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学校获得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11月10日,新增电子工程、材料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工程等5个硕士点。2001年新增光学工程硕士点。2002年,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同时获得在职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当年招收第一批在职工程硕士10余人。2003年10月新增硕士点8个,分别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航空宇航器制造工程、环境科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物理电子学、应用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数目由原来的8个增加到16个。同年12月31日,材料加工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等2个硕士点被列为省首批示范性硕士点。2005年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学校硕士点已达32个。2006年,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计算数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精密仪器及机械、材料物理与化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岩土工程、应用化学、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1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9月,光学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硕士点入选江西省第二批示范性硕士点。
2009年3月,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光学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等5个江西省第二批示范性硕士点顺利通过教育厅专家组检查。
2010年4月,国家启动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审核工作,审核政策由以往的二级学科申报改革为按照有二级学科支撑的一级学科申报。学校及时按新的政策调整方案,组织申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8个一级学科被批准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随后,又新增软件工程硕士学科授权一级学科,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分设成为2个一级学科。至此,学校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量达到14个,涵盖二级学科硕士专业数量达到65个,为学校学科结构的完善优化、建设层次的全面提升、开展学科自主设置、突出服务行业特色打下了较好的学科基础。
在工程硕士培养领域,2007年,获环境工程、光学工程等2个工程领域授权。2009年,获航空工程领域授权。2010年,获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航天工程、软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6个工程领域授权。至此,学校共有14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覆盖了所有工科类学科,其中,航空工程、航天工程等2个领域填补了省内空白。
2010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9月25日,学校制定《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并于当年首次招收45名推免研究生。
重点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十五”初期,学校拥有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环境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004年4月,经教育厅审批,新增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材料学、光学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至此学校共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2006年8月,经教育厅审批,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材料加工工程、环境工程、光学工程、材料学、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思想政治教育、材料物理与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0个学科被列为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学科。2008年5月,环境工程学科获批“十一五”国防基础学科。2010年7月,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转为省级高水平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转为省级高水平学科。
为了加强学科建设,学校加强了学科带头人建设。特别是,2000年至2005年先后聘请曹春晓、石屏、张文海和邱定蕃等4位院士为兼职教授。2009年5月11日,学校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学科团队建设的若干意见》,决定分层次对已有的省级重点学科进行建设,明确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环境工程为第一层次重点学科,材料学、光学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思想政治理论为第二层次重点学科,其他省级重点学科或已达到省部级重点学科水平的学科为第三层次重点学科。本轮重点学科建设周期为2009年至2012年共4年时间。建设目标是:第一层次重点学科达到博士授权点水平、并在江西省处于领先水平;第二层次重点学科达到或基本达到博士授权点水平、并处于江西省前列;第三层次重点学科基本达到博士授权点水平。经团队申报、组织评审,全校共确定了8个学科27个方向学科创新团队。2009年6月17日,学校举行学科创新团队任务书签订仪式,校长余欢代表学校分别与各学科创新团队带头人签订了《学科创新团队任务书》。2008年,黎明教授领衔的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科技创新团队获批为全省首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009年,黎明教授领衔的人工智能、柯黎明教授领衔的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双双入选江西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罗胜联教授领衔的资源环境科技创新团队入选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获批博士学位立项建设预测单位
和博士后工作站设立
从2003年起,学校就开始着手准备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做好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的指导意见》 和《关于做好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对新增博士授予单位审核办法进行了重大改革,由学校申报、全国统一评审改为“国家分类管理、加强省级统筹、重在规划建设、优化结构布局”的审核方式,实行省份划类、限额申报、省级统筹、重在规划的申报办法。11月,博士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申报工作正式启动,成立了申博工作办公室,明确以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环境工程为授权学科,以材料学、光学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支撑学科,全力以赴做好申博工作。校领导亲自带领申博办的同志们撰写、修改《项目建设规划书》。规划书重点阐述了学校申请列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的必要性:“是适应江西和华中、华南、西南区域航空工业和民航运输业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的强烈需求;是江西省深入实施工业化主战略,打造制造业基地,建设绿色生态江西的现实要求;是江西省高校实施质量工程,优化办学层次和结构,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学校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办高水平航空大学的需要”。同时,阐明了学校申博的特殊性,强调南昌航空大学“在江西乃至华中、西南、华南区域发展航空支柱产业和民航运输业中,具有省内其他高校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江西省实施新型工业化主战略和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进程中,具有省内其他高校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全省重点学科建设和依托特色优势学科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高科技创新成果方面,具有填补空白和省内其他高校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2008年12月31日,学校正式上报申博材料。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于12月9日向江西省人民政府致函,表示支持大力支持学校申报博士授权单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绕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等9位航天界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歼击轰炸机“飞豹”总设计师陈一坚等8位航空界院士分别联名向省领导致函,推荐南昌航空大学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09年2月2日,省教育厅副厅长洪三国带队来校进行实地考察。2009年3月8日,经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确定,南昌航空大学为我省2016—2020年博士学位立项建设预测单位。
2010年8月30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联合发文,批准我校设立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制订《南昌航空大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工作暂行规定》,明确博士后管理工作应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同时,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项目的立项、考核、评价,以及进站、在站和出站期间的有关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和在站期间的工作和生活待遇作出了相关的规定。2011年,首位博士后进站开始科研工作。
END
往期精彩回顾
母校新闻
星光闪耀 | 航空报国 书写无悔人生——记 1997 届铸造专业校友吴志鹏
桃李芬芳
桃李芬芳 | 你种什么因,便得什么果——记1984级机加专业校友王哲民
校友工作联合会出品
编辑 | 刘品卓
校对 | 何 丽
责编 | 陈佳佳
供稿 | 《南昌航空大学校史》
更多精彩请关注南昌航空大学校友会微信公众号
重温母校
欢迎来稿:nchuxyh@163.com
联系电话:0791-8386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