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所村 | 群策群力谋发展,共镌振兴曙光图

文摘   其他   2024-04-03 20:01   澳大利亚  


 青山映霞光,炊烟向远方。

 暖阳融稻香,冬日别有情。

  一片丰收田,镌刻朱所希望;

  千里好风光,续写朱所华章。


我们一直在路上

 

     伴着一缕冬日暖阳,“初心自勉”脚沾泥土、手撷芬芳,深入朱所村田间地头,与书记、村委深入访谈,去探索独家的“朱所记忆”。



一、村落介绍

古韵新篇,美丽绽放

——朱所“初印记”

当地人介绍村落文化设计


       朱所村位于云浮市新兴县天堂镇东北面,现有自然村16条,共有村小组25个,总户数845户,总人口3792人,总面积13500亩,其中耕地面积 2300亩,以种植蔬菜和优质丝苗米为主。近年来,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十几万元,其主要来源有土地流转、果蔬种植项目、鱼塘承包、自来水厂、光伏发电等。

 

       朱所村践行“村委动起来、产业引进来、农户富起来、乡贤集起来、环境美起来”的发展模式。朱所村村委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百千万工程”号召,始终处于朱所振兴一线,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切实保障当地村民收入,朱所村委充分实现撂荒土地资源流转,挨家挨户走访,引进果疏特产种植项目和发展鱼塘经济,历经数年盘活了当地村集体收入源泉。


       为了激发乡村内源式发展动力,朱所村委注重整合内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家乡情怀、文化认同等引入投资项目,贯彻“先富带动后富”理念,动员数位乡贤参与村庄发展规划、牵线搭桥注资建设、亲力建厂,乡贤项目成功扩大文化餐饮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朱所经济发展。


       为了贴合朱所优势资源发展,开发文旅与古文物保护模式,朱所村委充分利用政府补贴政策,用尽用活补贴扶持资金,开发打造3A级旅游景区,实现乡村文化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确保能在传承好当地民俗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盘活当地发展资源,打造美好人居环境,从而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了解决村民参与缺乏积极性和共享发展成果公平分配难题,朱所村通过开展频繁的落户走访慰问工作以及召开村庄规划调研交流会等,引导村民出谋划策、共商大事,不断提升党群服务,让“养老”转变为“享老”,引进光伏发电等惠民项目,真正提升朱所村民的核心凝聚力。

朱所村集英楼

宜居环境

文化小镇路牌设计




二、五大振兴


01


产业赋能,培根植基

——产业振兴“强引擎”

       近年来,在农业产业方面,朱所村大力发展种植业。朱所村发展起步前,有大片闲置土地但不同归属,村委多次下村开会、征集意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村民宣传土地流转、引入企业项目的好处,在获得村民的一致同意后开始进行土地流转。在良好的土地和发展基础下,以“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商标”的模式,村委成功牵头成立了村级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至今朱所村已流转土地面积715亩。农民通过流转土地收取租金和基地返聘,解决就业问题,加快奔康致富;企业通过投标引进,监测土地土质,引进合适的农作物品种,推广全新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


       目前朱所村主要农作物有秋葵和辣椒,供销社助农服务中心聘请当地农民完成集中收割、集中回收、包装入库、冷藏保鲜等工序,最后通过农产品购销中心或者电子商务服务站出售,解决了销路不通、市场不足的难题,真正意义上通过现代化农业与数字化模式相结合打造了一条供销一体的产业链。

       

