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高溫失效問題,澳大有最新研發

时事   2025-01-21 18:55   中国澳门  

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助理教授孫鵬展團隊參與開發了一種新型超薄多孔質子交換膜材料,將在燃料電池等氫基技術領域提供耐高溫且兼具高質子傳導率及完美選擇性的新型質子交換膜,解決現有質子交換膜高溫下易脫水失效的問題。相關研究已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


氧化鈦晶體及其表面單原子空位


二維材料被認為是新一代膜分離技術的候選薄膜材料,與傳統三維材料不同,這些原子級別厚度的薄膜一旦在基面內構建原子級精度的孔道,就能對氣體、液體和各種離子進行超快速、高選擇性的篩選。例如,完美的石墨烯晶體及單層六方氮化硼等少數二維材料對於所有的原子和分子都是不透的,而唯獨質子可以輕鬆穿過。然而,這些材料質子傳導率仍然較低(室溫下<1 S cm-2),無法滿足工業領域的實際需求(>5 S cm-2),同時難以在中高溫區(200-500℃)穩定工作。因此,開發兼具高質子傳導率、完美質子選擇性和中高溫區穩定性的新型二維質子傳導材料具有重要意義。


(a)氧化鈦器件氦氣檢漏測試結果;(b)氧化鈦在電解質溶液中的電流-電壓(I-V)特性曲線;(c)氧化鈦晶體對於不同離子的跨膜傳導率;(d)氧化鈦、單層hBN、石墨烯的質子傳導率對比


是次研究以「通過埃級多孔氧化鈦實現高質子傳導率(High proton conductivity through angstrom-porous titania)」為題,開創性地採用埃級多孔氧化鈦二維晶體作為超薄質子交換膜。研究團隊通過層間陽離子交換結合液相剝離法製備氧化鈦二維晶體(圖1,a-b),同時在其表面引入高密度、尺寸分佈均勻的埃尺度原子孔,為高密度原子級孔道的精確構建提供新思路。


是次研究立足於微納器件精密加工及測試技術,深入探索了原子尺度限域條件下不同氣體、離子的跨膜輸運特性。研究發現,該薄膜可完全阻止氦原子通過,並在質子和其他小尺寸離子之間表現出高度的選擇性(圖2,c)。其質子傳導率高達(2.0±0.8 S cm-2),超出石墨烯100倍之多(圖2,d)。同時,該材料在300℃高溫下可以長時間保持結構穩定,質子傳導率隨著溫度的升高呈指數級增長,並在200℃時達到100 S cm-2,比商業化標準質子傳導膜Nafion 117高10倍。此外,該材料可通過逐層靜電組裝等技術實現大規模組裝以形成高品質薄膜,用於工業化大規模應用。


氧化鈦晶體不同溫度下的質子傳導率


該研究由澳大團隊聯合大連理工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團隊共同開發,第一作者為澳大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冀宇。該研究得到了澳門大學(檔案編號:SRG2022-00053-IAPME、MYRG-GRG2023-00014-IAPME-UMDF)、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港澳)(檔案編號:52322319)、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檔案編號:0063/2023/RIA1)等項目的支援。


全文



To view the English version, please long press the QR code and select 'Scan QR Code'.






編輯 │ 李巧雲、林嘉敏

發佈 │ 澳門大學傳訊部

歡迎投稿 │ prs.publication@um.edu.mo

歡迎轉載 

註明出處 │ 澳門大學官方微信




你可能

還想看



喜報 │ 澳大教學素質獲國際認可


傳承創新:澳大中醫藥研究

C9聯盟+研討會,澳大校長發表報告

澳大現身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分享收藏點讚在看

澳門大學
此乃澳門大學(澳大)唯一官方帳號,歡迎海內外讀者訂閱,了解澳大的最新資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