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悠扬,雨润勤行
——自勉人物:彭诗雨——
个人简介
自初心自勉团队成立以来,一大批优秀成员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荣誉。初心自勉团队成立新的栏目——自勉人物,邀请一些优秀的小伙伴,讲述他们优秀的成功故事,以传播正能量。本期我们邀请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前云山勤工管理层成员——彭诗雨。初心自勉团队与广外云山勤工合作,完成多期自勉人物的栏目制作。希望正能量的人物故事启发更多小伙伴努力奋斗!
彭诗雨,入党积极分子,曾任广外云山学生勤工助学公益性实体“云山爱满屋”义缝部管理层,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五四优秀共青团员等各项奖励。
在创新创业领域,所在团队曾获广体大创赛银奖及“第9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业赛道优秀奖。社会实践方面,她深入基层,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其中,2022-2023学年志愿时达140小时+,用实际行动回馈着社会。彭诗雨以全面发展的姿态,在校园内外展现了青年学子的风采。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彭诗雨的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担忧。在浏览学校官网时,她偶然发现了关于云山勤工的宣传片。片中,学长学姐们勤工俭学的励志故事让她深受感染,其中,致力于为全校师生提供免费服务的“云山爱满屋”更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这份力量的感召,彭诗雨在心中默默种下了一颗种子——她决定,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踏上勤工俭学的道路,不仅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更为了追寻那份在帮助他人中获得的成长与感动。
于是,当开学的钟声临近,彭诗雨带着满腔的热情与期待,踏入了云山勤工的面试现场。在众多丰富多彩的单位与岗位中,她几乎没有丝毫犹豫,便选择了“云山爱满屋”。因为在她看来,这里不仅是实现经济独立的舞台,更是心灵成长的沃土,她相信,在这片土地上,她将用汗水浇灌出属于自己的花朵,同时也将这份爱与温暖传递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共同编织一段富有诗韵的美丽篇章。
彭诗雨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苦心经营的餐饮业,更是不幸遭遇疫情的肆虐,仿佛一阵突如其来的风暴,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举步维艰。然而,在这风雨飘摇之中,彭诗雨却如同山间坚韧的幼苗,未曾有过丝毫的退缩与怨言,只是默默地扎根于土壤,奋力向上生长,希望以自己的力量为家庭撑起一片晴空,带来一丝温暖的光芒。
加入云山勤工后,彭诗雨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她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工作,每一份辛勤的付出,都如同细雨般润物无声,却又实实在在地滋养着她成长的土壤。虽然这份工资较为微薄,但对于她来说,却是减轻家庭负担、实现经济独立的宝贵财富。
在云山勤工的经历无疑对彭诗雨的个人成长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彭诗雨表示,加入云山勤工后,她获得了丰富的实践性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她拥有了更多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这极大地锻炼了她的沟通能力。同时,由于工作中时常需要应对一些突发情况,这对她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在云山勤工担任管理层的经历,对她的领导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验,对她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谈及云山勤工与其他校内组织的差异时,彭诗雨结合自己曾在校内新媒体工作的经历,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勤工是一个相对体系化的组织,各部门间紧密相连,且有指导老师及师兄师姐的悉心指导与经验传授,这对实践能力的锻炼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可否认,她在校内新媒体同样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但相比之下,新媒体的工作多集中于推文制作、公众号管理等线上任务,实践机会相对有限。而勤工的工作则更加贴近实际,提供了更多实践平台,有助于个人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对于学校设立云山勤工的初衷与目的,彭诗雨有着独到的理解:“云山勤工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锻炼的舞台,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前便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因为我们的大学时光,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需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处理各种问题。”可以说,云山勤工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其“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宗旨,让勤工的每一位成员都感受到了平等与向上的力量。作为贫困生,彭诗雨并未在勤工中感受到任何困扰,相反,她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怀,参与了多项自强活动,并获得了经济补贴。勤工内部充满了真挚的关心,而非任何形式的歧视。
在团队关系方面,彭诗雨表示,爱满屋始终保持着和谐的团队氛围,这对于沟通与交流能力的锻炼大有裨益。同时,团队合作让她深刻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有些事,单凭一己之力或许难以完成,但团队协作便能克服诸多难关。”她以今年上半年在爱满屋策划的缝纫小课堂为例,阐述了团队成员如何相互配合、共同策划,展现了团队合作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以及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
深入谈及任职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时,彭诗雨指出,由于自己对缝纫机操作缺乏基础,初入职时上手较慢,对部分业务也不甚熟悉。幸运的是,上一届管理层给予了她耐心指导,她也在工作之余加倍练习,努力克服难关。成为管理层后,面对新员工同样的问题,她学会了更加耐心地教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她特别感谢上一届管理层的悉心指导与帮助,认为他们不仅营造了融洽的团队氛围,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在工作、生活及学习等多方面传授了宝贵经验。其中,她特别提到两位对她影响深远的人:一位是在她初入职时,耐心传授细节、分享选课与社团技巧的上届主管;另一位则是在会议中教会她团队合作的意义、及时回复信息的重要性及相互交流的价值的上届经理。
在云山勤工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彭诗雨以她的坚韧与热情,不仅深刻诠释了“云山文化”的精髓,更用实际行动为经济困难的学生铺设了一座通往希望的桥梁。
