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秀珠”的人很多,但若讲起华语音乐圈的歌唱界,那无庸置疑只有一位“秀珠老师”——陈秀珠。
陈秀珠是华语乐坛最受注目,同时也最低调的歌唱老师,她从不在社交媒体上宣传合作教案,但摊开其资历,陈秀珠几乎撑起华语音乐市场半边天。横跨大型唱片公司到独立制作,从唱将型歌手到唱跳偶像,由她指导过的天王天后与天团不计其数:S.H.E、F.I.R.、王心凌、叶德娴、安溥、黄玠、荒山亮......再到近年备受注目的新生代唱作人 9m88、LINION、郑兴,就连当代听团仔最关注的落日飞车、美秀集团,甚至如春艳这类极具性格的 rapper,全都在秀珠老师的教室上过课。
“我的社交媒体还蛮无聊的。”陈秀珠说,“我从不主动宣传哪些歌手来我这边上课,我觉得‘学唱歌’是很私密的一件事,除非他们发片或完成大型演出,因为那是他们努力来的结果。”
她的工作室墙上挂满实体唱片(来不及整理的还有更多),封面上写满了歌手们的真挚感谢。生涯资历超过三十五年,陈秀珠不仅陪伴过无数歌手在歌声上突破自我,完成超过两千张以上的唱片合声与配唱制作,更长期在电视台担任节目的声音顾问,可说是台湾地区近代娱乐界最重要的声音。
配唱制作人(vocal producer)的概念,起源自美国与日本这两个流行音乐大国,这个职位的出现,源自音乐的世界里,器乐与人声各属不同维度的概念。配唱制作人会从歌唱专业着眼,配合编曲、制作精神和艺人的特色,透过配唱设计、演唱指导以及和声编写等方式来彰显歌手的声音魅力,在保有制作精神的前提下,使最终成果至善至美。
19 岁即入行,随着工作经验累积,陈秀珠很快明白配唱制作的角色定位,这是一个不断成就他人的工作。如今,她可以算得上是当今唱片产业里,少数将传统唱片工业中的人声制作程序完整承接、并且传承下来的音乐匠人。
“我大概要到 40 岁后,才有那么一点感觉......自己好像是位歌唱老师了。”她坚信音乐的美好源自人生的细节与体悟,问她人生中最深刻的体悟为何?这位 vocal 教唱界的一代宗师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
教别人前,先成为自己的老师
这句话由她说出十分具有说服力,她的确在年轻时经历过低潮风霜。
陈秀珠曾经因为过度且不健康地使用声音,被诊断为不可逆的声带闭合不全,每一个音阶都无法唱准,医生甚至暗示她,也许该转换跑道了。
那年,陈秀珠才 23 岁,也才刚在业界打响知名度。背景是1980-90年代,华语流行音乐的黄金期,身处时代洪流里,歌艺精湛的陈秀珠,曾在一个月内录完 27 张唱片的全部和声,期间还要分配时间完成重要的节目和声工作,宛如身处娱乐工厂的生产线上。
在艺校毕业后随即踏入职场,自因缘际会获得一次顶替前辈代班的机会后,陈秀珠便一直靠着唱歌的本领吃饭。她很清楚这次失声来自于长期的积累,对于一个幕后工作者而言,没有了技术,就等于宣判职涯的剧终。
其实她一开始并不喜欢音乐,在艺校时,陈秀珠最早以舞蹈为目标,但因碍于身高限制,无法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在母亲建议下转向古典乐领域,习修声乐。从时间点来看,她几乎是流行声乐系统进入台湾地区艺校体制里的首批科班生。
