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具有松弛感的家庭里慢慢成长

教育   2024-11-15 22:18   四川  
“松弛感”的讨论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有些人认为这是“躺平”一词又换了个柔和的说法。其实,真正的松弛感是一种平和的心境,是能够坦然、从容面对问题的态度,它不止是个人的生活理念,也是一个家庭需要具有的氛围。

那么,家庭的松弛感应当如何培养?


01
要尊重彼此,平和沟通

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把坏脾气给最亲近的人,说话不考虑对方感受,冷嘲热讽、咄咄逼人。不稳定的情绪、刻薄粗暴的语言,是对家庭成员的中伤,时间久了,伤心与失望的负面情绪就会逐渐累积,家庭关系也会逐渐失去应有的温度。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所谓的家和,指的就是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心平气和地交流、沟通,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样,家人之间更能互相感受到对方的爱和关心,增进彼此理解,内心充满温暖和力量。顺畅的沟通才能带来问题的高效解决,才能让生活越来越顺利。

家庭是一个要多讲感情,少讲对错的地方。因为有爱,所以每句话都要好好说。平时沟通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应当注意自己的语气,正面表达、就事论事,不要刻薄地反问。遇到突发状况,不要只顾着挑对方的错处,要顾及对方的感受,互相理解包容,站在一起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02
要放慢节奏,稳步前行

辅导孩子写作业是父母永恒的难题。有的家长会被自己的“教育焦虑”困住,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是跑在最前面的那一个,却忽视了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都是不同的。与其给他们施加过大的压力,催促着他们一刻不停地向前跑,不如让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教育是一个“三分教,七分等”的过程,汲取营养是缓慢的,父母要懂得放下过高的期待,耐心地等待教育在孩子身上绽放出绚丽的花。

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人都是先会站,再会走,最后才能学会奋力奔跑。一场成长的马拉松,是不需要抢跑的。一个有松弛感的家庭,允许孩子慢慢来,允许他不那么聪明,不那么完美。一道题,今天学不会,可以明天再学;一项技能今天不熟练,可以明天再练;一个道理不明白,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举一反三。重要的是,让孩子在“慢”中学会摸索,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03
要管理情绪,允许脆弱

冯骥才先生说:“家庭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设防的地方。”一个有松弛感的家庭里,每个成员都应该是感到放松、舒适的。父母可以放下工作中的紧张情绪,孩子可以放下戒备,尽情释放脆弱。

松弛感的家庭里应当允许孩子脆弱,告诉他们在面对世界糟糕的一面时,他们可以短暂逃避,可以不满,可以抱怨,家是他最值得依靠的港湾。

家庭中,只要有一个人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就会让整个家庭氛围变得紧张不安,每个人都无法放松下来,生活也变得苦闷不快乐。因此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学会放松紧绷的神经。

不要把工作中积攒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家人身上,学会找到合适的情绪发泄通道,比如听音乐、看电影或是和家人心平气和地交谈。还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脾气上来的时候,按一个暂停键,看到自己当下的情绪,思考从何而来,冷静三分钟,让情绪自然流动,再去面对家人。

04
要允许犯错,共同面对

稻盛和夫曾在《思维方式》中写道:“人生过得幸福的人,都持有积极的思维方式。”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没有孩子天生完美懂事,关键在于父母要用怎样的方式去看待这件事。

有些父母只能看到孩子的缺点,为了消除这些缺点不停地训斥、责骂孩子,却忽视了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渐渐地,孩子也就只专注于自己的缺点,最终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从而自卑、敏感。

其实,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多的指责也只会给孩子和自己造成痛苦的记忆,甚至破坏亲子关系。因此,孩子犯错时,父母可以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要浪费在责备孩子上。

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犯错失误再正常不过,家长多一点耐心、包容心,给他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对孩子成长帮助更大。不要让孩子的生活中的小“故事”,成为他人生中的事故。给他机会,让他偶尔走一些错路,在人生路上多绕几个弯,用不同的角度看看这个世界,也是一种成长。未来的路很长,陪着他们经历一次又一次摔倒,他才有再次站起来的勇气。

一个家庭需要松弛感,太用力的孩子走不远,而他也不会因为紧绷的心弦而变的完美。要学会接纳和包容孩子在成长路上的每一个阶段所发生的改变,犯错也好,脆弱也好,没那么优秀也好,就算不理解孩子的喜好,也要学着尊重。

家庭关系中的“松弛感”,并不只是一个虚幻的名词,它关系到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安全感和情绪状态。不为琐事纠结,不为结果执着,共同承担,携手前行,相信爱和包容的力量,才能让家庭生活越来越幸福。

文章来源:有书少年、钱志亮工作室
图片来源:DE未来训练营
明教育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精选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点击“在看”与更多人分享您的观点
分享朋友圈
也是另一种赞

明教育
本质、实用、前瞻。直击明相,追求真理。 摒弃功利,知行合一。 真心做真教育, “只要磕不死,就往死里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