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简称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毒性反应)、后遗反应(后作用)、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二重感染、依赖性以及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
二、药品不良反应怎么分类?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A型反应和B型反应。A型反应又称为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该反应为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和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苯二氮类引起的瞌睡,抗血凝药所致出血等。
B型药物不良反应,又称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它是一种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和剂量无关联,难于预测,发生率低(据国外数据,占药物不良反应的20~25%)而死亡率高,在具体病人身上谁会发生、谁不会发生难以预测,有时皮肤试验阴性也会发生。
此外,有些不良反应难以简单地归于A型或B型,有学者提出为C型不良反应。C型药物不良反应属于在统计学上比例失衡的反应,可能混杂因素突出,并很难通过后续的研究来证实。可能在很有限的自发性报告,处方事件监测,病例对照监测和嵌套案例控制研究中发现。例如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的妇女发生急性肺栓塞的风险增加。C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如果按照在一定范围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可将药品不良反应分为十分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几率≥1/10)、常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在1/10~1/100之间)、偶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在1/100~/1000之间)、罕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在1/1000~1/10000之间)和十分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小于1/10000)。
三、什么是新的药品不良反应?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新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1.引起死亡
2.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3.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4.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5.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一)可疑即报,报告者不需要待有关药品与不良反应的关系肯定后才做呈报(二)药品不良反应,填写过程应描述整个“不良反应发生过程”;填写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时间(段)”、“三个项目(动态变化过程)”、“二个尽可能”③采取措施干预不良反应的时间 ④不良反应终结的时间①第一次出现时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体温、血压、脉搏、呼吸)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采取的干预措施及结果(停药,用抗过敏药,采取吸氧措施)①尽可能明确、具体地描述所有相关体征、表现及程度;①四个时间(段)不明确; ②没有说明不良反应的结果;③干预措施描述过于简单如:“对症治疗”、“报告医生”等;严重病例没有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记录。 (1)电子报表中的内容必须填写齐全和确切,不能缺项。 (2)不良反应/事件过程描述:主要是对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进行明确、具体的描述,如为过敏性皮疹的类型、性质、部位、面积大小等。 (3)引起不良反应的怀疑药品:主要填写报告人认为可能是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如认为有几种药品均有可能,可将这些药品的情况同时填上;药品名称要求填写通用名(即包装上所用的名称)和商品名;用法(口服、肌注、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用量准确明确。 (4)用药起止时间:是指药品同一剂量的起止时间,均需填写X月X日;用药过程中剂量改变时应另行填写或在备注栏中注明;如某药只用一次或只用一天可具体写明。 (5)用药原因:应填写具体;如:患卵巢囊肿合并肺部感染注射头孢曲松引起不良反应,此栏应填写肺部感染。(6)并用药品:主要填写可能与不良反应有关的同时并用的药品。 (7)不良反应/事件的结果:是指本次药品不良反应经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后的结果,不是指原患疾病的结果。例如:患者的不良反应已经好转,后又死于原患疾病 或与不良反应无关的并发症,此栏仍应填“好转”;如有后遗症,需填写其临床表现。 (8)关联性评价:评价结果、报告人的职业和签名、日期均须填写齐全。 (9)医疗机构在使用过程当中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应及时在患者(病历)病程当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