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了部署,明确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增强文化自信、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中华优秀地域特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发展面临日益突出的现实要求和时代机遇。
侯官文化作为一个地域文化概念,富有鲜明特色,蕴含深厚内涵,集聚精英先贤,卓有历史贡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福建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上闪耀着璀璨光芒,锻造过历史辉煌。在当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做好侯官文化深化、转化、活化工作,将释放其厚重内涵,有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文化条件,提供精神动力,彰显时代价值,展现因应时代的精神特质和现实影响。
研究挖掘、传承发展侯官文化的深厚渊源、历史贡献和时代价值,要深刻认识其形成的基础条件、演变过程、博采众长的历史脉络;全面梳理侯官文化所蕴含的开放包容、交流互鉴、兼容并蓄的精神特质;深入挖掘侯官文化在历史演替和历史变局中传承中华文明,特别是弘扬爱国主义、自强自立、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文化力量;准确评价其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历史贡献,在中国重要历史关头的担当作为;致力加强地域特色文化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锐意激发守正创新、古为今用的时代价值。
参天大树必扎深根,厚重文化必有源流。侯官文化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深受地域地理条件和人文因素的作用,并与外界相互交流融合不断演变,在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中丰富内涵,在中华文明的赓续中汲取滋养,在中华文明一体多元的格局中塑造突出特性。
1.天地人和中孕育生机。马克思、恩格斯分别说过,“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与自然长期共生,人与环境相互依存,侯官文化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侯官区域生根发芽、繁枝茂叶。侯官地名几经变迁,受自然灾害、江河洪水的磨难洗礼,历经沧海桑田与江海谷林的变迁影响,形成地域的文化特色。侯官地名虽几经分合迁移,但始终受背山面海的自然环境滋养。开发历史起于汉代,居东南一隅,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海陆交汇界面,形成河海相通生态系统,在沐浴山海环境滋养中得益,也在抗击江洪与台风中与自然环境相依而生。对于地理位置的评价不是一成不变的,侯官虽偏居东南方位,远离中原文明中心,但就中外文化交流和海外贸易而言,侯官又处于前沿,感风气之先,因而是中国海外交流和贸易历史较早的地区。昙石山遗址出土的贝壳层和大量陶釜、罐、壶类器皿等,有着4000~5000年的历史,表明福州先民近海而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福建海洋文明发祥地的考古见证。河海相通可行舟楫之利,耕海牧渔成为重要生产方式,侯官是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交汇带,山海兼容的生产生活方式体现了侯官文化中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开眼观世、自立自强的性格特征和文化基因,为精神提炼和品质锤炼奠定了环境基础。
2.崇文兴教中兴发崛起。侯官在公元196年置县,有1800多年历史,是福建最早的设县之一。宋以前相当长的时间,由于远离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教经济开发滞后。宋以后,以侯官为中心的福州经济逐步繁荣,海上贸易兴起,经济与文化相得益彰。加之北方中原汉人仕官“衣冠南渡”,一大批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开始聚集,带来外来文化元素,激发着地域文化生机,逐步形成重教兴文的弦歌氛围。特别是科举制度的沿续,福州成为全国开考进士的场所后,学风昌盛,人才辈出。其时,朱子理学已上升为官学,福建理学先驱潜心治学,虚心求教,“吾道南矣”,人才云集,成为全国理学重地,是“濂洛关闽”四学派中“闽学”之中兴之地。福建建有大量书院,倡儒学之传,兴文教之风,成人才之盛;宋代福建科甲兴盛,出现过“龙门一半在闽川”的鼎盛。不仅闽北的崇安、建阳、建瓯、延平是理学人才荟萃之地,闽学之风也吹遍福州。朱熹、黄榦等理学家在福州留下足迹,特别是福州作为闽省行政中心,北宋设立贡院,是全闽学子赴考之地,梁章钜、林则徐等从福州书院脱颖而出。