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推广设施化大棚,龙泉黑木耳产业提质进行中→

政务   2024-10-15 22:04   浙江  


“搭建大棚以后,黑木耳的生长环境得到了改善,不再怕雨水多和天气冷。”在八都镇青山村的学权家庭农场的黑木耳基地里,农场负责人廖学权告诉记者,政府还给予每亩地至少1200元的补贴。

借助龙泉市鼓励建设黑木耳设施大棚政策的东风,今年学权家庭农场搭建了7个钢架大棚,每个大棚占地300平方米,按要求建设的连片10亩以上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基地,政府还给予每亩地至少1200元的补贴。

“上一季黑木耳由于春季雨水天气较多,导致黑木耳发生烂棒,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廖学权说,青山村的村民也比去年多种了五六十万棒黑木耳,总量达到400多万棒,今年有设施化大棚的助力,预计收益将比去年更好。

眼下,龙泉市的水稻收割陆续结束,黑木耳种植户们抢抓农时,在田间进行黑木耳菌棒排场工作,将“冬闲田”变成“增收田”,最大限度提高农田使用效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龙泉市在稻耳轮作的基础上,开展设施化稻耳轮作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给予农户搭建大棚费用60%的补助,按可遮阳、可避雨、可保温、可开展稻耳轮作等功能设计,帮助农户解决黑木耳生产中容易遇到的排场早期高温、出耳期连续阴雨、冬季低温不利于出耳等困扰。

在兰巨乡大巨村的龙泉市隆欣家庭农场,田间已经整齐地排列满了黑木耳菌棒。今年,隆欣家庭农场投入20多万元,新建了3000平米的钢架大棚,每个大棚可以排场3万棒左右。9月20日开始排场工作,目前已经完成70%。

“今年我们计划种植20多万棒黑木耳,栽培方式有露天也有设施化大棚,设施大棚效果好的话,明年还将继续建设。”农场负责人许卫平介绍道。

“相比露天栽培方式,大棚可控温湿、遮阳避雨,出耳率会高一些,品质也会有所提高。”龙泉市食药用菌产业发展专班专职副主任盛立柱告诉记者,今年提前谋划、布局黑木耳提质扩容,在示范基地建设和设施大棚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引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在菌种、菌棒保供、技术培训和指导以及养菌中心建设等方面提供保障。目前已建成设施化稻耳轮作面积10000多平方米。

今年,龙泉市提出黑木耳栽培量要达到1.6亿棒的目标。各有关部门精准施策,建立了联农带农机制,以食药用菌研究所为共富工坊总坊,食用菌企业为分坊,以竹垟乡的共富机制为样板,全市共建立了9个共富工坊,还进行品种的引育筛选、液体菌种分段养菌试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等一系列示范工作,为今后的黑木耳持续扩容提质以及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龙泉市融媒体中心

记 者丨胡春麟 

通讯员丨盛立柱  叶晓菊 

编 辑丨项素兰

责 编丨郑沐欣

终 审丨鄢   鸣



您的每个赞和在看

对小布都很重要!


龙泉发布
发布龙泉权威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