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乐活   2024-06-21 13:29   广西  

《惠州一绝》
【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是宋代诗人苏东坡的一首咏荔枝诗。
《惠州一绝》,一看这题目就特别有吸引力,“惠州”二字,点出诗人身处何处。苏东坡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见,这三处被贬之处在诗人内心的地位。如果是惠州人写“惠州一绝”,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关键苏东坡是被贬惠州来的,皇帝是让他来反思的,并不是为了让他介绍美食的。
那么,这“一绝”到底是指什么,令我们美食家苏东坡如此迷醉,值得他如此极力赞美推崇呢?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我们发现这两句中提到了两个好吃的美食——卢橘、杨梅。你要是以为“惠州一绝”就是其中之一就大错特错了。罗浮山下,一年四季皆是春天,美食很多,例如卢橘、杨梅等,但苏轼就是苏轼,思路与常人不一样,这只是铺垫。原来不过是苏东坡卖了个关子,吊吊大家胃口罢了。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两句是说,在惠州一天可以吃三百颗荔枝,谁不愿意长作一个岭南人呢?这是写“荔枝是一绝”。
为了表现这个“惠州一绝”,苏东坡破天荒拿出“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夸张吃法,比如李白的“疑是银河落九天”。三百颗不是真的三百颗,一般人肯定不会吃三百颗,大部分人一斤也差不多了,毕竟吃多了会上火。
“不辞”二字,表现了诗人对于惠州的热爱,对被贬后的随遇而安。“岭南人”与题目“惠州”相呼应,点出诗人虽身在异乡,却“此心安处是吾乡”,以一种从容面对人世风风雨雨,活出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那一份潇洒。
                                   素材来源于网络


天问江湖
赏诗品文
 最新文章