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钩沉丨最后的兵部尚书——季可与“宋幼主”入闽

政务   2024-10-20 10:11   浙江  

扶携方外友,来入白云关。

八九峰如画,两三人倚栏。

棋声敲竹外,帘影落花间。

一曲瑶琴罢,翠阴生昼寒。

南宋遗民、龙泉诗人真山民这首《宋道士同游白云关》诗,描述了龙泉白云岩的景致。诗人触景生情,感叹南宋王朝由盛到衰,直至亡国,恰似“一曲瑶琴”,曲终人散,无尽落寞。真山民为何会在白云岩发此幽思?因为此地与南宋末期的败亡有关:最后一位兵部尚书、龙泉人季可为拯救国家危亡,曾经在此作了最后一搏。

九姑山尚书苑的季可雕像

季可(1226—?),字仁处,又字与可,龙泉县南隆丰村人,寄居飞溪。自幼聪慧,攻读词赋,南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进士,初授婺州义乌县主簿。任满,调往建宁府左司理参军,改知镇江府吕城镇(今江苏丹阳),又调福建长乐县令。任职满,升为朝列大夫同知福建转运司事,以病辞。疾愈召为工部侍郎,又出知常州兼浙西安抚使。

南宋度宗咸淳初年,季可任监察御史,继任右正言。《浙江通志》称其“政绩甚著”。而刘芬《钱塘遗事》载:“以季可为察院,时贾相当国,益忌台谏言事,悉用庸懦易制者……”咸淳五年(1269)二月,蒙古军围襄阳,平章军国重事贾似道居葛岭,日恣淫乐。时人戏称:“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襄阳危急,没有人敢说话。咸淳九年(1273),襄阳失守,陈文龙弹劾贾似道专权误国。贾似道大怒,指使季可上章劾罢陈文龙。

咸淳十年(1274)度宗卒,其子赵㬎即位,是为恭帝。元命伯颜为帅,大举伐宋。德祐元年(1275)元军攻下建康、镇江、江阴等地。二月,贾似道罢职。三月,元军进攻无锡。侍御史陈过奏请流放贾似道,并治其党翁应龙罪。季可与监察御史潘文卿、陈坚等相继上章弹劾贾似道“败军误国”,乃贬贾似道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贾似道行至漳州木棉庵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元军攻陷常州,临安戒严。其时“内而庶僚叛官离次,外而守令委印弃城”。季可与知枢密院事曾渊子、左司谏潘文卿等数十人夜遁。太皇太后下诏榜于朝堂,责之云“……平日读圣贤书,自许谓何?乃于此时作此举措,生何面目对人,死亦何以见先帝。天命未改,国法尚存”,但终未能遏止官员逃遁。

十二月,嘉兴告急,临安危如累卵,文天祥率义兵入卫。德祐二年正月,文天祥奏请封度宗两个庶子为王,即淑妃杨氏所生年仅7岁的赵昰为益王(后改吉王),判福州兼福建安抚大使;修容俞氏所生年仅4岁的赵昺为广王、卫王(后改信国公)判泉州。朝廷准奏,决定以驸马都尉杨镇及杨亮节、俞如圭为提举,拥二王出阁赴任。后来二王先后称帝,又称宋幼主。

其实,德祐元年(1275),朝廷就开始谋划迁都福建。而迁都福建、“二王入闽”,最为要紧的事情,便是保证撤退通道的安全。当时入闽的通道唯京城至处州,然后或从水路经温州,或从陆路经龙泉,处州为南宋之必守。《瀛国公本纪》载:“十二月,嘉兴告急,命赵与辰戍缙云,季可知龙泉募兵,以陈景行为浙东安抚副使戍处州。”朝廷还封季可为兵部尚书,行枢密院都承旨兼闽浙招谕使,有节制闽浙两省军政大权,以确保一旦“二王入闽”,途经龙泉时能畅通无阻。

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逼近临安,文天祥奉诏赴元营谈判被拘,南宋恭帝(元封之为瀛国公)与谢太后等被俘,象征赵宋的便是二王。时有陈宜中、张世杰等精心策划,营救二王脱虎口。据《瀛国公本纪·附二王》和周密《癸辛杂志》所载,丞相陈宜中与张世杰于正月十一日离开京城去永嘉,次日,苏刘义、杨亮节、张全携二王及杨俞二妃行,自渔浦渡江,继而杨驸马亦追及之,至婺。元丞相伯颜入临安,遣范文虎率兵追至婺州,召杨镇携二王归元营。杨镇主动投元军,以缓追兵。杨亮节背负二王,徒匿山中七日,张全率兵数十追及之,遂入栝(处州),陈宜中遣人迎二王至温州,并立益王为帝,改元景炎,随后入闽。

朝廷派季可到家乡龙泉募兵,有两大任务。其一是招募和操练乡勇增援处州。二王南逃时,元派大将鄂啰齐等分兵追击,德祐二年(1276)二月攻下处州,且向温州进军,“十月处州兵复温州”。十二月,元军再度攻下处州,季可知事不可为,挂冠退隐。其二是组织军民死守龙泉这条通道,一旦二王经龙泉,驻跸有所,道路畅通,当然也有可能是实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战略。

特约摄影师 张有钢 摄

于是,季可一方面说皇帝将进驻龙泉,一面从军事角度选择离城二十余里的白云岩,利用旧庙宇为二王修建驻跸之地——行宫。“西向山峭路陡,此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谓也。惟东向地势略为平坦,宜筑防御工……”《龙泉县志》“白云岩”条载:“旧传宋德祐中,幼主入闽过此,日暮屯兵其上,俾人就溪各负一石为垒,今犹存。”行宫工程建设,属于军事行为,秘密且神速,从季可赶到龙泉之日开始兴建,至次年正月下旬,获悉二王经温州入闽后停工,虽然仅一个月左右时间,但驻跸之所,规模已具。

清光绪《龙泉县志》“古迹,金香炉”条载:“相传宋幼主避难龙泉,立寨此岩,置香炉于石崖上……其寨基、营垒、灶冶、墙壁,故址依然。”而今,在白云庙一带,依旧遗存约两千米的南宋寨墙(山寨石垒);下樟村的社殿,也称之为“行宫社”;白云岩东向入口处遗留兀自相对的两巨石。

季可归隐故里,标榜其所居曰“古来”,自号“古来山人”,寓痛悼忘国之意。旧志载:“茶丰有古来山,季可建岩寺于其上。”今人冷立、范力合著的《中国神仙大全》典籍中载,季可后退居天台山,作堂雷马山读书。号称“隐怪”或称为“道仙”,有文集留世。由此可见,季可在南宋灭亡后,先是到天台山研读佛经,后归隐古来山,并成为一名道行高深的“道仙”。清代封他为神,古来山岩寺内尚存清同治三年(1864)刻制的香炉一尊,正面刻有“钦封季尚书位”。季可著有《大易体卦》五十卷,陈孚作序;又有诗文数卷,署名“隐怪者”。


文字资料由龙宣提供

来源丨《浙江文史记忆·龙泉卷》 作者 何穗谷 王振春

龙泉市融媒体中心

您的每个赞和在看
对小布都很重要!

龙泉发布
发布龙泉权威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