那个年代的艺校声乐老师仍在摸索教学的方法,而作为学生,宛如实验的学习历程,给了陈秀珠很大的启发——所谓的老师,并非是一个无所不知的角色,而是愿意设法解决眼前问题的引导者。
原本只将音乐当成工作赚钱的陈秀珠,在无法唱歌后的那一年里,才后知后觉,自己原来有多么热衷音乐。此刻,她只想当自己的老师,解决眼前的问题。
她特别委托远在美国的朋友帮忙买教材,彼时的影像播放装置还是以VHS录像带格式为大宗,“我和朋友说,只要跟‘唱歌教学’有关的就帮我买,有什么就买什么。”
陈秀珠将这些录像带一支一支地反复观看,看完就试(唱)、试完再看,不断重复,期间她将这些心得整理成一套笔记心法,仿佛撰写武功秘籍般,等到最后一式完成的那一刻,她渐渐发现,曾被医生诊断为不可逆的歌声,竟奇迹似地完全恢复了。直到现在,陈秀珠依旧在教课时大量的使用声音,却再也没有发生过倒嗓的严重问题。
当时的陈秀珠还没想到,这一套自编心法,会成为后来教唱时,最基础的声音训练教材。回归唱片圈后不久,不到26岁的陈秀珠就收到诸多唱片公司的邀约,希望她能够教导旗下艺人唱歌。
这一教,就是一辈子的事。
“
我的工作是让歌手唱出更好的自己
所谓的配唱制作,并不限于录音室里所发生的结果,随着演唱会经济成为产业主要营收来源,这个世代的歌手,已然回到用现场演出决胜负的时代。一个成功的配唱制作人,就是面对不同的对象,不同需求与场合,透过不同的素材与方式,让他们的演唱达到得以超越自己原本更好的表现。
所以即便面对不同年龄层、不同世代或是不同市场群体的歌手,陈秀珠秉持其一贯原则,她不认为自己在“指导”别人唱歌,“我的工作比较像是‘帮助’他们,让歌声以及舞台表现力变得更好,成为更好的自己。”
她形容,自己与学生之间有点像是医患关系,她习惯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一个冷静、客观的状态下分析歌手,除了倒嗓期间所自悟的基本发声教材外,陈秀珠的课注重适应性,会根据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制定课程。
陈秀珠合作过的歌手留下的麦克风罩
在业界,陈秀珠以严格著称,上课时间更是出了名的长,可她从来不讲贬低他人的话语,“如果今天遇到一位学院派出身的艺人,我或许就不会跟他谈气氛,而是用专业语法来告诉他怎么做会更好?如果今天是一位偶像派,我不会告诉他得怎么做才能让大众喜欢你?我觉得这是很伤自尊的事,我反而会告诉他:‘我希望你的哪些特质被听见。’”
2022 年,9m88在第33届金曲奖颁奖典礼上完成一场极其精彩的现场演出,幕后演唱指导正是由陈秀珠操刀,“我和9m88合作,经常都是单一短期目标,都是她跟我说现在想学什么,那我们就一起来完成吧。”
陈秀珠眼中的9m88,是个私下严肃,对自我要求极高的人,两人彻底讨论演出内容,陈秀珠特别提出建议,正因为是组曲演出,曲目之间的速度需要做出调整,而且必须要改动至编曲,“我提出这个看法,然后请她回去与编曲团队讨论,团队也同意我的建议,最终我们就以新的组曲版本做练习。”后来,这场演出被赞誉为是“完美、零瑕疵、跟鬼一样”的压倒性好评,为新生代歌手立下难以超越的标竿。
“我现在很常面对风格鲜明或另类的独立歌手或乐团,他们的音乐都不是我过去所熟知的路线,在上课之前,我自己会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学生的创作,我想了解他的作品想表达什么?他的演唱有没有呼应他的声音或性格?”