       2021年,朱所村进一步优化现代化模式,成立了村级集体发展公司——新兴天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复制上述供销产业链,成功链接上游产业,集聚多种经营服务功能,既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提供多样化、便利化服务,也推广了电商平台销售模式,带动群众就业增资。初期,土地流转实现连片种植,面积超五百多亩。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支付村民租金,正常的五到六百元一亩,肥沃的达到一千元一亩,提高村民耕作效率。另外企业返聘当地村民,一百元一天,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经过天美的成功后,当地复制模式发展鱼塘经济。最初对外公开招标成功引进企业,此时村民与村委会也因分配问题产生分歧,最终通过村委频繁同村民共同商议和充分的思想工作,成功取得村民信任,确定股份制方案,确保村民们的切身利益得到保证。村委村民共同持股,同时租金逐年递增百分之五。目前鱼塘面积达到了七十五亩,租金大约一千元一亩,与持股分工共同登记儒村集体经济收入。



特色农产品购销中心

旅游产业园天紫园


       旅游产业方面,朱所村党总支、村委会通过整合人文历史、特色产业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建设天堂小镇3A级旅游景区,开发打造李耀汉故居、将军巷、天字码头、天紫园、九统领广场等景点。李耀汉故居与将军巷以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寻访,精妙绝伦的墙绘文化更是点缀着那段历史的辉煌;李耀汉故居由直系后代负责开门接待与管理,是在保护好历史遗址的基础上使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良好范例;朱所天字码头的建立是为纪念亲民且为家乡作出卓越贡献的省长而建,是村委与村民的血肉联系的象征。


       “共享菜园”是当地旅游建设下的一缕特色风景。朱所村出租闲置土地,允许村民或游客租用,约为一到两千元一亩,由村统一提供劳动力和管理,按照租客需求种植所需要的作物,租客可以通过摄像头远程观察种植情况,等到收成的时候可以由租客自己来收割或者由村里人收割好后寄送给租客。模式既解决了村民就业机会,也能让城市旅客体验真实的农村种植面貌,若能加以宣传,吸引更多的人来承包土地,必能让共享菜园真正诠释“共享”。

       

       朱所以文旅建设闻名,疫情冲击下当地特色旅游进入暂停营业状态。疫情前,当地每天都有近六七部大巴车前来游览参观。当举办如重阳敬老等大型活动时更是热闹,当地社工站群策群力,其他村落的志愿者和义工也会前来义务协助。

      

       我们亟待朱所村文旅融合的重启与进一步规划发展!

旅游小镇示意图


天字码头



农旅产业园共享菜园


法治公园


02

人才驻基,添智提质

——人才振兴“铸舞台”

       朱所村为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情怀号召、文化共鸣和项目补贴等长时间工作,号召了许多当地乡贤返乡反哺,为发展出谋划策、出资出力、牵线搭桥。在村委号召下,乡贤们成立了“乡村振兴理事会",参与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编制、项目引进等工作中,充分实现村民参与与党建内嵌相结合。

       

       二十多年前,由香港乡贤企业和朱所村合资建成了一座自来水厂,同时解决了本村与邻村人民生活生产的供水需求。村集体与企业四六分红,极大帮助了朱所村的集体收入。企业在赚得投资本金之后,则退出赠与了朱所村水厂,目前村里共有四个编享受分红。

       

       为扩大朱所村餐饮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朱所村以天堂镇发展粤菜师傅产业为契机,建成了厨师培训基地以及朱所名灶,推广天堂风味、乡厨培训、厨艺交流、共享厨房等特色旅游项目,“亚洲十大名厨”朱所乡贤李少胜返乡指导培训,吸引一批厨师乡贤回乡发展。例如,石金坤师傅作为退役军人,退伍后选择回乡开发厨师项目以及开十二道风味,是朱所师傅的一个典型代表,优秀带头人。再比如,温琼格师傅,作为整个天堂镇做流动餐饮的巨头,从朱所一路做到去广州、佛山、深圳。

       

       粤菜师傅工程是天堂镇文旅产业的重要工程,“天堂镇家家户户出大厨”每一家都有拿手菜。农村红白喜事较多,都是通过流动餐饮的方式去解决。家家都是一个厨师团队,在家里架炉起灶就能解决菜色、食材问题,性价比会比在酒楼要划算很多,因此朱所村的流动餐饮规模是很庞大的。由此可见,朱所村的餐饮行业规模很大,基础良好,开设农家乐或者在私房菜是可以的,就是缺乏企业投资与成熟的运营管理团队。



