游泳高峰期,年近七旬的郑慧芳便与队员5人为一班,从17时值守到22时。“我每次会比大家稍稍晚一点来。”原来,老伴因中风导致半身不遂卧病在床,她会准时陪老伴吃过晚饭,再匆匆赶来值守点。

那年,队员赵汉清在北大与学子交流时,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的女儿赵靓也来到现场。赵靓说,她第一次知道父亲救人的事,更感慨于“他们都是小人物,危急时刻却能挺身而出”。

“我不可能看着一条生命在我面前消失。”“我们是一支草根队伍,但我们有一颗‘高端’的心。”两任队长曾如是说。

这样一个草根救援队,在一群草根的坚守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武汉“大爱之城”的缩影。而更多志愿者犹如星辰,正散落在江城的各行各业、各个角落,努力发光发热。

当清晨的铃声划破云雾,武汉市第四十九初级中学的科技教师吴有才又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15年,他用一辆自行车,走遍了166个湖泊,用行走的环保课堂亲近江河。

2012年,文昌植报名成为“民间河湖长”,每天巡查堤岸,用镜头记录和倡导河湖保护。现在,儿子文国荣接过了接力棒,孙子孙女寒暑假也要去月湖巡查,一家三代守护江城青绿。

江城的大街小巷,总有一群人活跃在各大场所,参与治安巡逻、开展邻里守望、服务居民群众。来势汹汹的汛情,铺天盖地的雨雪,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闻令而动,大我为先。

云豹救援队同样来自江城民间,甚至走出了国界。尼泊尔地震、老挝巨型大坝溃坝救援等国外救援行动,都有他们的身影。11年,自掏腰包700万元买装备,只为创造更多救援机会……

时代变了,英雄却从未远离。他们一直都在,只是换了个阵地去战斗。

滴水成涓,粒米成箩。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传递一种精神,一种精神温暖一座城。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每个英雄志愿者,都是一束微光;当无数微光汇聚成星海,每一颗星星就有了非凡的意义。

以微光照中国,是为青春。

编辑/张亚萍

深夜,浙江男子绝望报警:“转告我老婆,我要死了……”

以毒攻毒:精致瑜伽师的爱人改造计划

倒反天罡!重庆男子“花第三者的钱养老婆”法院已判,网友:笑不活了,判的好 ……

知音
人生难得一知己,生活岂能无知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