美秀集团的狗柏也是陈秀珠的学生,而且最终美秀全体成员也都跟随主唱脚步一同来上课。陈秀珠说:“我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我上课的诱因都不会是眼前这个音乐人的名气,而是,当我听到这个声音,我的耳朵知道他不只如此,可以有所变化、进步,美秀集团对我来说就有这样子的诱因。”
在与美秀集团上课时,陈秀珠改变了以往的做法,过去她总先要求学生练发声、练技巧,再来练歌,但因为美秀集团处在时间紧凑的阶段,要在短期内获得成效,“遇到他们我是反其道而行,我先从歌曲着手,把每个人负责的段落决定好,告诉他们,根据你(们)的个性与声音,你可能要怎么唱,然后因为是这样唱,所以必须怎么练......”最终,乐团全体不负众望,赶在巡演开始前,完成秀珠老师所交代的课程任务。
因材施教的同时,陈秀珠也乐于帮助学生梳理历史,“有些很有天赋的年轻人,会自己‘发明’一些招,但身为一位声音教练(vocal coach)在和歌手讨论这些招式时,我也必须告诉他,其实你这招,以前谁谁谁就用过了,就好比现在很流行的‘Neo Soul’(新灵魂乐),它有很多东西已是经过历史消化过的产物。”当了解招式的来龙去脉之后,歌手对于招式的使用、音乐风格本身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应用。
“
无论世界怎么变,声音永远不会骗人
综观音乐产业的世代更迭,陈秀珠认为,其实最大的差异,充其量也只是艺人被包装的程度不同,本质上流行音乐还是与当代的大众文化相呼应。或许是受到近年自媒体盛行的影响,陈秀珠观察,有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捷径来获得知名度,而那些支撑着产业与社会、默默守在幕后的专业岗位,可能因为没有立即的成就感,而不再让多数有志从事音乐工作的年轻人感到兴趣。
“我一开始入行就是立志做幕后,我知道很多人会以为,会做幕后是因为在幕前不得志才来干的,但其实不是的。”对陈秀珠而言,这仅仅只是性格使然,以及选择在什么环境下做音乐的问题。因为只要从流行音乐市场来着眼歌唱这件事,便不难体会,音乐产业永远都需要好的vocal producer,只要一直有歌手在唱歌,这个专业就一直会被需要,“这能推动一首歌从走红的现象变成经典。”
当一个歌手因为经过训练让歌声变好,而使商演、工作机会变多时,就是一个好的市场循环,“而他们接下来必然要学习更好的技术、更好的舞台表现力,这时候就需要一位好的 vocal coach 来帮助他们。”陈秀珠认为,歌手面对音乐必须保持纯净、诚实,假如只追求顷刻之间的知名度,那么歌手自身的市场和品牌价值就会萎缩。
陈秀珠以这个世代的台湾乐团举例,据她观察,很多团也许在音乐技术上仍不够成熟,但是却拥有非常独到的见解与想法,“所以我会希望音乐人一定要知道一件事,当你的技术达到一个高度时,才会有更自然、更好的灵性产生。”
如今的乐众已无法透过市场量产来获得满足,小众就是大众,大众则是分众,能在这个时代获得大多数人共鸣的歌手,实则都是瑰宝。
她说,论音乐,永远是水面下扎根,“在你没有够好的技巧去诠释你的感受前,不要觉得你自己做的音乐别人不理解。”相较于古典乐,人类演唱流行音乐的历史实则也就近百年,音乐来自文化的滋养,而文化就是历史与生活的传承,音乐人如何在有限的岁月里感动他人?成功不仅需要高超技术,也需要真诚感受生活的种种。
陈秀珠相信,所谓唱歌,唱的是内心的渴望,一个歌手,倘若内心没有渴望,倘若没有任何一个音是为自己而唱,那么势必不会留在大众的耳朵里,“我们这些做流行音乐的人,其实都是在做一种服务业。”陈秀珠说,“只是我们服务的是人心,与其在意一时的声量,精神粮食的富足更为重要。”
本文转载自Blow吹音乐,文章标题及内容有改动
作者:郭璈
摄影:陈怡絜 YJ Chen
更多幕后
下载街声APP,随机播放也会是你的爱
街声
让独立音乐的创作者
向世界发出声音
StreetVoiceCN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