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世界粮食论坛议程活动“科技推动可持续农业系统转型:畜牧业发展中青年的创新与责任”(编号YI11)圆满落幕。本次论坛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与国际畜牧科技青年社(YAIAST)联合主办,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北京社区承办,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与青年责任。论坛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激发青年一代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感,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WFF YI11
在为期半天的议程中,与会者围绕多个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包括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科技创新在畜牧业中的应用、青年在推动农业转型中的角色等。论坛还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和行业领袖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为青年代表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活动分为主题分享与圆桌对话两个环节,并设立了线上线下会场,会议开场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创新办公室数字农业与创新专家Nikola Trendov博士和旺源集团董事长、中国畜牧业协会骆驼分会执行会长、2024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驼科动物年“粮食英雄”陈钢粮致辞,北京师范大学青年代表郭潇涵全程主持。
嘉宾致辞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Nikola Trendov博士强调,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粮食挑战是前所未有的,这不仅仅需要我们关注农业食品本身的问题,更需要我们把目光投向畜牧业的发展。他呼吁与会者积极提出新的想法和机遇,从这些挑战中寻找机遇,确保畜牧业能够拥有一个更加光明和美好的未来。他强调,我们不能让任何人在这个过程中掉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提出面向全球、专注于畜牧业的创新解决方案,为今天和未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旺源集团
陈钢粮董事长表示,科学技术无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首要动力,青年一代在这个生产力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特别是在畜牧业这一既古老又充满创新活力的行业中,青年人应当充分发挥他们敢于探索未知领域、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应该利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畜牧业向可持续、高效的方向发展。陈钢粮董事长特别强调,青年人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推动行业进步的重大责任,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他相信,青年人通过他们的智慧和努力,能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陈钢粮董事长的这番话,不仅为青年人指明了方向,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主题演讲
“点草成金”-秸秆还饲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在主题演讲环节,国际畜牧科技青年社项目发展委员会的主任林彭楚彬,详细地分享了秸秆还饲方案在解决饲草资源不足、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推动粮食转型的积极影响,阐述了青年在推广和实施这些创新技术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如何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青年在畜牧业中的科技创新能力。
林彭楚彬指出,秸秆还饲方案不仅能够有效缓解饲草资源的短缺问题,还能显著降低养殖成本,从而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此外,这一方案还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粮食生产的可持续转型。他认为,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可以有效提升青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畜牧业发展的新需求。同时,他还建议加强青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促进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国际驼科动物年视角下的青年主导驼品种选育与产业化技术探索
喀什大学硕士研究生赵贝贝以“国际驼科动物年视角下的青年主导驼品种选育与产业化技术探索”为主题,探讨了驼品种选育与产业化技术的现状与挑战,以及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克服这些挑战,实现驼科动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赵贝贝表示通过基因组学、表型选择和杂交育种等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生产性能更高的驼品种不仅对当地经济有重要贡献,而且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性具有深远意义。
全球粮食安全视角下的传染病威胁:
风险评估、影响机制及专业应对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iGEM-HP组长卜小然则从全球粮食安全视角出发,就传染病威胁进行了风险评估、影响机制及专业应对策略的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基于合成生物学的创新解决方案,以期为全球粮食系统的抗风险能力提供解决方案。
卜小然同学表示,合成生物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通过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合成生物学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性,减少对化学农药依赖,从而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新的保障。
圆桌对话
畜牧业青年视角下的创新与挑战:
科研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中国农业农村部草食家畜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的刘晨曦研究员、FAO2021年全球农创客大赛世界季军团队的指导老师孙新文教授、吉尔吉斯国立大学的生物学家任杰博士等众多专家学者,围绕“畜牧业青年视角下的创新与挑战:科研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他们不仅分享了各自在畜牧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还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环境友好性,以及如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年人才。
在讨论中,刘晨曦研究员特别强调了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必须注重生态保护,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只有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畜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刘晨曦研究员进一步解释说,畜牧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寻找一种既能满足人类对肉类和乳制品需求,又能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的可持续方式。他强调,科技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孙新文教授则分享了棉花秸秆微贮在地区推广项目的案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并详细介绍了这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挑战。孙新文教授指出,这些成功的项目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它们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适合的策略。他强调,每个地区在推广类似项目时,都需要深入了解当地的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此外,孙新文教授还提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样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任杰博士则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教育系统如何培养下一代的可持续畜牧业实践者。他强调了教育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改革建议。他认为,通过改进教育体系,可以更好地激发青年一代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青年活动
畜牧业青年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在青年活动环节,亚洲气候行动专项基金主任及中华职教社教育培训中心ESG负责人吴超,就“畜牧业青年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这一主题进行了演讲,着重阐述了气候变化对畜牧业的影响日益显著,青年作为未来的领导者,必须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中扮演关键角色。他指出,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青年作为未来的领航者与创新力量,肩负着引领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任,通过教育和培训,能够深化青年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激发其参与气候行动的积极性,并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其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专业技能。
青年领袖:可持续创变领袖巅峰对话
随后在青年之声环节,由FAO2021年全球农创客大赛世界铜奖(季军)范柱柱、UNDP2023年青年创客挑战赛一等奖指导老师林彭楚彬、UNEP2024年全球环境解决方案挑战赛世界亚军Diego Pinzon Nunez等多位青年代表组成嘉宾团就如何通过创新和科技手段应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进行了深入讨论,UNESCO2024年青年生态减灾与创投马拉松分享团队成员丁恒洋担任主持人。在分享过程中,范柱柱强调了创新在农业和畜牧业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Diego Pinzon Nunez分享了他在环境解决方案方面的创新项目,并强调了青年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林彭楚彬则讨论了如何通过教育和培训激发青年的创新潜能,以及如何将这些创新应用于实际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中。这些讨论和分享不仅为青年们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也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Movers工作坊
自然与生物多样性·国际驼科动物年特别篇
最后在国际驼科动物年特别篇主题Movers工作坊中,Movers导师林彭楚彬,Movers练习生张天润、Movers练习生朱洙共同分享了国际驼科动物年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环境友好性。此外,工作坊还特别强调了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如何利用适应性强的驼品种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些讨论和分享,国际畜牧科技青年社希望激发更多青年人才投身于畜牧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共同为全球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此次论坛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在聆听了各位嘉宾充满智慧和见解的精彩讨论与分享之后,与会的参会者们纷纷达成了一致的看法。他们坚信,通过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畜牧业完全具备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这一行业不仅能够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还能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从而为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作出更加显著的贡献。通过本次论坛,大家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发展路径,增强了信心,激发了斗志,共同期待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重驱动下,畜牧业能够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