福州科举考试成绩突出,产生了一大批人才,导致以侯官为核心的福州人才群体逐步崛起。史籍资料载侯官城西南的古灵书院为福建早期理学先驱侯官人陈襄所创,他和同乡学友郑穆、陈烈、周希孟同称“海滨四先生”,均在此呕心讲学。创建福州拙斋书院、世称“三山先生”的林之奇,也是侯官人,其书院门下弟子达数百人,他的《尚书全解》是研究《尚书》的集大成之作。朱熹门下最有成就的学生黄榦,其理学启蒙教育源自林之奇。朱熹初入仕途时,曾拜访过林之奇,并称在研究《尚书》学者中,“惟三山林少颖,向某说得最好”,从林之奇这里朱熹受到不少教益和启迪。朱熹都曾感叹“福州之学,在东南为最盛,弟子员常数百人”。清代以后福州书院数更超过闽北书院,后来居上,成为全省书院文化中心,对推动闽文化显露于中国文化格局、福建成为文教繁兴之地起到重要作用。在崇文兴教的氛围里,林则徐、梁章钜、严复等侯官精英吸取闽学滋养,孕育成才后发崛起,脱颖而出走上历史舞台。
3.多元交融中锤炼特色。侯官作为福建首邑,历来是闽省重要政治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特别是宋以后,侯官处于闽省内外交流交往中心,侯官文化在开放交流中吸取营养,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中积淀兴发。侯官文化传承闽越文化的遗韵,保持闽越族先民遗风,承袭闽越古人习俗,当地人尊拜蛇图腾,崇敬神明,傍水而居,驾舟行筏。福州新店古城遗址承载2200多年前闽越文化信息,出土的陶片、瓦片等反映早期闽越国的生活情景,展示江海渔猎、农耕林采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结合部的文化遗存。侯官文化融汇中原文化主流,成为中原文化保存较完整的延续地,也是中原文化留存的“活化石”重地。如福州伬唱艺术,最早源于唐朝的“百戏”传入福州,后与福州方言说唱结合,“宋元曲艺”中“百戏”遗风鲜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延展耕读传家之美德,勤奋开拓之精神,入闽后汉族人士大多聚族而居,重视血缘关系、宗族连带,倡导兴建宗祠、编修族谱、祭祀祖先等民俗活动;持续朱子理学的融通,善于汲取外来优秀元素,侯官文化与朱子文化交流最深,得益于“同饮闽江水”的流域联系,是地域文化山海交融、互补互鉴的发展之需。在武夷山一带从学、著述、讲学50年的朱熹10多次到福州书院讲学会友、学术交流。在和朱子理学的交流中,侯官文化丰富了内涵,福州包括侯官、闽县、怀安三县留下多处朱熹的足迹题刻。
图片来源:福建文化产业公众号
侯官文化笃行开放包容。持续与各地特色文化交融,丰富内涵,提炼特质;在与海内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吸取各方所长,拓展影响。正是由于侯官文化等特色文化的多元交融、发展演变,形成了多元、包容、交融的文化特质,集聚了海洋文化、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船政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精华,造就福建文化多元交融、开放包容、进取拼搏的突出特性,形成爱国爱乡、开放包容、爱拼会赢、乐善好施的福建精神,在中国文化发展和中华文明一体多元演绎格局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海洋文化积聚开放力量。近海而居,习于水斗;面海而生,开海而兴,创造了海洋文化。海兴则闽兴,闽地早早感受海洋的脉搏,耕海牧渔、开海贸易,为中国文化走向海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起到“开路先锋”作用。
朱子文化集汇儒学大成。福建沿循中华文脉,汲取闽越文化元素,传承儒学主脉道统,创建朱子理学,形成理学四大门派的闽学,对中华文化儒学主流集之大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汇聚和传承儒家文化起到提炼集成作用。
客家文化注入交融特质。“衣冠南渡”和中原北方居民历次南迁,福建成为客家重要集聚地,而以中原文化为脉融入地区特色文化元素形成客家文化,加强了中国文化的北南交流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融合认同,促进了历史上“南蛮之地”和“蛮荒之地”的开化,对中华文明连绵延续起到承继弘扬和融合作用。客家人走向海外,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闽南文化激发拼搏力量。闽南地处中国东南,汲取南迁的中原文明的养料融合发展,提炼形成敢于拼搏、面海而生、营海而兴的文化特色,宋元以来融入阿拉伯民族、东南亚诸民族文化元素,在推动台湾开发,拓展对外交流交往,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方面起到先行开路重要作用。
妈祖文化凸显立德大爱。妈祖文化虽起于一域却传播全球,既有文化价值,更具信仰力量。传播追求和平幸福、以德为邻的价值理念,担当航海守护神,代表中华文明的核心要义之一,妈祖文化传播海内外,为创建和平的世界、和谐的世界、和邻的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重要作用。