谈及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彭诗雨深知其不易与挣扎。她观察到,这些学生往往因自尊心强而羞于求助,或是对勤工俭学心存畏惧。为此,她希望能够通过积极宣传勤工助学的机会,分享自己的经验,鼓励这些学生能够勇敢跨出那一步,将学习与工作并行,用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彭诗雨的爱心并未局限于云山爱满屋的公益实践活动。她广泛参与乡村振兴、垃圾分类、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回馈社会的誓言。除了爱满屋赋予她的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外,她还表示,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激励着她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回报社会,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在谈到广外的“云山文化”时,彭诗雨深有感触。她认为,在勤工企业化规模化的架构下,这种文化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技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优质的成长平台。她特别指出,云山学生勤工助学平台作为广外独有的资源,不仅便于学生在校内找到兼职工作,向学长学姐学习宝贵经验,更有校内老师提供悉心指导,助力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与进步。
彭诗雨特别强调,“云山文化”作为广外独特的精神象征,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还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口碑宣传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云山勤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工作经验,为他们日后步入职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勤工在挑战杯、互联网+等比赛中屡获佳绩,这些成就绝非空谈,而是真枪实弹地锻炼了在校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职场竞争力。这些亮点均可作为广外鲜明的特色进行广泛宣传。
对于许多学长学姐在面临考研、考公的重要人生节点时,选择暂时离开勤工的现象,彭诗雨认为是出于对学业和备考全情投入的考虑。她理解这种选择背后的艰辛与决心,同时也指出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她建议,勤工组织可以更加灵活调整工作时间,为有志于深造的同学们提供更多便利,让他们能够在学业与勤工之间找到平衡,以全身心投入到备考的过程中。
针对云山勤工面临的“人员流动快,影响组织发展”的困境,彭诗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她认为,通过实施灵活排班制度、开设工作效率提升培训课程以及邀请学长学姐分享经验等措施,可以有效帮助勤工人学会平衡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这不仅能够提升个人能力,更是对勤工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
谈及自身加入勤工的原因,彭诗雨坦言是为了补贴家用。她鼓励同样面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弟学妹们加入勤工,认为这是一个既能锻炼自我,又能减轻家庭负担的好平台。她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勤工的价值和意义,让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的同学。
谈及国家在学生资助工作上的全面支持,彭诗雨满怀感激地指出,这一体系不仅广泛涵盖了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常规资助形式,还特别设立了针对贫困学生的专项补助。她深刻感受到,无论是勤工助学的实践机会,还是奖学金所承载的荣誉与激励,都是国家对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深切期许和有力支撑。
然而,在申请资助的过程中,彭诗雨也坦诚地分享了一些可能存在的挑战与困境。她提到,由于勤工助学岗位的特殊性,学生往往需要在紧张的学业之余,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工作,这无疑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时,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冲突难以避免,需要学生在两者之间做出权衡。
关于云山勤工的现状,彭诗雨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虽然校内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但其资源有限性和空间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实践范围。她期待能够拓展更多跨校合作和校外实践项目,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校园,接触更广阔的社会,从而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能够促进不同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学生资助工作的创新发展。
彭诗雨还谈到了勤工助学岗位种类的问题。她指出,随着学生群体的日益多元化,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她建议学校能够开设更多种类、更多元化的勤工助学岗位,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对于云山勤工的经验推广,彭诗雨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她提出,应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灵活设置勤工助学岗位,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各个高校可以参考广外云山勤工的成功模式,通过系统的培训,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提升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并建立表彰和鼓励机制,以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
展望未来,彭诗雨对勤工助学及学生资助工作寄予了深切的期望。她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持续关怀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勤工助学及学生资助工作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更多学子铺就一条通往梦想与成功的康庄大道。
结
语
诗韵悠扬,雨润勤行。在云山勤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勤行展望”将引领更多青年以“云山诗雨”般的坚韧与柔情,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共同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贡献青春的智慧与力量。奋斗的人生是美丽的,希望与更多正能量的小伙伴共同前行!
文字|王 玥 李馨萍 黄婧怡
排版|陈美聪
初审|王 玥
复审|陈梓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