朱所名灶

乡贤人士



03

文化铸魂,润物无声

——文化振兴“亮底色”

 朱所村发展文旅产业,推动旅游模式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转变。朱所文旅模式为深度感受村落文化内涵,激活消费需求,保护并传承民俗文化。朱所村在每年正月十三举办烧大炮(抢花炮)活动,由村委成立工作小组联合社工站的志愿者共同策划筹备。每年这个时候,村里鼓乐喧天、彩旗飘扬、炮声阵阵,这是民俗文化与村民共同记忆的的载体,也是文化赋能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并不断被赋予着新内涵、新功能,展现出新的生机活力。


       在本土粤曲文化保护与传承上,朱所村拥有自己的粤剧团,会组织定期在村里进行表演。2020年6月,朱所粤剧曲艺小舞台由一间古色古香的老房子改建而得,丰富多彩的粤剧曲艺文化活动满足村民和游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既是对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是对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的有益探索。


       在本土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上,朱所村对李耀汉大屋进行修缮,保留大屋的基本结构,对周围环境进行整治,不仅盘活资源、留住历史记忆,也带动着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文化广场、将军巷的建设,带着“一河两岸九统领,火烟相盖两省长”的老话,下好朱所以和为美的文化和棋,成为朱所人的骄傲与记忆。

  朱所文化广场

李耀汉故居

墙绘文化

粤剧曲艺小舞台

04

组织保障,凝心聚力

——组织振兴“展蓝图”

 近年来,朱所村党支部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第一牵引力。一方面,发挥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巩固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其中,“农民主导”是我国村庄规划的重要原则,在朱所村调研当天早上,恰逢集英楼里举行天堂镇朱所村村庄规划调研交流会,会场气氛热烈,与会村民畅谈感受、敬献良策、共谋发展,在思想火花的不断碰撞中,在记录员于图纸上划下的一个个标记下,富强美丽文明和谐的朱所村形象跃然纸上。据了解,朱所村目前已实现了道路硬底化百分百、路灯覆盖百分百,村民们当天主要规划的是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例如污水处理、加装路灯、公厕建设等,意在集思广益谋求发展,打通乡村规划体系中的“最后一公里”,着力提升村庄规划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增强村民对村庄规划的认可度与满意度。现场氛围的活跃和谐,是朱所村强大的组织保障、朱所人民团结一致的美丽缩影。

朱所村村庄规划调研交流会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朱所村不断深化党群服务。建设老人康养服务中心,为低保五保老人的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同时也为村里老人提供了娱乐生活的场所。开设爱心长者食堂,解决空巢老人“吃饭难”问题,对特殊群体有适当补助;组织“四点半课堂”, 让村内学生安全度过每天放学后将近90分钟“管理真空”,除组织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外,也举办了一系列儿童活动来丰富村里儿童业余生活;通过村委牵头,引进企业发展光伏发电。通过企业投资在建筑楼顶安装光伏发电板,发电成功之后由企业卖给南方电网,村民可以收取租金,一个光伏发电板2.5平方米,一块板一年可得40元,安装25年,其间可以不连续发电,安装满25年即可。目前朱所村已在村委会所在大楼的楼顶、集英楼楼顶以及朱所村卫生所楼顶,有待进一步推广普及。若有村民愿意安装发电板的话可以与村委联系,村委牵头与企业签订合同,通过专业监测决定是否适合安装。光伏发电板的安装,既可以隔热和防止房顶漏水,还能增加村民收入,是值得推广的良好经验。

老人康养服务中心

朱所和谐生活

村委向队员介绍光伏发电

朱所党务村务公开栏


05

生态强根,增色添彩

——生态振兴“绘画卷”