船政文化推动民族觉醒。福建是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之重地,船政学堂是推行洋务运动的实践基地,船政文化对中国近代工业和海防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侯官精英建立船政,强化海防,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唤醒民众、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自强自立、发展民族工业中发挥历史性作用。
海峡两岸文化交融激发家国情怀。福建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地缘最近点,也是人缘最亲者。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地文化不可割舍,共同文脉血浓于水。闽台经济文化、民间交往交流不断,在促进两岸文化认同、贸易互补联系,激发家国情怀,维护祖国统一发挥前沿纽带作用。
华侨文化传播中华精神。福建是华侨大省,客居海外华侨爱国爱乡,不仅在异国他乡拼搏创业,而且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形成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华侨文化,对中国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华文明在互鉴中自强作出重要贡献。侯官也是华侨重地,是中国“下南洋”走海外的先发地,成为华侨回国回乡投资创业的集聚地。
侯官文化既突出特色性,又体现融入性。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在中华文明一体多元的格局中,交流互鉴,丰富内涵,锤炼品质,彰显担当,成为地域特色文化典型代表,与福建多元地域文化交流融合中,汲取地域滋养,突显特质风貌,在共同塑造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发挥作用,赓续了中华文脉,形成福建文化精神,为中国文化发展和中华文明演进作出重要贡献。
文化之显,在于鸿儒;建业之功,成于先贤。中国近代面临大变局,外国势力侵入,国内矛盾激化,一批又一批怀抱复兴之梦、致力报国图强的精英志士,前赴后继,探索民族救亡之路。侯官精英在中华民族重要历史关头展现了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爱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特别是以林则徐、沈葆桢、严复等为代表的侯官文化代表人物睁眼看世界,传播先进文明思想,在推进民族觉醒、顺应历史巨变、致力复兴图强中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
1.兴海图强禁烟除弊。侯官处于海防前沿、开放门户,以林则徐、沈葆桢等为代表的一批侯官籍精英,在与外部势力的抗争中展现历史作为。他们力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倡导以夷制夷,特别重视加强海防,兴办海事海务。清代湘籍重臣陶澍任两江总督时,就奏请林则徐调江苏主办赈灾治理水患,疏通河海联运。林则徐任江宁布政使、江苏巡抚等职时,积极支持两江总督陶澍改革旧制,运粮方式变漕运为海运;陶澍专门呈奏道光皇帝推荐林则徐,称其“才长心细,识力十倍于臣”。在陶澍进京或外出巡视时,由林则徐代理两江总督之职,说明两人关系信任之深。
清时中国鸦片流弊盛行,外毒侵害百姓。福州等地处风口浪尖,禁烟销烟声势浩大。林则徐力主禁烟,态度和行动坚决有力,1839年6月“虎门销烟”震惊世界,提振国人士气。而侯官籍其他外任官员积极呼应,销毒除弊。如广西巡抚梁章钜,配合林则徐在当地查禁私烟,协助抗英,使广西成为全国禁烟声势和成果较大的省份之一。而在福州,福建巡抚吴文镕积极禁烟,在闽江入海口,搜堵夷船,严查商船,断其货源,成为禁烟运动中的得力重臣。清末林则徐的曾孙林炳章继承曾祖父禁烟遗志,在福州台江双杭大庙山成立近代最早的禁毒民间社团福建去毒总社,他兼任社长,推动和督促政府禁烟,持续禁烟除弊的斗争。
2.力主洋务创办船政。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力图自强自立、富国强兵的自救运动,在客观上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在力主洋务运动中,侯官人林则徐、严复、沈葆桢等一批志士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在西方坚船利炮威胁和经济掠夺下,国力衰弱,民智愚昧。林则徐忧国忧民,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整理介绍西方先进技术及历史、地理的《四洲志》,并托湘籍魏源全面编辑介绍西方资料,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的《海国图志》达100卷,全面系统介绍西方先进技术和世界历史地理,促进国人思想启蒙。林则徐提携的左宗棠力谏推进洋务,兴办船政,沈葆桢接棒船政,尽职尽责,既建造坚船,又倡办学堂,使兴海、育才有机结合,创造福建船政的辉煌。沈葆桢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都倡导经世致用之学,是洋务运动中积极作为的地方派代表人物,力主师夷制夷,救国图强。在甲午海战中,侯官将领和水兵表现英勇,展现舍身报国的英勇气概,其时在参战的主力战舰中,福州人担当重任,12艘主力舰有11艘战舰的管带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其中8位为福州人。船政是近代中国开放文化的代表,福州船政局的设立作为洋务运动的标志性事件,其兴发展现了侯官精英的历史贡献。海军将领刘步蟾、林泰曾、叶祖珪、萨镇冰等都是福州人,书写过海防历史篇章。为学习西方技术,1877年清政府正式选派第一批赴欧留学生30多人,他们是从福州船政学堂选派的。清时先后有4批福州船政学堂学生被选派留学,这其中侯官人、福州人占据相当部分,是推动中国海防建设和近代工业的中坚人才。
