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壶中天地』官方订阅号
明 德
MING DE
底槽青
陈岗
° 弘 道
route
“明德弘道”中“明德”最早出自于《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原文中意为“光明的美德”,也可以引申为“彰明德行”的含义。而“弘道”最早出自《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为人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修养,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而不能用道来装点门面,标榜自己。《中庸》中提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可见“明德”是“弘道”的基础。
《大学》开篇即言“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此,朱子认为,“明德”即是“我之所以得生者,有许多道理在这里”以及“惟人之生乃得其气之正且通者,而其性为最贵,故其方寸之间,虚灵洞彻,万理咸备,盖其所以异于禽兽者正在于此,而其所以可为尧舜而能参天地以赞化育者,亦不外焉”。
人本具“明德”的特性,不仅是因人得到“气之正且通”的缘故,还禀受源于天之所赋予人的至善之性。故而,人心兼摄万理。尽管如此,可是“气之正且通”、至善之性与“方寸之间,虚灵洞彻,万理咸备”也仅是具备“明德”的必要条件。人只一心为本,存得此心,于事物方知有脉络贯通处。
ming de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艺术创作者者应当通过“明”的工夫以恢复到“明德”的原初状态:“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但须明确“为己”之要义实为“明德”的前提。以此立心,则如今端己敛容,亦为己也;读书穷理,亦为己也;做得一件事是实,亦为己也。
紫砂造型艺术离不开几何线条的表现。线是视觉构成的要素之一,明确存在于造型形体表面的转折处、边缘处。在紫砂器的形态审美中,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所形成的印象尤其鲜明。明德其器,砂感内蕴,古朴内敛,紫玉韵光,用线条语言将文气哲理表达地尤其高明。
壶大体呈四方形制,身筒方圆并济,棱线既有直线的刚正又有曲线的柔和,给人以饱满的张力;四方形壶盖为压盖,与壶口严丝合缝,贴合紧密,工艺可谓严谨;盖面微微隆起,棱线与壶身浑然一体,极具整体感;壶钮与身筒造型相似,比例协调;壶肩过渡平缓,壶颈呈短颈,平添了几分高雅之气;壶流为方圆并济的三弯流,以棱线修饰,与壶身呼应;圈把上承,方圆相济,与壶流相辅相成,共同提升了整壶的气势;壶足处收紧造型,拔高了身筒,中和了壶身的敦厚,给人以挺拔之感。
° 格 物
grid
明德未尝息,时时发见于日用之间。格物致知,故致知必在于格物。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总有从艺者忙忙碌碌,钻研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工具,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最后却不见“道”,因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仅要在事事物物上穷尽其特性与原理,创作者在创作当中,还需回到本心,提升心性。王阳明说,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却是有根本的学问,日长进一日,愈久愈觉精明。
《大学》提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经验一点点积累,功夫慢慢纯熟,自能成器成事。
陈岗
安徽人,青年陶艺师。热爱紫砂,一直潜心致力于全手工方器制作与创新,对紫砂壶有着独到的个人见解,技法精湛,作品广受壶友喜爱。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