生态宜居是和美乡村的底色。朱所村四面环山,四周群峰叠翠、小桥流水、村居雅致、绿意盎然,被誉为天堂中的“天堂”。沿着整洁的村道走过,看到的是错落有致的居民楼,房前屋后看不到一点垃圾。为了打造美好的环境与幸福的生活,朱所村委与村民共同发力。2019年7月,朱所村成为新兴县首批垃圾分类试点村。通过开设朱所村积分超市,制订垃圾分类积分制,并在摸索中创造了“网格化治理”的垃圾分类“天堂模式”,由保洁员对各家庭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评分,达到相应得分便可换取特定的生活用品。实施“积分兑换激励”,把垃圾分类纳入到村规民约中,使垃圾分类行动更具约束力,让垃圾分类融入朱所村村民的日常,打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零垃圾村庄”。目前,由于政府统筹把垃圾统一运输到县里进行集中焚烧,因此“网格化治理”的垃圾分类机制已停止实行。未来,村委可以把这一良好的模式机制推广到治安管理、美好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庭院建设等领域。


书记介绍朱所改造成果

垃圾站面貌



三、党建小结

党建引领,共谱新篇

——朱所“向未来”

队员与村委合影

目前,朱所村党总支部下辖2个党支部,党员95人,村“两委”干部8人,其中纯支委委员2人,支书、主任实现了“一肩挑”。为了让党建真正引领乡村的发展,在党建文化建设与政策的宣传贯彻工作中,朱所村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朱所人。召集党员集中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党课与宣讲课堂;村委走访落户、发放慰问品、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认真听取村民意见诉求;积极引导低保户五保户中拥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到村里的荷包厂、纸箱厂进行做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建设党建文化园、法治公园、石雕镌刻入党誓词、增设党建文化展示牌和党建文化项目宣传栏等,让党建真正嵌入了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一步,朱所村将积极配合“天堂小镇”及全域旅游规划,计划建设乡村振兴展馆,引进民资建设民宿,发展旅游经济,整合人文历史、特色产业等资源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村民享受乡村振兴发展成果,让游客体验乡村旅游发展成果;盘活更多文化设施,与周边的商业、生态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等密切配套,满足多元消费需求,让乡村文化、旅游、商业等资源协调整合、贯通联动,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高品质文旅空间,从而更好释放资源价值,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未来还将引入更多优质企业于先进管理经验,目前计划通过土地流转、企业出技术、村里提供劳动力的方式种植藿香、花椒、番茄、秋葵等,共享乡村振兴成果。未来的朱所,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推动新时代“百千万工程”再深化、再提升,以一片繁荣让百姓展笑颜。


党建成果展示



宣传工作成果





后记


   “百千万工程”在朱所村的走深走实,育出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一幅“村美、业兴、人和”的画卷在徐徐铺展。朱所村用坚实的经济基础来支撑村里的文化建设、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让朱所村民真正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钱袋子鼓起来之余也不断实现精神富足。在各项国家政策落地、各类村级项目顺利开展的背后,映射出的是当地村委竭心尽力躬身为村民办实事、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以及村民的团结友爱、积极参与村事务的管理。连绵的群山,赋予朱所村坚毅的品格;一条条畅通的农村公路,正把稳稳的幸福感实实在在地送进千家万户;一幅诗意栖居的生态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勤劳的朱所人民脸上挂满微笑,他们用劳动和实践充分诠释着朱所智慧。朱所人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让乡村振兴的曙光在田埂跳跃。初心自勉的小伙伴们也将带着这份希望继续前行。

第一撰稿人|孔昊瑜

第二撰稿人|乔逸艺

排版|孔昊瑜

初审|陈 珂

终审|陈梓昊



初心自勉
“初心自勉”团队属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研究团队,曾获“挑战杯”课外学术竞赛国赛二等奖。团队成员秉承着“保持初心,自我勉励”精神,立志用知识与能力服务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