闽南话为台湾主要语言,但福州话在台湾北部也有一定的分布。福州也是台胞重要祖籍地,台湾中的福州籍乡亲有80多万,与福州及侯官族谱相联,侯官郭氏、罗氏等侯官籍人士历史上多次迁居台湾,加强了榕台文化交流。很长一段时间台湾历史法缘隶属福建,而福州是闽台最高行政机构所在地,是闽台文化科学、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在台湾民间有“无福不成衙”之说,清代台湾各部衙门里,几乎都有福州人充当教职人员。福建侯官人刘家俊,清道光年间调任台湾府儒学训导,勤奋敬业,因病卒于任上。榕台习俗相通,祭祀相近,民间非遗艺术相互交流;寿山石雕、脱胎漆器、软木画等传统工艺在台湾也有市场。闽剧评话、伬唱艺术在台湾特别是台北一带很受欢迎。大陆多次派重臣督办台湾事务,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侯官精英严复随船政大臣沈葆桢前往台湾,不仅处置台海事务,而且严复此行发挥专业优势,调查岛情海况,勘探海防布设,绘制地势海图,为加强台湾海防提供翔实资料。
1.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营造时代清新风尚。侯官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蕴含爱国亲民、务实奋进、开放包容、创新担当、兴教重才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积淀和继承元素,侯官文化具有的这种核心价值理念,在新时代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大有可为的。要在侯官文化的研究挖掘中讲好历史故事,吸取历史滋养,提炼历史元素,寻找历史自信,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地传承侯官文化的精神基因。善于建构弘扬侯官文化价值理念的家风家训、耕读传家、廉勤做人等方面的教育书籍传播系列,深入挖掘整理侯官历史名人故事,汲取侯官先贤爱国为民、变革图强的精神力量。善于建构有助于铸牢国家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材读物、文学作品、文化创意产品,阐释侯官文化核心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推动进课堂、进党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网络,促进侯官文化传承弘扬。善于建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谱系,讲述侯官名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作为,以及虎门销烟、兴修水利、增强海防等历史故事,推出侯官名人救国图存、理政为民的系列读物,融入社会宣传、学校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侯官名人馆,交流梳理侯官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名人故事及挖掘展现其精神风采。办好纪念严复系列活动,宣扬严复开放观世、复兴图存、维新变法等理念,激发强国复兴之志。善于建构侯官文化价值理念的物化载体平台,建设侯官文化博物馆或历史陈列馆,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收集整理陈列相关史籍、实物,集中系统展示地域特色文化的沿革演变、历史贡献和时代传承。善于建构侯官文化网络传播平台,借势互联网海量快速的传播优势,策划侯官文化的网络文化艺术产品作品,形成侯官文化传播网络专页和固定平台,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广泛宣介侯官文化特色内涵和时代价值。善于建构侯官文化精神标识,融入城乡规划建设布局,凸显建筑风貌,设计文化艺术墙廊,展现侯官文化内涵理念,植入城市街区和乡村道路,结合现代文明实践基地打造,深化城市精神文明创建,传播侯官文化文明新风尚。
