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在金牛区内藏着一条短短的、弯曲的街道——石笋街,北起西月城街,南止席草田街。这条古老的街道,因曾有高耸的石笋故得此名。
它的背后,有神秘的古蜀传说,有“诗圣”杜甫的诗词,有刘禹锡的记述,有范成大为成都留下的功绩,有考古专家的论证,有科幻小说的灵感因子……
常璩《华阳国志》载:“时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笋里。”
这是石笋见于古籍中的最早记载,明确了石笋的来源、尺寸及用途。石笋是蜀王墓前的巨石墓志,形状如笋。从记录中看,石笋长达三丈,《华阳国志》成书时代在东晋时期,以当时度量衡换算, 这对石笋高度至少不低于7、8米,大约三层楼高,重达近百吨。
石笋手绘示意图(图源:成都日报)
关于石笋,还流传着一个神秘的“海眼”传说。
唐代卢求在《成都记》中记载:“距石笋二三尺,每夏六月大雨,往往陷作土穴,泓水湛然。以竹测之,深不可及。以绳系石而投其下,愈投而愈无穷。凡三五日,忽然不见。嘉祐春,牛车碾地,所陷,亦测而不能达。父老甚异,故有海眼之说。”
亦有描述“石笋之地,雨过必有小珠,或青黄如粟,亦有细孔,可以贯丝。”
唐代张周封《华阳风俗记》中引蜀人语曰:“我州之西,有石笋焉,天地之堆,以镇海眼,动则洪涛大滥。”
每年夏天,大雨之后会发生地陷,石笋一米之内的平地陡现大洞。洞中有积水,很清亮。拿来竹竿往下戳,探不到底。用绳子绑了石头往下扔,居然还是见不到底。到了北宋的嘉祐年间,有一天,一辆牛车经过,地面突然开裂,牛车陷入其中。地裂形成的大洞同样深不可测。此外,每次下雨后,石笋周边都会冲出青黄色的小珠,上面还有小孔,可以用线串起来,无人知晓这珠子是何物。
古人地理认知不足,蜀地百姓无法解释这样的奇异现象,便认为泉眼、井眼都是直通大海的,石笋是镇海之物,镇压着 “海眼”,石笋一倒,海水就要从里面汩汩地冒出来,淹了成都城。而暴雨之后出现的珠子,就是来自大海的宝物。
杜甫实地考察了老友徐卿所居的石笋街上矗立着两尊高达数米、形状如笋的巨石,又在考据了扬雄《蜀王本纪》、常璩《华阳国志》等历史文献后,通过《石笋行》一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石笋行
杜甫认为石笋之下,应是古蜀王或是高官的墓,而高耸地面的巨大石笋,是墓地的标识——石表,随大雨冲出的“瑟瑟”,自然是墓中的随葬品。
图源:成都日报
杜甫的见解,以今日历史学、考古学的成果来看,大抵不差,杜甫的诗句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对大石文化遗物历史真相合理解释的。近现代的一些考古学家也基本认同杜甫的论断。
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科幻文学作家童恩正曾对“成都石笋”这一奇特事物做过深入的研究,得到的结论和杜甫大致相同,并进一步指出石笋周边地陷与埋藏在这一区域的远古大墓有关。在杜甫写下《石笋行》的千年之后,1982年,童恩正以此为灵感,写下了同名科幻小说《石笋行》。
在童恩正的科幻小说中,“石笋”不是镇海之物,而是宇宙空间向地球发射的10台自动观测器。外星文明选择在古蜀安置火箭,误被蜀地人民当做巨石,立作墓碑,成为《华阳国志》《成都记》及杜甫诗中记载的“石笋”。
“石笋”每隔200年会自动飞回去一台,将收集到的资料送到某颗星球上去。每飞走一台,就烧坏一块地面,而传说中来自大海的宝物、杜甫笔下的“瑟瑟”则变成了熔化后被喷射气流冲开的绿釉陶粒。公元8世纪,杜甫亲眼看到最后两台“石笋”,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1600年……
在唐代,石笋所在地已经成为街道。诗人刘禹锡在《成都府新修福成寺记》中明确记载“益州石门街大逵坦然,西驰曰石笋街”,石笋街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唐朝人的记载中。
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从广西出发受命入蜀知成都府兼四川制置使。范成大在成都仅任职了两年,虽然时间不长,但他对成都很有感情,在四川境内留下的69首诗歌和大量的文章,尽情地歌咏成都的人情风物,在他的笔下,“十里珠帘都卷上,少城风物似扬州”成都的繁盛如扬州一般。
范成大在成都留下的代表作中,也提到了石笋街。诗中出现了石笋街这个地名,还描绘了宋时成都百姓在元日(元旦)“饮屠苏酒”、“燃窣堵香”、礼塔焚香的习俗。
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
宋·范成大
范成大治蜀前,成都道路还多是泥土路,先前绍兴十三年(1143年)张焘镇蜀时,曾命砌过石街,但是长度有限,远远不能解决问题。范成大治蜀期间,积极组织民众修筑石街,自此,成都百姓才免于泥淖之苦,“雨不乘橇,骑不旋泞,徐行疾趋,俱从坦夷”。
所以范成大在《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写下注文,“余新甃石笋街。”想必对自己能完成这项工程是十分自豪的。
清光绪五年(1879年)地图中的石笋街(图源:《四川省城街道图》)
通过古人的记载中可得知,石笋在宋朝时仍可见。那石笋又是何时消失的呢?
据袁庭栋在《成都街巷志》中描述,石笋很可能是在宋末元初成都城的几次攻守大战中被毁坏。因为当时在进行城池攻守战时,会用抛石机抛射石块,所以需要很多石块,石笋主体被击碎后用于战争,埋在土中的根部还在原处。
曾主持过前蜀王建墓的考古发掘工作的现代考古学泰斗冯汉骥也考证过石笋所在,他在《成都平原的大石遗迹》中介绍,“石笋残迹,据说在近代还有人见到”。
1915年,成都街市图中的石笋街(图源:《舆鉴·金牛》)
据1995年版的《成都大词典》记载:“在今石笋街及席草田居民区之间,鸿雁皮鞋厂门前水井内有石笋,实为其残存根部(现井口已封)。一说石笋是大石文化遗物,另一说石笋是古代墓葬的石表。(此街)北起西月城街,南止席草田居民点,长189米,宽4.4米,沥青路面,弯弯曲曲,为居民区。东侧有石笋街小学”。
千年已降,斗转星移,石笋虽已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但“石笋街”已成为了蓉城不可或缺的文化印记。
附会传说的古迹激发了诗人作家创作的灵感,街道也在文人骚客的笔墨下幸而留名历史,时刻提醒世人: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除了抚慰人心的烟火气,还有瑰丽的神话气质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供稿:成都市金牛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