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之后,日本侵略者加紧了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抗日战争也进行到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华北地区的抗日形势日趋恶化,中央也提出了“咬紧牙关,渡过困难”的口号,领导当地军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斗争。
然而,当时有一些干部却产生了悲观的情绪,对抗日也有抵触,比如邢仁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抗日战争时期,邢仁甫身居要职,担任了冀鲁边区军区司令员等职务,只是后来他走上了叛变投敌的道路,令人唏嘘。那么,邢仁甫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邢仁甫出生于1908年,河北盐山县旧县镇东街人,少年时期,他曾在河北省立第二中学读书,毕业后投身行伍,进入“马家军”马鸿逵的部队当兵。在这之后,邢仁甫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初步的了解,1929年,他加入了我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
入党之后,邢仁甫奉命在部队中从事兵运工作,不过,1933年,因为地下组织遭遇破坏,邢仁甫无法在部队立足,便返回了家乡。回到家乡之后,邢仁甫继续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发展抗日骨干分子,积蓄武装力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积极散发抗日传单,参与组建了华北民众救国军,并担任了救国军司令等职务,在家乡拉起了一支抗日武装力量。
1938年5月,八路军到冀鲁区之后,邢仁甫受到重用,担任了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队六支队、津南支队司令等职务。期间,邢仁甫参与了鲁西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并为建设根据地做了很多工作。1941年,六支队改编为一一五师教导六旅,次年,邢仁甫升任冀鲁边区军区司令员兼教导六旅旅长,而当时担任教导六旅副旅长的人是黄骅,同时,黄骅也兼任了冀鲁边区军区副司令员。
那段时期,华北地区的抗日形势格外艰难,身居高位后的邢仁甫也对抗日产生悲观情绪,他以建设根据地为名义,让亲信在大口河河口处的望子岛建立了一处基地,并在基地内享乐。他的这种思想受到了军区副司令员黄骅的严厉批评,这也使得邢仁甫与黄骅产生对立。
在这之后,邢仁甫不断污蔑黄骅,甚至大搞地域歧视,排斥黄骅等外来干部。1943年5月,邢仁甫接到上级调他到延安学习的命令,他认为这是故意调开他,解除他的军权,于是邢仁甫就产生抵触情绪,并认为这是黄骅在背后“搞鬼”,目的是代替自己担任军区司令员。
于是邢仁甫就找来了自己的亲信,把黄骅污蔑了一番,并且邢仁甫还跟自己的亲信制定了暗杀黄骅的计划。1943年6月30日,冀鲁边军区司令部在当时的新青县大赵村召开会议,会议由黄骅主持,当天早上,黄骅连饭都没有吃就去开会,会议开了一整天,到下午六点左右,一个名叫冯冠奎的人走进会议室,向黄骅开枪,黄骅当场牺牲,年仅32岁。
黄骅牺牲后,邢仁甫继续逍遥法外,天天在自己的安乐窝饮酒作乐,过着逍遥的日子。7月,邢仁甫前往天津叛变投敌,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1949年,在解放天津的战斗中,邢仁甫被我军逮捕,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依法判处死刑,1950年,邢仁甫被执行枪决,这位叛徒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