3.精心提炼侯官文化元素,深度融入生产生活。侯官文化内涵丰富,其历史的光芒不应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淡化,要把侯官文化的精髓以现代方式转化成精神标识和物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城乡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体现侯官文化特色的城市建成区规划和乡村规划,为侯官文化保护与展现、保存预留足够空间;建设文化生态公园,集中策划和打造一座侯官文化主题公园作为省级文化公园予以规划建设,集展示、教育、体验、休闲健身、旅游、研学于一体;将侯官文化元素融入已建造的城市生态公园、城市步道、广场园林、健身福道等公众集聚场所,形成侯官文化走廊、侯官文化驿站、侯官文化时空步道,让人们在享受健康生活中传承侯官文化精神理念,感悟体验侯官文化气质;打造景观标识体系,以侯官文化的内涵及展现的人文精神,转化为景观设计、创意设计、建筑风貌设计,打造文化标识,凸显侯官文化特色的古街、古庙、古集市、古树、古码头、古塔、古书院等物化标识,设计侯官文化重要历史文物和人物雕塑,再现古景风貌,展示文化记忆。
4.重视历史文化成果转化,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侯官文化内涵丰富,要通过丰富多样的物化、艺术化形式把侯官文化精深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要求结合,诠释历史价值,展开当代表达,融入文化经济体系。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扩大侯官文化的影响力;开发文化创意工艺美术产品,组织侯官文化创意产品大赛。鼓励社会策划设计体现侯官文化理念、人物、故事元素的文创产品和工艺美术品。加强创意设计与产业转化对接,促进文旅商品形成市场效益;推出文旅融合产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创建3A级侯官村旅游景区为起步,打造历史文化名村和乡村旅游金牌村。以创建侯官4A级景区为目标,编制旅游规划,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文旅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标识。提升船政文化城展示内涵和方式,联通侯官文化构建全域旅游格局。策划体现侯官文化元素旅游演艺项目,以现代声光电手段,植入沉浸式手法,演绎侯官先贤精彩故事,打造重现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建设有特色有吸引力的现代文旅消费场景。整合串联在福州区域的与侯官历史名人在中国近代史作出重要贡献有关的遗存遗迹,形成侯官文化研学旅行、休闲体验旅游线路;打造侯官文化、船政文化等相互串联的省会福州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江浙沪湘赣皖等地客流,开辟福州近郊游,形成历史文化游、研学游、生态游,推出一日游、二日游线路和系列旅游产品;从侯官文化资源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吸取滋养,组织创作侯官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的长篇中篇小说、纪实文学、散文、诗歌,推进电影电视剧目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创作,组织创作地方戏曲剧目,开展体现侯官文化精神的音乐、书法、美术、摄影作品的全国性赛事和展览展示。
5.讲好侯官文化故事,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侯官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质,历史上侯官文化对外交流频繁,在当今应承继这一优秀传统,发掘侯官文化的历史渊源,加强海内外交流互鉴,书写时代新篇章。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挖掘侯官文化与朱子文化、客家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交流整合的渊源与故事。加强侯官文化宣传推介,组织侯官文化精神跨省讲坛,承继文化交流的历史,搭建新的交流互鉴平台;策划挖掘侯官文化与国内兄弟省的历史渊源,讲好侯官精英与兄弟省优秀代表人物报国图强的故事;构建侯官文化与兄弟省跨区域文旅研学休闲线路,如挖掘闽湘文化的历史渊源,形成闽湘之间深厚的理学渊源、船政渊源、林则徐与左宗棠“长沙夜话”、海峡渊源、林则徐与魏源“镇江夜谈”、严复与郭嵩焘的“忘年交”等故事陈列,丰富充实到林则徐纪念馆、左宗棠纪念馆、严复纪念馆、船政博物馆等展陈内容中,深挖闽湘先驱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的历史贡献,展现和传播闽湘精英特别是岳麓学子与侯官志士在中华民族重大历史关头的担当作为。加强海峡两岸交流融合,广泛传播侯官精英在收复和守护台湾,开发治理台湾的历史贡献,编写侯官人在台湾的故事;组织两岸青少年参观林则徐纪念馆、左宗棠纪念馆、船政博物馆等,开辟侯官文化两岸研学基地,融入两岸书院文化、朱子文化、船政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榕台文创、戏曲、传统工艺、中医药等非遗交流。加强海外交流互鉴。整理侯官人到海外拼搏的历史故事,通过福建文化海外驿站、海外旅游推广中心、海外福州商会等载体,拓展侯官文化对外交流,讲好侯官文化故事、名人故事,展示福州形象、福建形象、中国形象。
(作者为福建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