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哥,我想和你分享一下特别生气的一件事。
我是一个基层消防站的消防员。我们有一个饮酒抽查工作,会不定期在我们轮休或者休假期间随机抽查,通过APP接到抽查命令以后,我们需要到附近的消防站录制视频,内容就是说当前时间和吹酒精测试仪,然后上传,证明自己没有喝酒。但是,现实情况是我根本不喝酒,却总是要在这一天的黄金一样宝贵的休息时间,在与家人其乐融融的晚上,在周末交通最拥堵的时间段,抽出几个小时去完成这愚蠢的检查,我们每周只休息一天啊!我真的受不了这种一刀切式的办事方法了,为什么其他行业就从来没听说这种骚操作呢?消防队个个都是酒蒙子且酒品极差吗?
东哥说两句,现代发达企业的管理模式已从人本管理进入心本管理阶段,你们怎么还在最原始的物本管理的模式下把人当个物件去管,这就是所谓精细化吗?蠢而已!不学习,听不得任何意见,比物本管理更愚蠢的管理模式叫“一竿子插到底”,这肯定是你们工作的常态,仅从“测酒”,就能看出你们团队的管理水平。
“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模式曾被一些人视为掌控全局的利器。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看似直接有效的表象下,实则隐藏着诸多弊端,若不加以重视,可能会给团队带来难以估量的伤害。
先说说决策层面的问题吧。当管理者热衷于“一竿子插到底”时,想象一下,管理者如同裁判,直接冲进赛场(基层)做裁决。基层员工呢,面对这样的“裁判”,往往战战兢兢。他们可能只挑管理者爱听地说,或者因为时间紧迫,没办法把实际情况完整地倒出来。这就是造成信息失真的恶果。而且,这种管理方式还特别容易让管理者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管理者一门心思扑在具体事务上,今天操心这个细节,明天纠结那个细节,却把团队的长远战略和整体规划抛到了九霄云外。
还有啊,决策效率在这种模式下就像陷入了泥沼。为啥?因为所有事儿都得等管理者来拍板。管理者又不是超人,哪能忙得过来呀!他忘了,事就拖了。
从组织架构方面来说,“一竿子插到底”会把原本井然有序的层级管理秩序搅得乱七八糟。中层管理者原本是团队的中坚力量,可在这种模式下,他们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色。高层直接指挥基层,中层就像被架空的桥梁,毫无用武之地。时间一长,中层的工作热情如同被水浇灭的火焰,热情越来越低。如此一来,团队协作和沟通也跟着遭殃。基层习惯听高层的直接指令,谁还在乎和同事或者直属上级商量呢?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可能是一塌糊涂。
最要命的是,这种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人才的成长。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就像被绑住了手脚的舞者,根本没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他们只能机械地执行命令,没法锻炼自己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长此以往,团队里就很难培养出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模式虽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有短期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它对决策的科学性、组织架构的稳定性以及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管理者们真得好好思考一下,是不是该换一种更科学、更合理的管理方式,让团队能在风雨中平稳前行。
东哥觉得,从管理学角度上来看,关于酒的问题不只是过头,而是走向了极端。而且对出事的人包庇隐瞒,对安分守己的人上纲上线,天天念紧箍咒,让人头痛。
这种头痛,会造成信任危机和崩盘。人心散了,队伍可就不好带了。况且在日常管理中不单是酒的问题,很多事务的管理都开始了这种原始化的管理状态。一声长叹后,加一句:团队的没落只有一个缘由,主帅无能,累死三军!
来源: 西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