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文論語》第五卷<崇儒第十七>
師曰:“崇儒而教化天下,功莫大焉!”
師曰:“耕讀傳家之儒最久,其理有三,曰知曰行曰常。知而能行,行而能常,是謂久也。”
師曰:“崇儒定國心,治國不然。崇儒定人心,齊家不然。既崇也,行教合一方為用。”
師曰:“儒之用在心,在內不在外,此言儒之大用於人;儒為心,百家為體,此言儒之大用於國。是故崇儒者,宜崇百家,心體無二,乃大國之風。”
第五卷 端而第十八
師曰:“端而儒,曰中正,需善佑。”
師曰:“端而不端,儒中得見,其性一也。有徒萬千,則心萬千,千端萬端,不正不偏。”
師曰:“端儒修身,三端法是也。曰相對端,曰心性端,曰知行端。”
師曰:“戒統一端,戒執著端,戒聖人端。統一有相對,執著隨心性,聖人歸知行。如此三端不可不察。”
師又曰:“儒本無心,言有心,若是,戒相對。儒本無表,相隨表,若是,戒心性。儒本無用,功歸用,若是,戒知行。”
師曰:“端而儒,曰中正,需善佑。”
師曰:“端而不端,儒中得見,其性一也。有徒萬千,則心萬千,千端萬端,不正不偏。”
師曰:“端儒修身,三端法是也。曰相對端,曰心性端,曰知行端。”
師曰:“戒統一端,戒執著端,戒聖人端。統一有相對,執著隨心性,聖人歸知行。如此三端不可不察。”
師又曰:“儒本無心,言有心,若是,戒相對。儒本無表,相隨表,若是,戒心性。儒本無用,功歸用,若是,戒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